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07669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520923.4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江西理工大学 , 江西先进铜产业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强、高导、耐热、电磁屏蔽Cu‑Fe‑Mg‑RE合金的制备方法,所述Cu‑Fe‑Mg‑RE合金由以下成分组成:Fe:5‑12wt%,Mg:0.05‑0.5wt%,RE:0‑0.1wt%,Cu:余量,其中RE为Ce、La和Y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抽真空、充氮气、熔炼、倒液、保温和牵引。其中,Mg的添加有效抑制了Fe相的偏析,细化了Fe相,促进了纳米Fe相的析出;RE的添加起到净化基体、除杂和细化晶粒的作用。本发明的制备的Cu‑Fe‑Mg‑RE合金中Cu晶粒细小(200~300nm),Fe纤维分布均匀,其抗拉强度、导电率和高温抗软化能力分别达到1000~1600MPa,62~70%IACS,500~580℃,在30MHz到4GHz范围内的电磁屏蔽性能达到85~120dB。
-
公开(公告)号:CN114561566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00827.1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江西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银合金线材的制备方法,铜银合金的组分为:Ag为18‑26 wt.%,La为0.02‑0.25wt.%,Sc与La的质量比为0.5‑1.5,余量为Cu;经若干道次拉拔制成线材成品。本发明铜银合金线材通过仅添加两种稀土元素Sc和La,并控制Sc与La的质量比为0.5‑1.5之间,经过强化处理工艺后,可以得到室温抗拉强度达到1050‑1520MPa,导电率达75‑87%IACS,电阻率低于1.982‑2.30μΩ·cm;当环境温度为‑196℃时,合金的低温抗拉强度为1450‑1860MPa,低温电阻率为0.70‑0.87μΩ·cm,综合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56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0601667.7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江西理工大学 , 江西先进铜产业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熔铸生产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第一数据集;第一数据集以熔炼温度、熔炼时间、真空室气压、保护性气体流量为输入,以各金属元素的烧损率为输出;构建第二数据集;第二数据集以熔炼温度、熔炼时间、真空室气压、保护性气体流量为输入,以铸锭氧含量为输出;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分别对第一数据集以及第二数据集进行建模,得到第一回归方程和第二回归方程;基于第一回归方程和第二回归方程构建多目标优化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对多目标优化函数进行求解,得到最优解集。本发明能够对熔炼温度、熔炼时间、真空度、保护性气体气压及流量等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从而提高铸锭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60470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05981.7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江西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Y的抗高温软化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高热稳定性铜合金由以下成分组成Cr:0.6~0.8 wt.%;Co:0.05~0.20 wt.%;Y:0.005~0.02 wt.%;余量为Cu和不可避免地杂质。合金的制备方法:配料,熔料—铣面—热轧—固溶—冷轧—时效等几个步骤。通过添加微量Co元素和稀土Y能够有效抑制时效过程中bcc‑Cr相的形核来保留亚稳态fcc‑Cr相,提高合金软化温度。在略微降低铜合金导电率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合金的力学性能,硬度达到140~160 HV,电导率达到了70~85%IACS,软化温度保持在570~610 ℃。
-
公开(公告)号:CN11049944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92068.8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江西理工大学 , 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强镁铋合金中粗大的镁三铋二相形貌的变质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类及冶金领域,其步骤如下:将镁铋合金按相应的成分配比熔化后升温到710~720℃,将Mn以Mg-3%Mn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Mn的添加量为0.5~1.5%;加入方法是将Mg-3%Mn中间合金预热后加入到合金熔体中,并升温搅拌,然后采用六氯乙烷精炼处理,精炼完毕后搅拌熔体并除去除熔体表面浮渣,然后静置10~20分钟,降温到720℃进行铸造。本方法可使合金组织中粗大的网状Mg3Bi2相得到很好的变质。