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深孔加工用六刃锥形球铣刀

    公开(公告)号:CN103157844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110423936.1

    申请日:2011-12-18

    Abstract: 叶轮深孔加工用六刃锥形球铣刀,由刀柄(1)、刀杆(2)和设置在刀杆(2)前端的切削刃(3)构成;其满足下述要求:①所述刀具直径在8~16mm范围内,刀具的切削刃数为6;②切削刃(3)长度为15—80mm,对应地刀头有效长度为20-60mm;③刀具的刀柄(1)为锥柄结构,锥度在1.5°~6.5°之间;④刀具切削线速度Vc为60-200m/min。本发明提高了深槽加工的效率和质量。随着加工效率及加工质量的提高,减少了设备占用时间,降低了设备折旧,减少了人工成本。

    一种基于AutoCad的孔类特征数控加工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60638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92659.0

    申请日:2014-1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097 G05B2219/4512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AutoCad的孔类特征数控加工系统及方法,属于数控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无需技术人员数控编程基础、能够快速编制数控工序的技术方法;主要是对钻、扩、铰孔、铣孔、孔边倒角、铣螺纹等的数控工序编制,用户在图形界面上选择加工用的数控机床并输入孔加工特征参数,便可以生成供机床使用的数控工序;本发明相比原来的编程方式,不需要编辑工序代码,不需要工艺员有一定的编程基础,提高编程效率80%以上,因其针对每台数控设备的特殊指令建成了模块化工序,使编程人员、后续工序审批人员不再额外关注特殊指令的正确性,省时省力,而且无出错率,对有大量特征孔需要加工的航空发动机零件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一种金刚石砂轮加工钴铬钨涂层的磨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2108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210337420.X

    申请日:2012-09-12

    Inventor: 张春华 燕凯 韩博

    Abstract: 一种金刚石砂轮加工钴铬钨涂层的磨削方法,被加工件为在高、低压涡轮转子之间用作封严件的低压一导内环件,被加工部位是被加工件前端沿圆周布置的多个定位槽处的钴铬钨耐磨涂层处;其特征在于:选用四坐标卧式加工中心,使用金刚石砂轮作为加工刀具,金刚石砂轮的宽度即为所要求的定位槽加工后宽度;被加工部位即定位槽处的尺寸精度要求为0.05mm,定位槽的位置精度为0.08mm;磨削涂层参数确定为:转速S=1500r/min,进给速度F=0.02~0.05mm/r;每次磨削量控制在0.05~0.1mm以内。本发明技术效果说明: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经济效益显著。

    大型薄壁机匣加工减震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0444015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37682.7

    申请日:2014-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3/062

    Abstract: 一种大型薄壁机匣加工减震夹具,属于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支架,支架由第一支架组件、第二支架组件、第三支架组件及第四支架组件组成,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第二支架组件、第三支架组件及第四支架组件由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在第四支架组件设置有第一压紧块;第三支架组件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架组件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架组件上设置有第二压紧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前端设置有弹性材料层,所述第二支撑块的前端设置有两个支撑柄,每个支撑柄前端均设置有弹性材料层;所述第一支撑块及第二支撑块后端设置有顶紧螺栓,第一压紧块及第二压紧块上部设置有压紧螺栓。本发明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且成本低。

    叶轮深孔加工用六刃锥形球铣刀

    公开(公告)号:CN103157844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23936.1

    申请日:2011-12-18

    Abstract: 叶轮深孔加工用六刃锥形球铣刀,由刀柄(1)、刀杆(2)和设置在刀杆(2)前端的切削刃(3)构成;其满足下述要求:①所述刀具直径在8~16mm范围内,刀具的切削刃数为6;②切削刃(3)长度为15—80mm,对应地刀头有效长度为20-60mm;③刀具的刀柄(1)为锥柄结构,锥度在1.5°~6.5°之间;④刀具切削线速度Vc为60-200m/min。本发明提高了深槽加工的效率和质量。随着加工效率及加工质量的提高,减少了设备占用时间,降低了设备折旧,减少了人工成本。

    一种含空心玻璃珠的RTV硅树脂零件的切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21965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38515.0

