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1101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60017.5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IPC: G06Q10/0639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F18/23 , G06F30/20 , G06N7/02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孪生模型的智能配电柜运行状态的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属于输变电设备监控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①获取智能配电柜运行状态数据;②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对获取的数据进行虚实映射;③搭建配电柜运行状态孪生模型;④通过蚁群聚类算法对所建立的孪生模型进行求解,聚集相同类型的故障样本;⑤构建基于孪生模型的智能配电柜运行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及赋权;⑥输出基于孪生模型的智能配电柜运行状态的综合评估方法。本发明采Hamacher算子的模糊评估算法,建立基于孪生模型的智能配电柜运行状态评估指标体系,降低智能配电柜运行检修的漏检率和监测响应时间,并且有效提高配电网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83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025605.X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IPC: G06Q10/0631 , H02J3/46 , H02J3/38 , H02J3/14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规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灵活性供需平衡的配电网灵活性资源双层配置方法。其对配电网灵活性资源进行规划,提升配电网新能源承载上限,提升配电网对新能源的友好程度。包括:步骤1)基于灵活性供需平衡理念建立配电系统灵活性评价指标;步骤2)构建考虑灵活性供需平衡的配电网灵活性资源双层配置模型;步骤3)模型转化与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336111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0667986.8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 H02J3/28 ,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储能聚合评估模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聚合条件下的分布式储能聚合度评估指标模型。其为大规模参与辅助服务的分布式储能的聚合提供技术依据和实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聚合条件下分布式储能参与聚合的结构框架;基于已建立的框架,获取储能单体的各部分运行参数;基于已获取储能单体的各部分运行参数,设定各储能单体的输出/入功率。建立各储能单体的聚合度指标:根据提取的三个聚合度指标数据计算储能单体的储能聚合度,计算40个储能聚合度数据:建立基于聚合条件下的分布式储能聚合度评估指标模型。对分布式储能聚合度评估指标模型的有效性进行算例结果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8365627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810195289.5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柔性协调因子的风储孤网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属于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①获取风储孤网供电系统的运行参数;②建立风储孤网供电系统的协调控制机制;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实现上层协调控制智能体和下层单元分散控制智能体之间的交互行为;③计算风储孤网供电系统功率平衡的柔性协调因子;④上层协调控制智能体将柔性协调因子分配到下层储能单元分散控制智能体;⑤储能逆变器实施功率控制。本发明采用的基于柔性协调因子的风储孤网供电系统协调控制方法,能够实现风储孤网系统中各单元的协调控制,并保证了风储孤网系统输出电压和频率的稳定,为风储孤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依据和实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346591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66828.0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均衡技术的储能单体充放电运行模型。其建立储能单体充放电运行模型,提高了储能单体充放电运行的可靠性。获取储能单体各部分的运行参数。设定储能单体的输入(出)功率关于荷电状态的自适应均衡充、放电函数。设定储能单体的即刻荷电状态的充、放电运行函数。设定储能单体充、放电时荷电状态的即刻运行点。选取储能单体适当的即刻运行点和即刻运行区间,选取的是浅充、浅放荷电点和荷电中点的中值,将上述选取的即刻运行点和即刻运行区间代入。将自适应均衡技术应用于典型工业园区配置的储能单体上,实现各储能单体的自适应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1481955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370076.8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Inventor: 叶鹏 , 魏靖晓 , 李天岳 , 杨宏宇 , 张政斌 , 王子赫 , 邵旸棣 , 关多娇 , 李振嘉 , 李泽政 , 米伟铭 , 尹元科 , 冯悦新 , 陆铭阳 , 陈弈先 , 邹存宇 , 吴锦铭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N3/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考虑跨省联络线接入的多源联合调峰调度交易方法,属于电网经济运行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①获取电力系统中的各机组设备运行参数;②获取次日的风力发电以及日负荷需求情况;③建立基于三阶段混合智能求解算法的多源联合调峰调度模型;④按照电网调度历史数据来核验其调度结果;⑤获取参与调峰的各机组出清价格;⑥根据调峰调度结果及出清价格,计算各机组的调峰费用情况。本发明采用的考虑跨省联络线接入的多源联合调峰调度交易方法,能够更有效和可靠的进行调度交易,为电网的协调经济运行提供技术依据和实用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71893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910215811.6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多层次协调的风储孤网系统功率平衡控制策略,属于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多层次协调的风储孤网系统控制框架;步骤2建立上层中心协调控制智能体控制模型;步骤3建立分散控制智能体控制模型;步骤4建立风储孤网协调控制策略的Matlab/Simulink平台;步骤5对多层次协调的风储孤网系统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多层次协调的风储孤网系统控制策略能够实现风储孤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本发明采用的多层次协调的风储孤网系统功率平衡控制策略,能够实现风储孤网系统中各单元的协调控制,实现了风储孤网系统功率平衡,为风储孤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依据和实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34659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0666828.0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均衡技术的储能单体充放电运行模型。其建立储能单体充放电运行模型,提高了储能单体充放电运行的可靠性。获取储能单体各部分的运行参数。设定储能单体的输入(出)功率关于荷电状态的自适应均衡充、放电函数。设定储能单体的即刻荷电状态的充、放电运行函数。设定储能单体充、放电时荷电状态的即刻运行点。选取储能单体适当的即刻运行点和即刻运行区间,选取的是浅充、浅放荷电点和荷电中点的中值,将上述选取的即刻运行点和即刻运行区间代入。将自适应均衡技术应用于典型工业园区配置的储能单体上,实现各储能单体的自适应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08365627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95289.5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柔性协调因子的风储孤网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属于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①获取风储孤网供电系统的运行参数;②建立风储孤网供电系统的协调控制机制;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实现上层协调控制智能体和下层单元分散控制智能体之间的交互行为;③计算风储孤网供电系统功率平衡的柔性协调因子;④上层协调控制智能体将柔性协调因子分配到下层储能单元分散控制智能体;⑤储能逆变器实施功率控制。本发明采用的基于柔性协调因子的风储孤网供电系统协调控制方法,能够实现风储孤网系统中各单元的协调控制,并保证了风储孤网系统输出电压和频率的稳定,为风储孤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依据和实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068886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589109.5
申请日:2010-12-15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IPC: B01D53/50
Abstract: 一种由工业生产废弃物复合而成的脱硫剂及其生产方法,涉及一种脱硫剂及其生产方法,以电石渣、炼铁矿渣和煤灰渣为基本原料,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干法脱硫的高效复合脱硫剂,百分含量混合比例为电石渣粉30-40%、煤灰渣50-60%、钢渣粉10-5%。将电石渣、钢渣破碎研磨成100微米以下粉末,煤灰渣筛分出1mm-2mm颗粒,按百分比水合处理后放入搅拌器中充分搅拌,再经干燥处理、筛分检验合格的产品粒径为1mm-2mm。本发明脱硫剂在Ca/S达到2.5时高温条件下脱硫效率超过80%;加工设备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不改变现有燃烧工艺和设备,对锅炉效率和风机耗电量无明显影响等。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中推广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