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42862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798053.7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裂缝渗漏水堵漏加固修复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a、针对混凝土裂缝渗漏水,在背水面钻适当数量的堵漏注浆斜孔,所述斜孔向混凝土裂缝迎水面延伸,到达混凝土裂缝底部;b、在混凝土裂缝背水面的开口上安装适当数量的浆座,然后对开口其余部分进行密封;c、将浆座口密封,然后从堵漏注浆斜孔处注入堵漏剂封堵渗漏;d、待堵漏剂注射完成后,在背水面上钻适当数量的加固浆液注浆斜孔;e、打开浆座封口,通过从浆座处或者加固浆液注浆斜孔处注入加固浆液,完成混凝土裂缝的堵漏加固。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步骤简单合理,将堵漏与加固很好的结合,避免出现复漏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5442861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797952.5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G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3/02 , E04G23/0203 , E04G23/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生间排水管道渗漏水背水面修复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a、观察排水管与楼板层连接处,确定排水管周围的补洞灌浆范围,在排水管四周打磨出一个深度为2~4mm的环形凹面,环形凹面的外周边要超过补洞灌浆外周边8~10cm;b、在排水管四周的楼板层上剔出一个截面为倒“V”字形的环形凹槽,深度1.5~2cm,开口宽度2~3cm;c、对环形凹面和环形凹槽的外表面进行糙化处理并涂刷界面剂,采用无收缩聚合物防水砂浆将环形凹面及环形凹槽填实;d、在填实处的外表面上涂覆2道水泥基自愈合防水涂料,每道厚约1~2mm。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对建筑物使用功能影响小,施工时间短,对住户影响小,堵漏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332719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484268.1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堵水的水泥聚氨酯复合注浆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a、工程探查:根据地层裂隙或动水水流的流动性,确定聚氨酯浆液的预计最佳反应位置后设计若干个钻孔,预计钻孔的位置应尽可能连通渗漏水点或穿过多个地层裂隙达到一孔多层;b、钻孔;c、注浆:注浆时对所有钻孔同时交替注入聚氨酯浆液和水泥浆液,利用先注的聚氨酯所具有的“以水止水”瞬间发泡固化的特性止水堵水,随后所注的水泥浆跟进阻止先前的聚氨酯倒流,形成“群孔注浆,前堵后护”结构,如此重复交替注浆多次,直至涌水被封堵;d、涌水封堵后,继续注浆一段时间,确保完成封堵。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步骤简单,能够迅速堵水,并能实现堵漏与加固的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569045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79428.9
申请日:2016-02-05
Applicant: 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5/02 , E02D3/12 , E02D2250/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浆管,包括:注浆管本体,所述注浆管本体的前部管壁上具有多个内凹部,所述内凹部处开设有至少一个射浆孔。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适合打管注浆法使用,注浆孔不易堵塞,注浆顺畅,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545004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39452.X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3/0266 , E04B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建筑增设电梯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用于与电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具有一个圆孔;第二连接板,用于与既有建筑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具有一个竖向长条形孔;销钉,用来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销钉同时贯穿所述圆孔和所述竖向长条形孔。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消除新增电梯与原结构之间的由于不均匀沉降及其他原因产生的拉应力,保证既有多层住宅等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4612027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809534.9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道路修复加固的地聚合物注浆工艺,该工艺中所用的注浆料为地聚合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利用弯沉仪及探地雷达进行无损检测;b、注浆先导孔试验,确定注浆实际工艺参数;c、对路基相同相似道路注浆段以梅花形布孔,空穴区注浆孔加密,完整区布孔减少;d、按照现有注浆方法,以注浆先导孔得出的注浆工艺参数为基础,辅以施工经验注浆;e、对不同路基的路段重复上述做法;f、重新进行无损检测,对于不合格的路段重新钻孔、注浆。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步骤简单合理,解决了现行地聚合物注浆的注浆量难控制、路面拱起、破坏道路结构整体性等难题,确保路基空洞空穴区多注浆,路基完整区少注,使道路整体得到修复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05862534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610247735.3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路基注浆加固效果复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测定既有道路注浆加固前后的弯沉值,并经探地雷达探测道路路基的密实情况来修正,使得所测定的弯沉能更准确的表征路基的强度,最后通过计算注浆前后修正的弯沉代表值降低率,并与设计值对比进而评价注浆加固效果,同时探地雷达探测的空鼓区也将作为注浆的重点区域。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提出的既有路基注浆加固效果复合评价方法具有以下优点:一方面将弯沉结果中由于路面因素的那部分剔除,所得到的弯沉就能比较准确的代表路基的强度,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另一方面探地雷达和弯沉联合使用也使得注浆有重点,提高加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86253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47735.3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3/04 , G06F17/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路基注浆加固效果复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测定既有道路注浆加固前后的弯沉值,并经探地雷达探测道路路基的密实情况来修正,使得所测定的弯沉能更准确的表征路基的强度,最后通过计算注浆前后修正的弯沉代表值降低率,并与设计值对比进而评价注浆加固效果,同时探地雷达探测的空鼓区也将作为注浆的重点区域。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提出的既有路基注浆加固效果复合评价方法具有以下优点:一方面将弯沉结果中由于路面因素的那部分剔除,所得到的弯沉就能比较准确的代表路基的强度,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另一方面探地雷达和弯沉联合使用也使得注浆有重点,提高加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80410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12179.6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9/16 , E02D2300/0014 , E21D1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土层中聚氨酯灌浆封堵涌水用布袋注浆管,包括:注浆花管本体,所述注浆花管本体包括注浆部和位于注浆部上方的封固部,所述注浆部上设有多个射浆孔,所述封固部外部固定有土工布袋,所述封固部上设有多个用来向土工布袋内注浆的封固注浆孔;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布袋注浆管的使用方法。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时能够有效地封固注浆管,且使用起来比较简单,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499608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88048.3
申请日:2014-12-19
Applicant: 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 , 江苏省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型钢加固剪力墙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a、根据检测及计算结果在剪力墙上确定加固段,并根据加固段长度选取多根短型钢,所述短型钢外表面上焊接有多个栓钉,在剪力墙上沿其高度方向开型钢槽,并在型钢槽底部的墙体上开局部置换槽;b、布置反力架并安装型钢;c、在局部置换槽中浇筑高强度混凝土,养护,所述下端板与高强度混凝土接触;d、原剪力墙钢筋恢复;e、加载预应力;f、立模板,浇筑,养护;g、拆除反力架。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无需临时支撑,施工方便,可以大大缩短工期,不改变原结构形式,不改变原剪力墙厚度,明显提高剪力墙承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