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碳酸钾吸收剂结合电容去离子技术调节pH值的碳捕捉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7060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612870.9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吸收室、电容去离子装置、混合槽和分离室,所述电容去离子装置包括A室和B室,锅炉废气输入口与分离室盘管入口连通,所述分离室盘管出口与吸收室连通,吸收室的吸收剂出口、分离室的氯化钾沉淀出口分别与混合槽连通,混合槽底部与电容去离子装置的A室连通,电容去离子装置的B室与所述分离室的参杂吸收剂溶液入口连通,所述电容去离子装置的A室、B室分别与闪蒸罐连通,所述闪蒸罐与储存二氧化碳的储存罐连接。本发明使电容去离子技术在碳捕捉系统中由传统的间歇性工作转变成连续性工作。

    一种基于电容去离子技术的碳捕捉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7060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12870.9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吸收室、电容去离子装置、混合槽和分离室,所述电容去离子装置包括A室和B室,锅炉废气输入口与分离室盘管入口连通,所述分离室盘管出口与吸收室连通,吸收室的吸收剂出口、分离室的氯化钾沉淀出口分别与混合槽连通,混合槽底部与电容去离子装置的A室连通,电容去离子装置的B室与所述分离室的参杂吸收剂溶液入口连通,所述电容去离子装置的A室、B室分别与闪蒸罐连通,所述闪蒸罐与储存二氧化碳的储存罐连接。本发明使电容去离子技术在碳捕捉系统中由传统的间歇性工作转变成连续性工作。

    一种冷却装置及一种纺丝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31810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570884.7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装置及一种纺丝设备,该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体、多个分隔板、复合纺丝管道、冷却液储存箱、供水干管、循环水泵和回水干管,冷却箱体为内部中空且相对两端开口的柱状结构;多个分隔板分布在冷却箱体的内侧壁的相对两侧上形成螺旋通道;复合纺丝管道穿设多个分隔板,复合纺丝管道用于允许复合纺丝通过;冷却液储存箱用于储存冷却液;供水干管与冷却箱体的入水口连通,且供水干管伸入冷却液储存箱中;循环水泵与供水干管连接,循环水泵用于将冷却液从冷却液储存箱中抽出;回水干管与冷却箱体的出水口连通,且回水干管伸入冷却液储存箱中。本发明的冷却装置能够提高对复合纺丝管道的降温效果。

    一种基于化学蓄热的储热供热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5316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595381.9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化学蓄热的储热供热一体化装置,包括化学反应器、物料提升装置、保温箱体、反应物储罐和水箱;所述化学反应器中垂直布置管束,通过上下两个带孔隔板固定,所述两个带孔隔板均匀布置折流板;所述化学反应器的反应物进口连接物料提升装置上方出料口,所述物料提升装置垂直布置且贯穿保温箱体,物料提升装置下方设置两个进料口,分别与化学反应器的反应物出口和反应物储罐底部连接;所述反应物储罐内部设有第一换热结构,且与所述水箱内部设置的第二换热结构连接。本发明构建一种管壳式反应器,优化化学蓄热反应过程;构建反应物回路,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纯度;通过四个换热区充分利用不同温段的热源流体,实现热能的梯级利用。

    一种变截面加丁胞结构微通道换热器芯体

    公开(公告)号:CN11285711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96757.5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截面加丁胞结构微通道换热器芯体,包括芯体,所述的芯体内设有若干组高温介质通道和低温介质通道,所述的高温介质通道和低温介质通道均采用变截面通道,高温介质通道和低温介质通道的顶部均设有多个丁胞。本发明在具体操作时,各高温介质的顶部和低温介质的顶部均设有丁胞,高温介质通道与低温介质通道均为变截面,通过改变截面使流体的速度发生改变,添加丁胞使流体介质受到扰动,在丁胞的作用下形成漩涡,从而增大介质通道壁面附近流体区域的湍流强度,强化流体介质与壁面的传热,经实验,本发明与现有光滑直通道PCHE芯体相比,芯体传热系数能够增大30%‑80%,与现有的正弦通道PCHE芯体相比,压力损失仅为其20%‑50%。

    一种基于漩涡聚物技术的自供能垃圾清理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373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44982.1

    申请日:2024-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漩涡聚物技术的自供能垃圾清理装置,主要包括内部主支架,陶瓷发电装置,充气气囊,储物围栏,内网部件以及侧支架组成。本发明创新思路在于利用波浪能不断为装置提供动力,驱动装置形成漩涡聚物,再将垃圾提起收集,以此达到对水面垃圾的回收,创新设计陶瓷发电装置利用波浪能发电来驱动滑块运动,保证了波浪能利用的多向性,进一步创新设计侧支架部件,同步完成了制造水面漩涡以及提起水面垃圾的功能,创新设计运行步骤以及结构使得收集效率提高,相比传统大型漩涡聚物处理设备,本发明设计同步解决了漩涡产生以及水面垃圾收集的问题,同时自供能无需额外能源,缩短了处理周期的同时又大大降低了现有处理设备的投资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