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切割功能的污水泵叶轮和污水泵

    公开(公告)号:CN110645200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10830307.7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带切割功能的污水泵叶轮及装有该叶轮的污水泵,该污水泵叶轮采用带圆柱型叶片的半开式叶轮设计,降低了铸造和加工难度,减小生产成本。通过减小其叶片包角来降低长纤维物料对叶轮的缠绕风险,同时在叶轮前端设计切割装置,能够切碎长纤维物料以及大颗粒固体,从而进一步改善其无堵塞性。设计的切割装置通过螺钉与叶片连接,更换方便,同时能起到保护叶轮的作用。切割装置的轻薄设计不会影响原型泵的经凑性和小型化,对过流面积的影响较小。刀具切割面采用流线型过度,工作时不会引起轴功率的升高,对流场扰动也较小。

    一种用于高压空化射流强化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77935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10137054.5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压空化射流强化的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由高压射流管路系统、空泡冲击波反馈系统、喷嘴定位系统组成;该方法采用高压射流产生的空泡云对工件表面进行强化处理,通过在喷嘴出口处增加旋流腔体,加强淹没射流所产生空泡的浓度及强度,并且改进空泡的分布形态,促使作用于工件表面的空泡分布更加均匀,提升表面强化质量;在对工件进行空化冲击强化过程中,高速摄像及压电薄膜传感器不断向智能控制系统反馈空泡形态及冲击波强度、频率等信息,控制系统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自适应调节,使得冲击效果始终保持在最优条件下。本发明克服了普通空化射流强化中所遇到的冲击不均匀、冲击效率低、易对工件产生汽蚀破坏等问题。

    一种应用于自吸喷灌泵机组的自动离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6268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50688.7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9/00 F04D29/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自吸喷灌泵机组的自动离合装置,包括空压机、柴油机和自吸系统的底座,所述自吸系统的底座上方设有阀球,所述自吸系统的底座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空压机的机轴上设有花键离合器和端盖离合器,所述花键离合器通过花键固定安装在机轴上,所述端盖离合器通过轴承安装在机轴上;所述端盖离合器外侧固定安装有皮带轮,所述端盖离合器的端面安装有反啮合齿,所述花键离合器的对应端面上安装有正啮合齿,所述花键离合器的另外一端面安装有液压推杆。本发明只需要一个柴油机带动,不需要外加辅助装置,通过柴油机联动空压机就可快速完成自吸过程。

    一种新型射流自吸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4347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910189454.0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射流自吸装置,安装于泵进口管上,包括:气水分离室;U形管,U形管进口与气水分离室连通;射流进口管,一端与U形管的U形管弯口连通;密闭腔体,位于气水分离室的下方;文丘室喷嘴,竖直设置于密闭腔体的下方,文丘室喷嘴的顶端与密闭腔体连通,底端与泵进口管连通;辅助排气管,顶端与密闭腔体连通,底端与文丘室喷嘴连通,密闭腔体通过内腔排气孔与辅助排气管连通;其中,所述密闭腔体内设有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启闭圆盘、下启闭圆盘、上弹簧和下弹簧,下启闭圆盘底端设有与文丘室喷嘴配合的半球塞;本发明可以降低启动过程中操作程序,能够提高自吸效率,有效排出泵内气体,降低自吸过程消耗的能量。

    一种混流泵叶片轮缘间隙流场的3D-PIV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53171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0841178.7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流泵叶片轮缘间隙流场的3D‑PIV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泵轴、叶轮、导叶、转轮室段、导叶出口管段以及3D‑PIV测量系统,叶轮和导叶通过泵轴连接在一起,所述叶轮前端安装有转轮室段,导叶端安装有导叶出口管段;转轮室段与导叶出口管段连接构成混流泵泵体,转轮室段与导叶出口管段内部平滑过渡形成光滑整体,转轮室段为透明材质制成,转轮室段外侧设有三棱柱凸起;3D‑PIV测量系统包括CCD相机、片光源激光器和计算机,所述CCD相机、片光源激光器分别和计算机相连,实现了混流泵叶片轮缘间隙三维流场的拍摄,真实、全面反映了混流泵叶片轮缘间隙流场。

