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环境与生态水力学流速试验模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1905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356492.1

    申请日:2017-0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环境与生态水力学流速实验的模拟装置,属于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环形水槽、光照系统、流速发生装置及温度控制系统;所述环形水槽由亚克力材料(不局限于该材料)制成,由环形外墙、环形内墙和底板组装而成,尺寸可根据具体需要确定;所述光照系统由日光灯管、灯管固定板及光照定时器组成;所述流速发生装置由变频器、变频电机、尼龙塑料棒、伞形齿轮组、塑料材质船用螺旋桨、卧式轴承组成;所述温度控制系统由空调和浸水式恒温加热棒构成。此装置可用于单一流速因素以及流速与光照、温度等多因素耦合作用效果的模拟试验。

    一种复杂工程体系下水库群防洪优化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5757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533517.1

    申请日:2022-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工程体系下水库群防洪优化调度方法,属于水库调度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水文模型作为外部模型提供水库上游及区间入流,下游一、二维水力学模型作为外部模型反馈水文特征值指标;步骤二、确定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建立水库群防洪优化调度模型;步骤三、应用微粒群算法求解水库群防洪调度模型,生成防洪优化调度方案;步骤四、人工干预水库出流和目标控制水位,生成新防洪调度方案,组成防洪调度方案集;步骤五、利用可变模糊模型优选出最终防洪调度方案。本发明能够将预报调度一体化考虑,在保证水库防洪安全和下游防洪对象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防洪决策智能化和防洪效益最大化。

    一种资料需求少的河水-地下水转化关系量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934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62840.6

    申请日:2020-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资料需求少的河水-地下水转化关系量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地下水监测井监测资料计算流域地下水位;利用河道一维水动力学模型计算河道水位;根据地下水位等值线和含水层厚度将河道分段,并确定各个河段代表断面;根据达西定律计算各河段代表断面地表水与地下水单宽转化量,累加后得到全河段转化量和转化方向。本发明的河水-地下水转化关系量化方法,打破了传统计算中地表水位与地下水位需现场实测,且不能连续计算整条河段河水与地下水转化量的弊端,实现了全河段多时期河水与地下水转化量的计算,为水资源调查评价中地表水、地下水重复量计算和流域地表地下水转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一种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驱动因子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73667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710387636.X

    申请日:2017-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节水减排和污染物治理作用的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驱动因子识别方法,其步骤包括:收集不同年份可比价的工业分行业增加值、新鲜用水量、废水排放量和废水中污染物排放数据;从污染物产生、治理与排放全过程出发,考虑节水减排和节水减污作用,构造了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恒等式,将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变化分解成工业增加值、排污结构、用水效率、废水排放系数、污染物产生强度和污染物治理6个驱动因子;利用LMDI方法,推导贡献值测算公式,测算驱动因子贡献与节水减排、节水减污作用,无残差、定量解释污染物排放量变化贡献,并通过贡献值大小,识别关键因子,揭示驱动机制。

    一种用水总量红线考核标准制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74301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387626.6

    申请日:2017-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水总量红线考核标准制定方法,首先,收集被考核行政区在1956~2000年降水条件下的灌溉定额,以及考核年份年降水量和用水总量;然后利用灌溉需水满足率的丰枯变化反映灌溉用水保证程度丰枯变化,并建立了不同来水频率下灌溉需水满足率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灌溉定额丰枯变化,提出了灌溉用水考核标准折算系数确定方法;接着由折算系数乘以灌溉用水控制目标,确定灌溉用水考核标准,再加上其他行业用水控制目标,得到定用水总量红线的考核标准,最终利用该标准对用水总量红线控制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