-
公开(公告)号:CN11864160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80296.X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1N27/327 , B31D5/00 , G01N33/53 , C01B32/184 , C01B32/194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纸基柔性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直写纸基多通道LIG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使用CO2激光在聚酰亚胺(PI)薄膜上阵列雕刻多通道传感电极图案;接着通过EVA薄膜和Waterman纤维素纸将石墨烯电极图案快速转移至纸衬底,得到高稳定的纸基双通道LIG电极;基于所得到的纸基双通道LIG电极可用于微囊藻毒素LR和微囊藻毒素RR同时检测。本发明利用激光诱导石墨烯便携程度高、图案设计自由的特点,发展了一种多通道传感器的快速制备方法,简化了制备流程,实现了多目标物的同时、精准检测;同时具备灵敏度高、选择性和稳定性好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3767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55681.4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27/327 , G01N27/26 , G01N21/25 , G01N33/53 , C12Q1/6825 ,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涉及基于CRISPR技术的光电化学‑比色双模式传感器检测Cry1Ab的方法。首先引入具有加强筋效应的茎环DNA促进异质结的形成,提高了载流子在界面的迁移效率;然后以Cry1Ab蛋白为概念验证,激活具有反式切割活性的CRISPR‑Cas12a系统,对ZIF基异质结进行剪切,导致内在异质结被破坏,界面载流子迁移消失,产生极性切换的光电化学信号。同时,从界面释放的ZIF‑Hemin作为纳米酶具有极好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产生比色信号;实现了极性切换的PEC信号和纳米酶赋能的比色信号的双信号获取,这两种信号具有独立的传输路径,可以相互验证,提高生物传感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491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36536.2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伏马菌素B1检测的光催化信号放大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合成复合材料氧化石墨炔‑亚甲基蓝‑金纳米棒作为基底材料同时产生电化学信号;单链DNA自组装制备DNA四面体纳米结构,通过控制碱基数目调整四面体尺寸,实现探针在电极表面可控组装;连接在DNA复合结构上的硒化镉量子点作为信号转导元件,通过降解亚甲基蓝实现伏马菌素B1诱导的电化学信号变化量的放大。本发明所构建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用于伏马菌素B1的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其检测范围跨越5个数量级,检测限低至0.45fg mL‑1,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54473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0060206.8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1N27/48 , G01N27/42 , G01N27/416 , G01N27/333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MnO2/N掺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制备方法及锌离子检测应用。将分散后的MnO2/N掺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于洁净电极上,利用溶出伏安将环境水中的Zn2+先富集于电极界面,再将界面的Zn2+进行2+检测,从而产生一个电化学信号IZn 。本发明基于N掺石墨烯能够显著提高界面的电催化活性,兼有催化活性、吸附性的MnO2材料常用于传感界面构建中的电荷传输介质,综合MnO2与N掺石墨烯的优良特性,再结合溶出伏安法检测的高灵敏性从而实现环境水中Zn2+的检测。产生电化学信号主要归因于溶出伏安法对Zn2+的检测过程中产生了电荷转移。该传感器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2~180μM,检出限为0.0223μM,成功实现了Zn2+的快速、高灵敏、选择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25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50591.3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1N27/26 , C12N15/115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Ni‑MOF负载亚甲基蓝复合材料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引入合成绿色的Ni‑MOF固定光敏分子亚甲基蓝,并且限域加载在DNA链上的SA‑ALP催化抗坏血酸磷酸酯产生的电子供体抗坏血酸(AA),构建了Ni‑MOF负载的亚甲基蓝复合材料的空间限域适配体传感器,实现了对检测MC‑LR的灵敏度提高,且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本发明开发的一种空间限域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能够通过调节AA的含量,实现对MC‑LR检测的快速、高选择性地灵敏分析,并得到较好的回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9997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1396968.7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1N27/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电驱动预富集的电化学重金属快速检测方法;首先将金电极用三氧化二铝粉末打磨,经乙醇和水中超声、干燥,得到处理后的金电极;将Fc标记的Hg2+适配体(Fc‑apt)修饰到处理后的金电极表面,记为Fc‑apt/AuE;然后在其表面修饰MCH,在室温下自然晾干,记为MCH/Fc‑apt/AuE;最后用静电场装置对Hg2+进行孵育,施加0.5~2.5V电压使Hg2+预富集,施加‑0.5~‑2.5V电压使电极表面达到自清洁的效果。本发明制备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快速检测、预富集、高灵敏度、自清洁等优点为一体检测Hg2+的传感器,用于对实际样品灵敏、快速的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331103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0528112.4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27 , G01N27/36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原位比率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制备方法,将其应用于转基因作物中Cry1Ab蛋白的检测。以Au NRs和MB作为双敏化剂,实现PEC信号的双重放大。一方面,以具有SPR效应的Au NRs修饰CdTe QDs作为光电层,实现了初始信号放大。另一方面,将作为PEC信号增强剂的MB嵌入dsDNA中,实现信号二次放大。分别以加入目标物后的光电流和引入MB敏化的Ab2‑CdSe QDs‑dsDNA产生的光电流做比值,定量检测Cry1Ab浓度。两信号在同一电极获取,两者互为参考,有效地降低了溶液基质及环境因素对电极的干扰。该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范围为0.01‑100ng·mL‑1,检出限低至1.4pg·mL‑1。本发明构建的原位比率PEC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选择性和重现性,实现转基因作物中Cry1Ab蛋白的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21957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908177.6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调控比率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灵敏度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在预处理后的金电极上修饰金纳米粒子溶液后,将MB‑cDNA修饰在电极表面,孵育后继续修饰Fc‑apt在电极表面,孵育后即得到比率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在可见光激发下,产生增强的MB电化学信号,得到的IMB和IFc的比值比无光时要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具有优异灵敏度的光调控比率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此外,该传感器能够灵敏、选择性地检测花生样品中的AFB1,检测范围为0.5~1000ng·mL‑1,检测限为0.467ngmL‑1,可实现对AFB1是否满足国家限量标准的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17536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040829.X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8 , G01N27/48 , G01N33/5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传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同时检测AFB1和OTA的比率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传感器通过在金电极上顺序组装AQ‑hDNA、Fc‑Apt1和MB‑Apt2而制备,目标物与适配体的结合引起Fc‑Apt1和MB‑Apt2从电极表面剥离,导致比率信号IFc/IAQ和IMB/IAQ下降,实现分别量化和检测AFB1和OTA的目的;该传感器对AFB1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pg/mL‑3ng/mL,检出限为3.3pg/mL;对OTA的检测线性范围为30pg/mL‑10ng/mL,检出限为10.0pg/mL;同时检测2种物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精准度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6013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056423.1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动态范围可调的伏马菌素B1电化学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体通过单链DNA自组装制备DNA四面体纳米结构,通过控制碱基数目调整四面体尺寸,实现探针在电极表面可控组装,提高检测灵敏度;同时利用FB1适配体作为消耗剂,通过调控适配体浓度进而实现对目标物的定制化检测。本发明中,引入FB1的适配体,实现目标物‑适配体特异性识别,从而提高电化学传感器用于FB1检测的特异性;所构建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用于FB1的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其检测范围跨越7个数量级,检测限是目前所报道的检测FB1的传感器中最低的,突破了目前高浓度检测的限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