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级催化金属纳米粒子基聚合物反应器、制备方法及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639642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93327.9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级催化金属纳米粒子基聚合物反应器、制备方法及用途,制备步骤为:①将吡啶基羧酸类聚合物、金属盐、交联剂与引发剂溶于溶剂中,加热后得到静电控制层前驱体;②原位还原前驱体,得到静电控制层;③将磺酸基长链烯类聚合物、交联剂与引发剂溶于溶剂中,并将静电控制层浸入其中,加热后得到分级催化金属纳米粒子基聚合物反应器。本发明以长链烯类与有机磺酸共聚的聚合物为长链控制层,以羧基和吡啶基共聚的聚合物为静电控制层,利用长链控制层中的分子链段运动与静电控制层的静电作用协同响应,实现单步和串联反应的分级控制。所制备出的聚合物反应器能够用作硝基苯酯类聚合物水解还原反应的串联催化剂,具有显著的催化效果。

    一种绿色聚六氢三嗪自润滑涂层、制备方法及其降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8080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74079.6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色聚六氢三嗪自润滑涂层、制备方法及其降解方法,首先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首先以H2O为催化剂将多聚甲醛(PFA)解聚,再与1,4‑双(4‑氨基苯氧基)‑苯(TPE‑Q)反应预聚合生成中间产物半缩醛胺动态共价网络(HDCN)树脂液,大大提高了反应的速度。再将HDCN树脂液喷涂在基材表面后,采用梯度升温的方式进行固化得到聚六氢三嗪(PHT)树脂涂层。本发明制备的聚六氢三嗪自润滑涂层,制备条件简单易操作;摩擦性能优异;能实现完全降解,并且以小分子的形式回收,环保性好。

    基于三维硅结构/镍钴氢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1645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03548.0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硅结构/镍钴氢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三维硅结构为基底,在三维硅基底上制备镍、钴氢氧化物生长的生长层,再制备镍、钴氢氧化物活性层。生长层的引入不仅有利于镍钴氢氧化物在硅结构表面的黏附与包裹,还增加了复合电极的比电容。电极的结构有两种:一是将高导电的材料直接覆盖在三维硅结构上作为电极材料的电荷收集层,然后依次制备镍钴氢氧化物的生长层和镍钴氢氧化物的活性层;另一种是将电荷收集层直接覆盖在镍钴活性层表面。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既可制备单金属氢氧化物活性层也可制备双金属氢氧化物活性层,降低了成本,且电极材料结构稳定,可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硅电极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三维硅结构/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6354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283838.5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硅结构/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三维硅结构为基底,对三维硅基底表面进行修饰,制备具有较高化学稳定性及较好电学性能的三维硅结构,以改善硅与聚苯胺的表面接触。将导电聚合物聚苯胺以溶液聚合、旋涂/喷涂或电化学聚合方式沉积到硅基底上,制备基于三维硅结构/聚苯胺的复合电极材料,并在聚苯胺的制备过程中引入碳材料、金属颗粒、过渡金属氧化物等进一步提高电极材料的稳定性和比电容。本发明制备的三维硅结构/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规模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壳聚糖-石墨烯/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离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2122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612232.0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聚糖基纳米复合材料印迹铅离子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功能材料以及电化学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如下:采用壳聚糖为功能单体,铅离子为模板离子,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金纳米颗粒、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为导电增强剂,通过电沉积和滴涂方法制备得到壳聚糖基纳米复合材料印迹铅离子电化学传感器;本发明制备的传感器通过纳米粒子之间的协同、耦合效应提高了传感器的电化学响应和灵敏度;制备工艺简单、响应快速、绿色环保、灵敏度高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可以实现对水环境中痕量铅离子的高效快速检测。

    一种“选择性/非选择性”可调的Ni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11326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610591289.8

