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式轨道侧磨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585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81035.1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式轨道侧磨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移动装置和打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与打磨装置连接并驱动打磨装置移动,所述打磨装置包括互相连接的驱动装置和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包括与轨腰上部对应的上打磨组件、与轨腰中部对应的中打磨组件、与轨腰底部对应的下打磨组件,所述上打磨组件、中打磨组件、下打磨组件分别成对设置在轨腰两侧,并沿着轨道长度方向设置。通过将打磨组件对应轨腰不同部位设置成分段式结构,不仅可以保证轨腰的全面打磨,同时在打磨过程中无需对打磨组件进行调整,就可以完成轨腰的反复打磨,提高打磨效率。

    基于视觉的立铣刀后刀面磨损检测方法及其图像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1381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97098.X

    申请日:2023-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的立铣刀后刀面磨损检测方法及其图像采集装置,方法包括将刀具固定在图像采集装置的刀具夹具上,通过图像采集装置的显微镜观测刀具磨损区域并拍摄S张在多种拍摄角度下的立铣刀后刀面磨损图片;将所拍图片中刀具后刀面,磨损前后形貌进行对比,测量所拍图片中刀具后刀面的磨损量,得到S组不同拍摄角度下的刀具磨损数据;建立刀具磨损量与拍摄角度的数学模型,解出描述刀具磨损量随拍摄角度变化的唯一拟合函数;画出拟合函数y(x)在拍摄范围K内的图像,求解图像峰值。本发明可简便、直观、准确的获得刀具的最大磨损量。在采集图像自动化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刀具磨损量的自动测量,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一种在线测量轴类零件半径的测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8987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34854.4

    申请日:2024-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线测量轴类零件半径的测量方法及系统,包括:S1:测量装置的安装;S2:建立测量装置坐标系OC‑XCYCZC;S3:建立轴类零件轴颈轴心线坐标系OB‑XBYBZB和夹具轴心轴线坐标系OA‑XAYAZA;S4:统一轴类零件轴颈轴心线坐标系和夹具轴心轴线坐标系;S5:对轴颈表面进行测量,分析测量装置和零件轴颈截面之间的位置关系;S6:拟合轴颈截面方程;S7:统一测量装置坐标系和夹具轴心轴线坐标系并获取零件半径。通过多测量装置融合对轴系工件进行半径测量,提高测量效率,改善人为测量方式,实现在机测量,同时对工件和夹具之间的误差进行自动校正,消除由于夹具变形和安装不确定等因素引起的误差,满足工业高效的在机测量要求,为生产过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一种线缆驱动式软体机械臂

    公开(公告)号:CN11798434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98977.7

    申请日:2024-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线缆驱动式软体机械臂,包括安装台、控制装置、安装组件、软体机械臂,控制装置通过安装组件设置于安装台上,软体机械臂通过安装台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三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互相连接的驱动组件和控制绳,软体机械臂沿轴向贯穿设有通道,每组控制绳分别穿过通道与软体机械臂的末端可拆卸式连接,软体机械臂为软体弹性材料。控制绳螺旋拉紧或松开软体机械臂,以控制软体机械臂的整段形变,使软体机械臂的每个部分都可根据环境路线随变,且整体段的形变同时开始,避免首端形变的滞后性,可适应复杂环境,提高控制精度;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便于控制绳与软体机械臂的安装,以及相邻软体机械臂之间安装。

    一种线缆驱动式软体机械臂

    公开(公告)号:CN11798434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98977.7

    申请日:2024-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线缆驱动式软体机械臂,包括安装台、控制装置、安装组件、软体机械臂,控制装置通过安装组件设置于安装台上,软体机械臂通过安装台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三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互相连接的驱动组件和控制绳,软体机械臂沿轴向贯穿设有通道,每组控制绳分别穿过通道与软体机械臂的末端可拆卸式连接,软体机械臂为软体弹性材料。控制绳螺旋拉紧或松开软体机械臂,以控制软体机械臂的整段形变,使软体机械臂的每个部分都可根据环境路线随变,且整体段的形变同时开始,避免首端形变的滞后性,可适应复杂环境,提高控制精度;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便于控制绳与软体机械臂的安装,以及相邻软体机械臂之间安装。

    一种立铣刀磨损参数的在线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5217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013054.7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铣刀磨损参数的在线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安装在相应位置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装置返回距离数据,然后利用机床主轴的位移能力,控制铣刀的移动,手动控制刀具的小幅度往复旋转,采集铣刀缺损部位的点数据,拟合点数据,得到铣刀二维缺损形貌;其次,根据相机沿着铣刀螺旋线拍摄方法,拍摄一组图像,用于把三维铣刀刃拼接成为二维铣刀刃图,并使用已训练完成的VGG16‑Unet模型识别磨损区域;然后,融合铣刀的缺损区域和磨损区域,即得到铣刀的整体磨损形貌。本发明为铣刀磨损提供了一种更为精确的检测方法,且安装相机和激光位移传感器安装简单,检测方便,在提高检测精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检测效率。

    一种可快速组装拆卸式实验用气动喷丸机

    公开(公告)号:CN1196585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51962.8

    申请日:2025-0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快速组装拆卸式实验用气动喷丸机,包括机箱、安装在机箱下部的工件台总成以及安装在工件台总成上方与机箱连接的喷丸总成;喷丸总成包括喷枪和喷枪移动机构,所述喷枪与齿条下端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喷枪移动机构实现喷枪在立体空间内的自由调节,根据不同工件的喷丸加工需求进行自由调节,将整体加工结构集成在箱体内,在针对实验性的工件加工时,能够便捷转移,快速安装,使用体验更佳,第一滚珠丝杆和第二滚珠丝杆分别通过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与机箱顶部和第一滑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拆卸安装为整体拆装,更加方便快捷,组装和拆卸轻松容易,相较于传统喷丸设备节省更多拆装时间。

    一种柔性体整体空间位姿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5792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610373.4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体整体空间位姿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S1:沿柔性体表面分别布置旋向相反的光纤光栅传感器串,组成光纤光栅位姿感知网络;S2:根据柔性体变曲率特性实时获取其变形数据;S3:通过FBG波长数据获取柔性体各栅点的施加力;S4:基于能量守恒方法建立变曲率柔性体空间位姿检测模型;S5:根据施加力获取柔性体末端位姿。通过设计双螺旋FBG传感网络可解耦各节点处的拉弯扭耦合应变,为柔性体各节点曲率变化的变形重构及反馈控制的调节策略提供了参考值;能够单独分析拉伸、弯曲和扭转对应的应变能,为变曲率柔性体各节点内部的变形规律提供理论支撑,并且考虑了交互过程中的外力和接触力作用,使运动学模型更接近柔性体的实际变形。

    一种测头姿态动态调整五轴测量路径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8396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48701.2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测头姿态动态调整五轴测量路径规划方法,包括S1:建立采样点集合;S2:干涉检查获得测头合格姿态集合G;S3:测头姿态预筛选;S4:单元路径规划;S5:单元路径长度矩阵;S6:改进遗传方法;S7:生成五轴测量路径;通过建立采样点集合;采用包围盒粗干涉检查与三角面片精干涉检查方法,在避免测量过程中的干涉问题的同时能简化检查计算量;基于测头合格姿态集合,预筛选测头姿态得到采样点重复次数多的测头姿态;设计采样点测头移动路径,实现单元测量路径规划;分别计算采样点间在不同的测头姿态下的测量路径长度,得到单元路径长度矩阵;改进遗传方法个体结构使其表达五轴测量测头姿态,并修改计算过程,获得更短的五轴测量路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