此外,采用本方法得到的合金的力学性能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852841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283914.6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江西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韧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及其珍珠层仿生制备方法,首先通过雾化制粉制备溶质原子过饱和的Cu-Cr合金粉末,在通过时效处理析出纳米Cr相,在进行球磨得到片状粉末,再利用电化学脱合金法将片状粉末中的Cu元素选择性溶解,在粉末表面构造出Cr相凸起;再通过料浆法将PVA吸附到片状粉末表面,形成PVA改性的Cu-Cr片状粉末,经过酒精中的自由飘落形成粉末的有序堆积,在通过SPS烧结致密化制备块体材料,采用形变热处理的方式使片状粉末表面纳米相Cr彼此接触并扩散桥连成为珍珠层矿物桥仿生结构,得到石墨烯/Cu-Cr基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珍珠层“砖-泥-桥”结构的仿生,提高了铜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并获得了良好导电性能和摩擦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812903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710999401.6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江西理工大学
IPC: B22D11/14 , B22D11/00 , B22D11/113 , B22D11/11 , B22D11/115 , B22D1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铜合金真空连续熔炼铸造装置,包括有真空熔炼室、连续真空加料室、真空铸造室、上流槽、下流槽、结晶器、引锭头以及牵引机;该真空熔炼室具有一熔炼空腔,该熔炼空腔内设置有可倾斜和归原的熔炼坩埚,熔炼坩埚上设置有感应线圈;该真空铸造室具有一铸造空腔,该铸造空腔内设置有铸造坩埚,该铸造坩埚的外侧面设置有加热元件;通过配合利用真空熔炼室、连续真空加料室、真空铸造室、上流槽、下流槽、结晶器、引锭头和牵引机,实现了真空连续加料、连续熔炼和连续铸锭,可以熔炼易氧化金属,确保合金组份稳定,可通过真空度调节对熔体进行除气精炼,并能提高坩埚、流槽等制件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277378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0300019.6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江西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固溶处理的短流程制备高性能Cu‑Cr‑Ag合金的方法,通过上引连铸铸造制备得到Cu‑Cr‑Ag合金杆坯,上引温度为1200~1250°C;进行多道次拉拔;进行时效;最终拉拔。经过上引连续铸造的快速冷却过程获得了过饱和溶质原子浓度,不经固溶处理,直接通过后续的拉拔和时效工艺配合促进溶质原子析出,并同步控制再结晶程度以保留一定的加工硬化效果,通过固溶强化、时效析出相强和和冷作硬化等强化机制实现无固溶处理即可达到制备高强高导抗软化Cu‑Cr‑Ag合金的目的。材料抗拉强度可达到500~755MPa,电导率为70~85%IACS,延伸率为1~14%,软化温度可达到550~600°C。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短流程、高效率、低能耗的特点,制备的Cu‑Cr‑Ag合金可以满足半导体、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实际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467966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0238500.7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江西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合金材料及其方法。该高热稳定性铜合金由以下成分组成:Cr:0.30~0.80wt.%、Zr:0.04~0.20wt.%、Ti:0.05~0.15wt.%、纯铜中所含杂质,余量为Cu。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上引连续铸造‑冷拉拔‑固溶‑冷拉拔‑时效‑冷拉拔几个步骤,选择加入微量Cr、Zr对铜合金导电性能影响较小的元素以及对合金强度影响显著的Ti元素。Ti元素的添加与形变热处理结合能够稳定共格析出相,抑制时效过程中bcc‑Cr相的形核,使其始终具有与基体共格析出的fcc‑Cr相的组织特征,可以获得优异的综合性能。在保证略微降低铜合金导电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合金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达到630~730MPa,电导率达到了65~85%IACS,软化温度始终保持在610~660℃。
-
公开(公告)号:CN108467966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238500.7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江西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9/00 , B22D11/004 , B22D11/145 , C22C1/03 , C22F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合金材料及其方法。该高热稳定性铜合金由以下成分组成:Cr:0.30~0.80 wt.%、Zr:0.04~0.20 wt.%、Ti:0.05~0.15 wt.%、纯铜中所含杂质,余量为Cu。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上引连续铸造-冷拉拔-固溶-冷拉拔-时效-冷拉拔几个步骤,选择加入微量Cr、Zr对铜合金导电性能影响较小的元素以及对合金强度影响显著的Ti元素。Ti元素的添加与形变热处理结合能够稳定共格析出相,抑制时效过程中bcc-Cr相的形核,使其始终具有与基体共格析出的fcc-Cr相的组织特征,可以获得优异的综合性能。在保证略微降低铜合金导电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合金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达到630~730 MPa,电导率达到了65~85%IACS,软化温度始终保持在610~66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