    申请日:2016-07-2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选择性/非选择性”可调的Ni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所用功能单体为含长分子链段的功能单体,用于构筑分子链段流动性机制。该方法将底物及活性组份前驱体溶解于二甲亚砜中,经超声分散及配合后,加入功能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然后向溶液中通氮气脱氧,密封后置于紫外灯下照射引发聚合,形成催化剂前驱体。催化剂前驱体中Ni离子经硼氢化钠还原,所得产物经乙醇、乙酸洗脱印迹的底物后,用水反复清洗,真空干燥,即得到“选择性/非选择性”可调的Ni基催化剂,并可用于硝基异构体的分步还原及邻苯二胺的制备。该制备方法具有技术原理简单、原料易得、操作方便,易于制备等特点。

    一种底物按次序催化的金属纳米粒子基催化剂

    公开(公告)号:CN106076414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0395782.2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物按次序反应、分区催化的金属纳米粒子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金属纳米粒子为活性组分;以具有两种强度不同的静电和分子链段运动自组装超分子聚合物为载体;将功能单体、活性组份前驱体、交联剂和引发剂溶解于二甲亚砜中;通氮气脱氧,加热引发聚合,形成催化剂前驱体;随后进行硼氢化钠还原,经水、乙醇反复清洗后真空干燥,即得到金属纳米粒子基催化剂。本发明通过温度的变化诱发他们的分级响应,造成按次序、分区催化作用的反应物入口,授予金属纳米粒子基催化剂智能响应的能力,从而实现底物按次序反应、分区催化的金属纳米粒子基催化剂的制备。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SiOC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10554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11373.9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02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组装锂离子电池负极的SiOC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木粉与固体聚硅氧烷制备得到多孔SiOC陶瓷粉体,然后与氧化石墨烯复合,再采用热还原法制备出多孔SiOC/石墨烯复合材料。多孔模板来源于木粉,也可以来源于甘蔗渣、秸秆、烟杆等;可以解决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的问题;且由于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存在着大量的负电荷,能形成有序结构的氧化石墨烯/SiOC复合材料,经热还原后能得到具有多孔通道的复合负极材料。该复合材料的多孔结构能缓冲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SiOC的体积变化,同时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有效改善SiOC不可逆容量损失和电压滞后的缺点。

    一种“选择性/非选择性”可调的Ni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1132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591289.8

    申请日:2016-07-2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067 B01J2231/64 C07C209/325 C07C211/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选择性/非选择性”可调的Ni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所用功能单体为含长分子链段的功能单体,用于构筑分子链段流动性机制。该方法将底物及活性组份前驱体溶解于二甲亚砜中,经超声分散及配合后,加入功能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然后向溶液中通氮气脱氧,密封后置于紫外灯下照射引发聚合,形成催化剂前驱体。催化剂前驱体中Ni离子经硼氢化钠还原,所得产物经乙醇、乙酸洗脱印迹的底物后,用水反复清洗,真空干燥,即得到“选择性/非选择性”可调的Ni基催化剂,并可用于硝基异构体的分步还原及邻苯二胺的制备。该制备方法具有技术原理简单、原料易得、操作方便,易于制备等特点。

    一种Ag基温度分区响应分子印迹聚合物串联催化剂、制备方法及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637147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59472.5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g基温度分区响应分子印迹聚合物串联催化剂、制备方法及用途,具体制备方法如下:①以温敏性聚合物、酸性功能单体、交联剂和偶氮类引发剂为原料制备功能层前驱体溶液,加热聚合后得到功能层;②以亲水性聚合物单体、银盐、硝基苯酚类聚合物、交联剂和偶氮类引发剂为原料制备支撑层前驱体溶液,并将功能层部分浸入其中,加热聚合后得到双层聚合物;③原位还原双层聚合物,并洗脱硝基苯酚类聚合物后得到催化剂。本发明利用丙烯酰胺来提高串联催化剂的机械性能。引入的酸性催化位点和Ag纳米粒子分别位于功能层和支撑层内,避免了交叉反应的进行。制备出的串联催化剂用作还原多种硝基苯酚类水解产物的催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