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7713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491833.6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 蓝湾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埋栖型贝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埋栖型贝类自清理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包括养殖箱,所述养殖箱的内部底端设有养殖底质,所述养殖底质由底板、第二排水管和排气管组成,所述底板的内部安装有蛇形输气管,所述蛇形输气管的一端设有充气连接口,所述充气连接口通过充气管道与气泵相连,本发明的养殖底质采用玻璃珠底质,在工厂化养殖过程中不和贝类的排泄物和投喂的藻类发生反应,采用本发明的养殖装置可以高效的排除有害杂质,保证健康的养殖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并且减少工厂养殖带来的土沙不易清理的问题,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玻璃珠底质还可以循环利用,还能促进高密度养殖,提高养殖经济。
-
公开(公告)号:CN11817713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91833.6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 蓝湾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埋栖型贝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埋栖型贝类自清理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包括养殖箱,所述养殖箱的内部底端设有养殖底质,所述养殖底质由底板、第二排水管和排气管组成,所述底板的内部安装有蛇形输气管,所述蛇形输气管的一端设有充气连接口,所述充气连接口通过充气管道与气泵相连,本发明的养殖底质采用玻璃珠底质,在工厂化养殖过程中不和贝类的排泄物和投喂的藻类发生反应,采用本发明的养殖装置可以高效的排除有害杂质,保证健康的养殖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并且减少工厂养殖带来的土沙不易清理的问题,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玻璃珠底质还可以循环利用,还能促进高密度养殖,提高养殖经济。
-
公开(公告)号:CN11637051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456933.0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IPC: A61K36/481 , A61K35/742 , A61K31/375 , A61K47/20 , A61K47/18 , A61K47/22 , A61P3/12 , A61P31/04 , A61P39/06 , A61P3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贝类渗透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贝类渗透保护剂,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渗透调节剂2.3~2.7份、黄芪5~10份、枯草芽孢杆菌0.3~0.5份和维生素C0.02~0.05份;本发明采用外源添加的方式提高贝类体内有机渗透调节能力,解决贝类高盐下渗透调节能力失衡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不仅可以用于苗种播种时期,在遇到突发性高盐事件时可以作为一种应急渗透保护剂。另外在高盐养殖实验中添加本发明的渗透保护剂,对贝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7051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56933.0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IPC: A61K36/481 , A61K35/742 , A61K31/375 , A61K47/20 , A61K47/18 , A61K47/22 , A61P3/12 , A61P31/04 , A61P39/06 , A61P3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贝类渗透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贝类渗透保护剂,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渗透调节剂2.3~2.7份、黄芪5~10份、枯草芽孢杆菌0.3~0.5份和维生素C0.02~0.05份;本发明采用外源添加的方式提高贝类体内有机渗透调节能力,解决贝类高盐下渗透调节能力失衡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不仅可以用于苗种播种时期,在遇到突发性高盐事件时可以作为一种应急渗透保护剂。另外在高盐养殖实验中添加本发明的渗透保护剂,对贝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0153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17837.4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IPC: A61K36/481 , A23L17/50 , A23L31/00 , A23L17/00 , A23L33/10 , C12N1/14 , A61K35/618 , A61K36/068 , A61P3/10 , A61P3/06 , A61P9/12 , A61P37/02 , A61P37/04 , C12R1/645 , A61K31/715 , A61K31/3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降血糖血脂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保健食品领域,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成分:青蛤粉或青蛤水解液、中药发酵得到的蛹虫草、膳食纤维、黄芪、维生素C,本发明的原料易得,营养丰富,还具有降低血糖和降低血脂、免疫调节作用,并对青蛤的加工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增强了青蛤和蛹虫草的功能性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03491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0011657.7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IPC: A01K61/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类养殖装置及利用该装置进行贝类养殖的方法。所述贝类养殖装置可适应各种埋栖型稚贝的中间培育、亲贝池塘养殖等环境;可以根据水体的深度调整层数,适应所有水体,最大化利用水体空间,将现有稚贝中间培育、亲贝池塘养殖效率提升数倍;所述养殖方法不需要转移贝类,可以大大减少贝类的损失率、提高贝类的回捕率;有效解决了类产量大、养殖面积需求量大、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应用广泛、实用性强,给工厂化养殖奠定了空间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8783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55376.2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缓释发酵肥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释发酵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80‑100份水产动物边角料糊、1‑3份玉米淀粉、3‑4.2份复合微生物菌剂、0.8‑1.2份乙二胺四乙酸、0.5‑1.5份葡萄糖、0.5‑1.5份酵母水解物、0.7‑1.3份沼泽红假单胞菌以及0.05‑0.15份维生素VB12。本发明肥料将动物下水残骸有效利用,不仅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降低施肥频率,池塘水质还可以持久性保持肥爽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74343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941355.4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IPC: A23K50/80 , A23K10/37 , A23K10/12 , A23K20/163 , A23K20/105 , A23K40/10 , A01K61/54 , C05G3/00 , C05F1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肥水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水产养殖肥水制剂由海藻、淀粉、葡萄糖、EDTA、卡拉胶以及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和水混合发酵制备而成。本发明中的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以特定的比例协同对海藻进行分解和发酵,能够释放出丰富的生物活性肽和游离氨基酸等关键营养物质,可快速促进养殖池塘有益藻类大量增殖,还能为养殖贝类提供鲜活的微藻饵料,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74338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957159.6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IPC: A01K61/54 , A23K50/80 , A23K20/174 , A23K10/18 , C02F3/34 , C02F1/62 , C02F101/2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青蛤幼虫的培育方法,属于海水贝类繁育与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调节海水的盐度和pH,依次利用砂滤和碳滤对海水进行过滤,然后用二氧化氯消毒静置一天后用硫代硫酸钠解毒;在处理过的海水中加入营养剂后,加入沼泽红假单胞菌微曝气增氧一天,放入青蛤受精卵或幼虫;在青蛤受精卵或幼虫发育第四天时加入干燥消毒的泥土粉;在青蛤受精卵或幼虫发育第5天后发育至匍匐幼虫时期接入循环水系统完成幼虫时期变态发育。本发明将沼泽红假单胞菌替代传统藻类作为幼虫的开口饵料,达到了提高青蛤幼虫成活率、变态率以及增加其发育的目的,并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03491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11657.7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IPC: A01K61/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类养殖装置及利用该装置进行贝类养殖的方法。所述贝类养殖装置可适应各种埋栖型稚贝的中间培育、亲贝池塘养殖等环境;可以根据水体的深度调整层数,适应所有水体,最大化利用水体空间,将现有稚贝中间培育、亲贝池塘养殖效率提升数倍;所述养殖方法不需要转移贝类,可以大大减少贝类的损失率、提高贝类的回捕率;有效解决了类产量大、养殖面积需求量大、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应用广泛、实用性强,给工厂化养殖奠定了空间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