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标触发的酶辅助发夹探针重塑的无标记比色传感器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38690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182211.0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基于目标触发的酶辅助发夹探针重塑的无标记比色传感器及其应用,以核酸为靶标,在酶的辅助下反应并有多种途径形成能产生比色信号的G-四链体序列,进行可视化检测核酸的方法。该方法控制反应条件,在T4 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被目标基因打开的发夹探针(HGP)与另一条双链DNA(DGP)连接在一起,完成重塑。然后在DNA聚合酶和限制性内切酶的协同作用下,目标DNA实现了循环利用,并且产生了多个生成G-四链体序列的渠道。本发明以酶辅助DNA反应,形成大量的G-四链体,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也可以用肉眼进行可视化检测。检测方法便捷,所用材料均已商品化,生物安全性高。

    锂离子电池负极Fe7S8/Fe2O3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01948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671765.8

    申请日:2021-06-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Fe7S8/Fe2O3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将铁盐、乌洛托品和升华硫溶于水中搅拌,之后水热反应,得到的产物洗涤干燥后煅烧得到Fe7S8/Fe2O3复合材料。本申请制备的Fe2O3/Fe7S8复合材料为松针球状,为电解液与电极提供了较大的接触面积,促进了电荷与Li+的快速传递;并且它使复合材料形成较大的空间间隙,缓解了材料嵌锂时的体积膨胀,因此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有效地提升。从而Fe2O3/Fe7S8复合电极表现出较高的可逆容量。0.1 C倍率充放电循环200次,容量高达1000 mAh/g。

    基于目标触发的酶辅助发夹探针重塑的无标记比色传感器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3869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1911182211.0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基于目标触发的酶辅助发夹探针重塑的无标记比色传感器及其应用,以核酸为靶标,在酶的辅助下反应并有多种途径形成能产生比色信号的G‑四链体序列,进行可视化检测核酸的方法。该方法控制反应条件,在T4 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被目标基因打开的发夹探针(HGP)与另一条双链DNA(DGP)连接在一起,完成重塑。然后在DNA聚合酶和限制性内切酶的协同作用下,目标DNA实现了循环利用,并且产生了多个生成G‑四链体序列的渠道。本发明以酶辅助DNA反应,形成大量的G‑四链体,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也可以用肉眼进行可视化检测。检测方法便捷,所用材料均已商品化,生物安全性高。

    基于磁珠和靶向无酶双扩增检测miRNA Let-7a的试剂盒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4279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79377.X

    申请日:2023-02-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基于磁珠和靶向无酶双扩增检测miRNA Let‑7a的试剂盒及其应用。包括以下DNA序列:其中A1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A2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A3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AP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H1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H2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F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Q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磁珠混合液以及PBS缓冲液和BSA溶液。采取无酶手段,避免了酶反应带来的长时间和复杂实验步骤,同时避免了酶蛋白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使得过程更加方便快速。

    一种基于磁珠和氧化石墨烯的辅助作用检测miRNA Let-7a的试剂盒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0476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82688.1

    申请日:2023-02-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领域,涉及miRNA Let‑7a的检测,特别是指一种基于磁珠和氧化石墨烯的辅助作用检测miRNA Let‑7a的试剂盒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核苷酸链:A1链、A2链、A3链、AP链和荧光链,磁珠混合液,PBS缓冲液,BSA缓冲液和Cutsmart缓冲液;其中A1链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A2链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A3链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AP链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荧光链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其3’端修饰有FAM基团。本方法基于磁珠和氧化石墨烯辅助下的无酶放大策略的传感系统机制,可以实现对目标基因高灵敏和高选择性检测。

    锂离子电池负极Fe7S8/Fe2O3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0194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71765.8

    申请日:2021-06-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Fe7S8/Fe2O3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将铁盐、乌洛托品和升华硫溶于水中搅拌,之后水热反应,得到的产物洗涤干燥后煅烧得到Fe7S8/Fe2O3复合材料。本申请制备的Fe2O3/Fe7S8复合材料为松针球状,为电解液与电极提供了较大的接触面积,促进了电荷与Li+的快速传递;并且它使复合材料形成较大的空间间隙,缓解了材料嵌锂时的体积膨胀,因此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有效地提升。从而Fe2O3/Fe7S8复合电极表现出较高的可逆容量。0.1 C倍率充放电循环200次,容量高达1000 mAh/g。

    一种基于酶辅助循环信号放大的电化学急性白血病基因Pax-5a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0867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91771.2

    申请日:2019-07-30

    Abstract: 一种基于酶辅助循环信号放大的电化学急性白血病基因Pax-5a检测方法,其基于发卡型DNA探针(HP)控制转录的终止和翻译的效率优势,目标基因Pax-5a打开HP,启动HP的复制模板功能,在DNA聚合酶和限制性内切酶的协同作用下,一方面辅助DNA促使目标基因Pax-5a循环打开HP;另一方面,也产生大量的G-四链体序列。G-四链体序列由于碱基互补作用被金电极表面上的巯基修饰的探针捕获,然后在氯化血红素和钾离子的存在下形成G-四链体/氯化血红素复合物,可以催化还原双氧水而产生电化学信号,电流的变化与目标基因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该方法基于发卡型DNA探针酶辅助循环信号放大机制及一键式电化学检测平台,可以实现对目标基因高灵敏和高选择性检测。

    一种三维导电高铁电池K2FeO4/C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9012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310178833.2

    申请日:2013-0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导电高铁电池K2FeO4/C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原位共沉淀法,在高铁酸钾结晶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及纳米碳材料,使纳米碳材料嵌入高铁酸钾晶体中,形成三维导电的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低,且制备工艺简单、周期短、能耗低,能大规模生产。

    一种三维导电高铁电池K2FeO4/C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9012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78833.2

    申请日:2013-0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导电高铁电池K2FeO4/C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原位共沉淀法,在高铁酸钾结晶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及纳米碳材料,使纳米碳材料嵌入高铁酸钾晶体中,形成三维导电的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低,且制备工艺简单、周期短、能耗低,能大规模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