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预测工件表面质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977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38364.7

    申请日:2021-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预测工件表面质量的方法,包括:搭建铣削力、铣削振动、工件表面纹理及粗糙度采集系统,获取铣削过程中的力和振动的时域信号及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和纹理图像;从三向铣削力和三向铣削振动加速度的时域信号中提取出降维铣削力均方根和降维铣削振动加速度均方根作为特征值,利用灰色共生矩阵获得工件表面纹理特征值:能量、对比度、相关性、同质性和熵;基于试验数据和粒子群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建立以一维特征及二维特征值为输入参数,粗糙度为输出结果的多维特征预测模型。本发明的方法可预测铣削过程中的工件表面粗糙度,拓展了科学检测铣削过程中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方式。

    切削液对切削噪声-切削振动及其预测模型影响程度的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49547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727865.3

    申请日:2023-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切削液对切削噪声‑切削振动及其预测模型影响程度的研究方法,该方法通过搭建湿切削试验系统,在基于水基和油基切削液两种切削条件下完成钛合金湿切削的切削噪声和切削振动对比试验。搭建同步采集切削噪声信号和切削振动信号的试验系统,从切削噪声信号中提取噪声声压级均方根值和声功率级均方根值,从切削振动信号中提取三向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通过计算变异系数对比分析切削噪声和切削振动试验数据的波动程度,通过绘制四分位图和正态分布曲线图对比分析数据平均水平,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比分析两种切削液下特征值的拟合精度,量化分析基于水基和油基切削液对切削噪声和切削振动及其预测模型的影响程度。

    一种防堵塞的机床用基料清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94094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11246052.3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的机床用基料清洗装置,包括筒体、排水管、预留通槽、除杂结构、网兜、连接杆、传递式移动旋转机构、驱动机构和气泡提效机构,筒体设置有2个空间,且其上部空间为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并且其下端为密闭的筒状结构;排水管连接于所述筒体的外侧,且其与所述筒体上部空间贯通连接。本发明能便于将污物进行收集,避免污物沉积在清洗装置的内部,从而能避免排水口被堵塞,另外能将基料沉入水中进行清洗,且在清洗时,能对其进行选装,且能使得微气泡与其接触,进而能提高清洗效果,有助于更加彻底的清洗基料,从而避免了由于清洗不彻底造成基料在加工时出现误差的问题。

    一种湿铣削的力-振动-噪声监测及预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37266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064277.X

    申请日:2023-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铣削的力‑振动‑噪声监测及预测系统,包括外挂式切削液传输系统、数控机床及工件系统、声压和振动测量系统、三向测力系统,可监测并获得给定铣削参数下的三向铣削力信号、三向振动信号、铣削声压信号。基于试验数据和灰色关联理论,分析比较得到湿铣削时力、振动及噪声关于铣削参数的关联度总体优于干铣削,表明该系统对于切削状态有一定的优化作用。基于响应面分析法,分别建立力、振动、噪声关于铣削参数的预测模型以及噪声关于力‑振动‑铣削参数的综合模型。结果表明,基于铣削力‑振动建立的噪声综合预测模型较为可靠,且铣削力、振动与铣削噪声之间的相关性较高。该发明能为铣削加工状态的监测及预测提供科学的指导。

    湿铣削条件下的表面质量测量与预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11759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64106.7

    申请日:2023-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铣削条件下的表面质量测量与预测系统,包括:外挂式切削液系统;湿铣削时铣削力、振动、噪声及粗糙度的采集系统;分别建立粗糙度的融合三向铣削力与铣削参数的第一单目标模型、融合三向铣削振动与铣削参数的第二单目标模型、融合铣削噪声与铣削参数的第三单目标模型;基于误差平方和倒数得到各单目标模型在组合模型中的加权系数,建立融合铣削力‑振动‑噪声及铣削参数的湿铣削粗糙度组合预测模型。可以对同一种材料在干、湿铣削不同条件下的表面粗糙度进行比较,还可以比较不同切削液对同种材料铣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对比粗糙度实测数据,所得模型相关性好、可靠性高,拓展了科学预测湿铣削过程中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方式。