    一种适用于旋流泵进口段的消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42620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406247.6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旋流泵进口段的消旋装置,包括筒壁,在筒壁内侧等间距设置若干组导轨叶片,从所述筒壁的进口至出口,每组中的导轨叶片沿周向均匀布置,相邻组导轨叶片之间相互错开;且所有导轨叶片的进口安放角相同,筒壁两端设有法兰用于与旋流泵配合安装,本发明所设计的消旋装置能够引导因受预旋流影响而滞留在进口段中的介质顺利进入泵内,减少进口管中固体过量堆积带来的堵塞风险,增强旋流泵的输送能力。

    一种用于金属表面空化射流强化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385172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595842.X

    申请日:2017-07-2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表面空化射流强化的装置,包括升降装置、三坐标移动装置、控制系统、供水系统、螺旋式空化射流喷嘴、加工池和回收池,加工池位于升降装置上,并与回收池连通,螺旋式空化射流喷嘴安装在三坐标移动装置上,并位于加工池的上方,供水系统为螺旋式空化射流喷嘴供水,控制系统控制升降装置和三坐标移动装置按照设定程序移动。本发明利用螺旋加速流道使液体介质产生旋转角速度形成漩涡,并使得漩涡的涡心压力降低至饱和蒸气压甚至负压,诱导产生大量稳定的旋涡空泡,无需引入激光等外部能量诱导产生空化空泡,通过螺旋式空化射流喷嘴扩散腔的扩散角作用,强化空化产生的效果。

    一种混流泵叶轮瞬态径向力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07336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144434.2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15/0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流泵叶轮瞬态径向力测量装置及方法,在用于承载混流泵泵轴的角接触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与后端轴承座、导叶轮毂之间分别设置后端轴承套筒、前段轴承套筒,并在后端轴承套筒、前段轴承套筒外圈上分别设有数个圆形凹槽,用于安置压力传感器,并采用装在后端轴承座、导叶轮毂上的压紧螺母限制所述压力传感器的移动,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泵轴对角接触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在不同径向上的径向力,来获取混流泵叶轮瞬态径向力。该发明提出一种易于操作、响应频率高,针对混流泵叶轮瞬态径向力进行测量。

    一种混流泵叶轮出口流场的PIV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90061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75312.X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流泵叶轮出口流场的PIV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叶轮、导叶、泵轴、前置进口管段、中间连接管段、后置出口管段以及PIV测量系统;叶轮端壁安装前置进口管段;导叶端壁安装后置出口管段;前置进口管段和后置出口管段之间安装中间连接管段,三者连接构成内壁平滑的混流泵外泵体;中间连接管段整体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后置出口管段管壁上开设至少三个测量孔,测量孔处于导叶之间且正对导叶流道;PIV测量系统包括计算机和与其连接的CCD相机、激光片光源,CCD相机用于拍摄叶轮出口流场的流动状态。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混流泵叶轮出口轴截面和垂直轴环面流场的PIV测量,进而全面反应叶轮出口处流场的流动规律。

    一种带切割功能的污水泵叶轮和污水泵

    公开(公告)号:CN110645200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830307.7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带切割功能的污水泵叶轮及装有该叶轮的污水泵,该污水泵叶轮采用带圆柱型叶片的半开式叶轮设计,降低了铸造和加工难度,减小生产成本。通过减小其叶片包角来降低长纤维物料对叶轮的缠绕风险,同时在叶轮前端设计切割装置,能够切碎长纤维物料以及大颗粒固体,从而进一步改善其无堵塞性。设计的切割装置通过螺钉与叶片连接,更换方便,同时能起到保护叶轮的作用。切割装置的轻薄设计不会影响原型泵的经凑性和小型化,对过流面积的影响较小。刀具切割面采用流线型过度,工作时不会引起轴功率的升高,对流场扰动也较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