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特异性识别和检测十足目虹彩病毒1的DNAzyme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106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855863.7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病原性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能特异性识别和检测十足目虹彩病毒1的DNAzyme及其应用,包括DNAzyme MCP‑1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本发明通过SELEX技术筛选得到的DNAzyme MCP‑1,并加入SYBR Green进行荧光信号的放大,制作能高特异性、高灵敏度识别十足目虹彩病毒1的生物传感器,并且DNAzyme的热化学稳定性高、易于合成和修饰、成本低廉,不仅方便与核酸扩增等信号放大手段配合,也易使用各种信号转导机制集成到荧光等分析报告系统中。

    一株鲍曼不动杆菌H5及其应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4250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38694.7

    申请日:2024-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H5菌株及其应用,所述菌株于2024年9月29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5133;并且该菌株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由于草地贪夜蛾是新近发生的重大入侵害虫,国内外学者对其肠道微生物的研究非常有限,当前没有草地贪夜蛾肠道菌株可有效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相关报道,其降解机制的研究也相对缺乏,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H5可丰富塑料降解微生物种质资源库,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生物降解的技术突破提供最基础的资源,也能优化生态环境保护。

    一株纤维化纤维微菌YH-1及其应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934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38695.1

    申请日:2024-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纤维化纤维微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YH‑1,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化纤维微菌YH‑1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5134,保藏日期为2024年09月13日,纤维化纤维微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YH‑1的16S r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菌株能够应用于生物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利用该菌株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方法,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廉等优点,有利于环境中微塑料废弃物的处理。

    来自海洋的短小芽孢杆菌4sp5其产蛋白酶的方法与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7925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88157.8

    申请日:2024-01-2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来自海洋的短小芽孢杆菌4sp5,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菌株4sp5的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29030。本发明还涉及菌株4sp5的产蛋白酶的方法与用途。短小芽孢杆菌4sp5在20~40℃,pH 6~10,盐度0~6%条件下均可生长,通过产酶方法可以获得优秀的蛋白酶,蛋白酶最适作用温度为60℃,pH为8.0,在温度20~40℃,pH 8~10时均保持较高酶活。在50℃时,保温1 h可以保留58%的酶活力。保藏在pH 6.0条件下,酶活保存较高。还具有以下特征:Na+、K+在10 mM时可以促进酶活,而Fe3+、Zn2+和Cu2+等离子在10 mM时可以抑制蛋白酶的活性,且蛋白酶可以水解原肌球蛋白,具有广范的应用前景。

    一种底栖贝类生态养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9894277U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21472796.1

    申请日:2023-06-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栖贝类生态养殖系统,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的中部设有过滤仓,所述过滤仓的顶部两侧均设有培养槽,所述过滤仓的内部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阻隔过滤盒,所述阻隔过滤盒上设有若干个过滤网,所述培养箱的内部底端设有若干个隔板,所述隔板之间形成硝化间,所述培养箱的内部两端均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培养槽的一端顶部安装有出水管,所述过滤仓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水泵。本养殖系统能够在网格中放置适合贝类生长的底质,满足底栖贝类潜沙的特性,并通过循环水系统和过滤系统,减少养殖期间换水频率,能够减少底栖贝类的应激反应,提高成活率,并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