    申请日:2012-11-07

    Abstract: 一种含空心玻璃珠的RTV硅树脂零件的切削加工方法,通过试切削进行刀具选择;确定加工RTV硅树脂涂层的刀具;车床设备选择;确定切削参数,包括转速、切削深度和进给量;试切削多种刀具,比较切削参数及对零件表面光度的影响,如果参数不合理即出现起层和气泡,会造成尺寸公差不精确、粗糙度高和损伤涂层,需重新调整切削参数,否则直接进行零件的切削加工。本发明提供的含空心玻璃珠的RTV硅树脂零件的切削加工方法,摆脱了RTV硅树脂材料仅能依靠浇灌成型、尺寸不精确,影响发动机性能的瓶颈,且在现场应用后,涂层加工效果很好,状态稳定,应用前景广阔,可以扩展至其它型号发动机上使用。

    一种金刚石砂轮加工钴铬钨涂层的磨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2108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37420.X

    申请日:2012-09-12

    Inventor: 张春华 燕凯 韩博

    Abstract: 一种金刚石砂轮加工钴铬钨涂层的磨削方法,被加工件为在高、低压涡轮转子之间用作封严见件的低压一导内环件,被加工部位是被加工件前端沿圆周布置的多个定位槽处的钴铬钨耐磨涂层处;其特征在于:选用四坐标卧式加工中心,使用金刚石砂轮作为加工刀具,金刚石砂轮的宽度即为所要求的定位槽加工后宽度;被加工部位即定位槽处的尺寸精度要求为0.05mm,定位槽的位置精度为0.08mm;切削涂层参数确定为:转速S=1500r/min,进给速度F=0.02~0.05mm/r;每次切削量控制在0.05~0.1mm以内。本发明技术效果说明: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经济效益显著。

    一种轮辐机匣裂纹的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92462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33391.2

    申请日:2016-1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6/04 B23K10/027

    Abstract: 一种轮辐机匣裂纹的修复方法,属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着色前清理;步骤二:着色检查,明确裂纹的位置和数量,并做标记;步骤三:打磨标记处的缺陷;步骤四:焊前清理,并用高温压敏胶带封严机匣焊接组件;步骤五:将零件固定在转台上,接通氩气;步骤六:采用微束等离子焊补焊标记处的裂纹,焊前涂抹活性剂;步骤七:焊后检查;步骤八:打磨焊缝;步骤九:着色检查补焊位置,判断是否有裂纹,若有,做标记,执行步骤三,同一位置补焊次数不超过两次;步骤十:打磨抛光补焊位置;步骤十一:进行局部超声波振动去应力;步骤十二:着色检查补焊位置,判断是否有裂纹,若有,做标记,执行步骤三,同一位置补焊次数不超过两次。

    一种防止异物进入发动机机匣封闭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15321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16687.7

    申请日:2013-11-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彻底防止异物进入发动机机匣封闭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有弹性的金属片弯曲成螺旋环,该螺旋环的最大直径小于封闭腔与外界相通的接口的直径,将螺旋环放入封闭腔与外界相通的接口的孔槽内,向螺旋环施加轴向压力使螺旋环涨满孔槽,从而防止异物进入发动机机匣封闭腔。该方法简单易行,且所采用的防护件可循环使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防护费用。

    一种加工轴承座类零件精尺寸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12073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598143.2

    申请日:2013-1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5/00

    Abstract: 一种加工轴承座类零件精尺寸工艺方法,在全部机加工序结束后增加单独精车重要直径尺寸工序;从零件基准面平面度、机床花盘平面度、夹具定位面平面度三方面进行控制,对零件基准面着色密接度,加强过程控制;修整机床花盘及夹具面,保证夹具定位面平面度,零件加工基准面与夹具的定位面贴合度75%以上、且压紧处无悬空;工艺路线简述如下:粗车-稳定处理-细车-腐蚀-铣凸台平面-线切割通孔-半精车-电火花平面槽-精车-镗孔铣长槽-铣内平面、花边-镗平面及孔-钻斜孔-攻螺纹-研磨-精车内孔-荧光-检验。本发明的优点:能够有效控制航空、航天轴承座类零件精尺寸加工过程中的变形,应用范围广、前景广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