    一种防堵塞的机床用基料清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9409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246052.3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的机床用基料清洗装置,包括筒体、排水管、预留通槽、除杂结构、网兜、连接杆、传递式移动旋转机构、驱动机构和气泡提效机构,筒体设置有2个空间,且其上部空间为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并且其下端为密闭的筒状结构;排水管连接于所述筒体的外侧,且其与所述筒体上部空间贯通连接。本发明能便于将污物进行收集,避免污物沉积在清洗装置的内部,从而能避免排水口被堵塞,另外能将基料沉入水中进行清洗,且在清洗时,能对其进行选装,且能使得微气泡与其接触,进而能提高清洗效果,有助于更加彻底的清洗基料,从而避免了由于清洗不彻底造成基料在加工时出现误差的问题。

    一种基于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预测工件表面质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977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1338364.7

    申请日:2021-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预测工件表面质量的方法,包括:搭建铣削力、铣削振动、工件表面纹理及粗糙度采集系统,获取铣削过程中的力和振动的时域信号及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和纹理图像;从三向铣削力和三向铣削振动加速度的时域信号中提取出降维三向铣削力均方根和降维三向振动加速度均方根作为特征值,利用灰色共生矩阵获得工件表面纹理特征值:能量、对比度、相关性、同质性和熵;基于试验数据和粒子群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建立以一维特征及二维特征值为输入参数,粗糙度为输出结果的多维特征预测模型。本发明的方法可预测铣削过程中的工件表面粗糙度,拓展了科学检测铣削过程中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方式。

    基于高密度水基泡沫切削液改善TC4钛合金加工噪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2625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03895.7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密度水基泡沫切削液改善TC4钛合金加工噪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搭建TC4钛合金铣削试验系统,制定试验方案,在干式铣削、基于传统切削液湿铣削和基于高密度水基泡沫切削液铣削三种切削条件下完成钛合金铣削对比试验。搭建同步采集铣削噪声的铣削试验平台,从试验数据中提取噪声声压级均方根值和声功率均方根值作为特征值。对比分析三组对照试验数据,得出基于高密度水基泡沫切削液铣削试验组获得更低铣削噪声的结论。本发明方法相较干式铣削和传统湿铣削方法可以降低铣削噪声,有效提高了TC4钛合金的铣削性能。

    一种工业零件清洗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225777U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22891603.3

    申请日:2021-11-24

    Inventor: 陈单敏 季广中

    Abstract: 一种工业零件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池和设置在所述清洗池四角处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架,所述清洗池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有超声波清洗池,所述超声波清洗池与所述清洗池固定连接,且所述超声波清洗池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令零件盛放篮置于超声波清洗池的内部或者在超声波清洗池的上方,对零件冲洗后的水,会流到超声波清洗池与清洗池之间循环使用,且冲洗水不会掉落到超声波清洗池内稀释清洗剂,从而本装置能够在较小的范围内,来清洗零件,并且清洗用的水及清洗剂均可以重复来利用,节省资源。

    一种声-振-热-力多信号一体化测量仪

    公开(公告)号:CN218545767U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21979944.4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声‑振‑热‑力多信号一体化测量仪,包括仪器本体以及设置在仪器本体中的信号采集设备,所述仪器本体内设置有若干横向隔板,所述若干横向隔板将仪器本体的内腔分隔为若干区域,在所述仪器本体的正面设置有若干块门板,背面设置有可拆卸的背板,上面设有可拆卸的盖板;所述信号采集设备包括采集卡、三向加速度传感器、电荷放大器、声级计、声音校准器、红外测温仪、电阻、外置电源以及数据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将噪声‑振动‑温度‑力同步采集监测系统所需的设备集中在一起,实现了同步采集测量噪声‑振动‑温度‑力功能,简化了设备连接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选择性搭配不同的设备,满足多元化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