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光催化双功能分级多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90167B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711011292.9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C3N4/SiOC吸附‑光催化双功能分级多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木粉为碳源,有机硅树脂为高分子前驱体,通过热裂解原位合成出β‑SiC纳米线填充的分级多孔SiOC陶瓷,再与二氰二胺复合共聚热解获得分级多孔g‑C3N4/SiOC复合材料。利用分级多孔SiOC陶瓷作载体,可防止g‑C3N4光催化纳米粉末的流失,减少从废液中分离光催化剂的必要,使污水处理连续化;负载后的复合材料具有分级多孔结构,载体能够从溶液中吸附大量的有机分子,提供高浓度有机环境,增加光生空穴和自由基与有机分子碰撞几率,从而提高光催化效率。

    一种自润滑性多孔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9213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186200.0

    申请日:2014-05-0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润滑性多孔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环氧树脂为前驱体,甘蔗渣粉末为生物多孔模板,通过加入软金属及三氧化二铝改善多孔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同时,多孔结构可以储存不断产生的润滑剂,即环氧树脂和甘蔗渣粉高温烧结后产生的类石墨化碳,使多孔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自润滑性能,制得的多孔陶瓷基复合材料平均摩擦系数在0.11~0.18,磨损率在(0.35~1.08)×10-6,在自润滑摩擦材料的应用领域具有较大潜力。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SiOC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10554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11373.9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02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组装锂离子电池负极的SiOC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木粉与固体聚硅氧烷制备得到多孔SiOC陶瓷粉体,然后与氧化石墨烯复合,再采用热还原法制备出多孔SiOC/石墨烯复合材料。多孔模板来源于木粉,也可以来源于甘蔗渣、秸秆、烟杆等;可以解决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的问题;且由于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存在着大量的负电荷,能形成有序结构的氧化石墨烯/SiOC复合材料,经热还原后能得到具有多孔通道的复合负极材料。该复合材料的多孔结构能缓冲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SiOC的体积变化,同时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有效改善SiOC不可逆容量损失和电压滞后的缺点。

    一种自润滑性多孔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92133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186200.0

    申请日:2014-05-0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润滑性多孔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环氧树脂为前驱体,甘蔗渣粉末为生物多孔模板,通过加入软金属及三氧化二铝改善多孔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同时,多孔结构可以储存不断产生的润滑剂,即环氧树脂和甘蔗渣粉高温烧结后产生的类石墨化碳,使多孔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自润滑性能,制得的多孔陶瓷基复合材料平均摩擦系数在0.11~0.18,磨损率在(0.35~1.08)×10-6,在自润滑摩擦材料的应用领域具有较大潜力。

    一种宽温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和器件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4380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210545659.X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级电容器,特指一种宽温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和器件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超级电容器,包括正极、负极和凝胶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正极是由NiCo‑MOF高赝电容性能电极材料组成,通过调节其中Ni和Co两种主要金属离子的比例,制得类似于树莓状的NiCo‑MOF球。该球表面存在大量的超薄纳米片,拥有超高的比表面积,且纳米片层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的负极是实验室自制超薄MnO2。所述凝胶电解质为PVA/KOH凝胶电解质。相比于水系电解液,凝胶电解质因为有机聚合物的加入而明显拓宽了工作电压区间。此外,凝胶电解质的全固态结构可解决器件体积膨胀、电解液溢出等问题,为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和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一种宽温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和器件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4380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545659.X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级电容器,特指一种宽温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和器件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超级电容器,包括正极、负极和凝胶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正极是由NiCo‑MOF高赝电容性能电极材料组成,通过调节其中Ni和Co两种主要金属离子的比例,制得类似于树莓状的NiCo‑MOF球。该球表面存在大量的超薄纳米片,拥有超高的比表面积,且纳米片层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的负极是实验室自制超薄MnO2。所述凝胶电解质为PVA/KOH凝胶电解质。相比于水系电解液,凝胶电解质因为有机聚合物的加入而明显拓宽了工作电压区间。此外,凝胶电解质的全固态结构可解决器件体积膨胀、电解液溢出等问题,为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和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一种多层次宏孔-介孔-微孔聚合物衍生陶瓷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76355B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711332941.5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次宏孔‑介孔‑微孔聚合物衍生陶瓷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固体聚硅氧烷;分别将木屑和稻壳经过粉碎、筛分后球磨,然后取出烘干;将固体聚硅氧烷、木粉与稻壳粉末混合后球磨至均匀;将均匀的混合物置于管式炉内,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高温烧结,再保温后随炉冷却;采用氢氟酸溶液对得到的多孔SiOC陶瓷粉体进行酸刻蚀,然后水洗至中性后再干燥,即得宏孔‑介孔‑微孔SiOC陶瓷吸附材料。本发明可以通过原位反应合成高比表面积的多层次多孔聚合物衍生陶瓷,具有丰富的微孔和介孔,能形成较大的贮存空间与疏散通道;同时足够多的大孔提高污水处理过程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快速传输速率,能形成较大的吸附空间与传输通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