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25391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75688.5
申请日:2013-03-07
Applicant: 河北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大豆当地一年多代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大豆开花后18-26天采摘豆荚,干燥处理2-6天;2)取步骤1)干燥处理后的豆荚,取出豆荚中的幼胚,直接放在培养基上使幼胚萌发;所述培养基为MSB+谷氨酰胺400-500mg/l+蔗糖30-50g/L+琼脂6.5g/L,pH=5.85的固体培养基;3)幼胚萌发后将其移栽到蛭石中,通过浇灌Hoagland营养液,使其成苗并且生长;4)至大豆开花,重复步骤1-3。本发明所提供的大豆当地一年多代育种方法节省种子成熟时间,缩短大豆植株发育周期,无需南繁可使大豆幼胚平均出苗率达59%,平均生育期为75天,实现一年4-5代。
-
公开(公告)号:CN101985465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528355.X
申请日:2010-10-22
Applicant: 河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的GmPHR1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豆的GmPHR1蛋白,1)由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或2)、在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同等活性的由1)衍生的蛋白质。本发明还提供编码上述蛋白的基因,及其在培育耐低磷植物新品种中的应用。GmPHR1的转基因植物与野生型相比表现出更强的耐低磷胁迫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154450B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510414946.7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河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11 , C07K14/415 , C12Q1/6895 , A01H5/00 , A01H6/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豆抗花叶病毒基因GmNN1及其感病的等位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分析了GmNN1在不同大豆抗、感品种间的表达差异,阐明了GmNN1参与大豆抗SMV反应,研究了不同大豆抗、感SMV品种间的GmNN1基因序列差异,并依据序列差异开发了功能标记GmNN1‑AC/GmNN1‑GT,同时利用SMV抗感RIL群体验证了标记与大豆抗病性的关联,该标记能够区分不同抗感SMV大豆品种。研究结果可为大豆抗SMV育种提供功能基因与选择标记。本发明还提供了大豆抗花叶病毒基因GmNN1的功能标记鉴定方法及其在育种选择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85465A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1010528355.X
申请日:2010-10-22
Applicant: 河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的GmPHR1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豆的GmPHR1蛋白,1)、由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或2)、在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同等活性的由1)衍生的蛋白质。本发明还提供编码上述蛋白的基因,及其在培育耐低磷植物新品种中的应用。GmPHR1的转基因植物与野生型相比表现出更强的耐低磷胁迫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647884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610074162.9
申请日:2016-02-02
Applicant: 河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GmPAP36、其编码基因及应用。本发明基于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构建低磷诱导大豆根系cDNA差减文库,从中选择低磷胁迫诱导表达的酸性磷酸酶候选EST,在此基础上,克隆酸性磷酸酶候选基因序列,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候选基因在植酸磷处理条件下的表达差异;构建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实现基因原核表达,同时构建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大豆,获得转基因阳性植株,分析基因GmPAP36的生物学功能,为植物磷高效转基因育种提供功能基因。
-
公开(公告)号:CN103125391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075688.5
申请日:2013-03-07
Applicant: 河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大豆当地一年多代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大豆开花后18-26天采摘豆荚,干燥处理2-6天;2)取步骤1)干燥处理后的豆荚,取出豆荚中的幼胚,直接放在培养基上使幼胚萌发;所述培养基为MSB+谷氨酰胺400-500mg/l+蔗糖30-50g/L+琼脂6.5g/L,pH=5.85的固体培养基;3)幼胚萌发后将其移栽到蛭石中,通过浇灌Hoagland营养液,使其成苗并且生长;4)至大豆开花,重复步骤1-3。本发明所提供的大豆当地一年多代育种方法节省种子成熟时间,缩短大豆植株发育周期,无需南繁可使大豆幼胚平均出苗率达59%,平均生育期为75天,实现一年4-5代。
-
公开(公告)号:CN102876641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210336836.X
申请日:2012-09-12
Applicant: 河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GmPAP4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所述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同等功能的由SEQ ID NO.2衍生的氨基酸序列。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GmPAP4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首次发现了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GmPAP4及其编码基因,为提高植株植酸磷利用率提供了新的候选基因,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进一步提高植株植酸磷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058303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710021024.9
申请日:2017-01-11
Applicant: 河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与分子标记,具体公开了一种与大豆植酸磷利用效率相关的功能标记GmPAP14‑intron5‑36,所述功能标记正向引物序列为:5′‑ATGATTTCAGACAAACACGATTC‑3′;所述功能标记反向引物序列:5′‑ACAGCTGACGAATGCAATTTAAC‑3′。该功能标记可在磷高效大豆品种中扩增出一条241bp特异片段,而在磷低效大豆品种中扩增出一条277bp特异片段。本发明基于所述功能标记,还提供了其在判断大豆品种植酸磷利用效率方面,以及在大豆品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方面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64788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074162.9
申请日:2016-02-02
Applicant: 河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6 , C12N15/8242 , C12Y301/03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GmPAP36、其编码基因及应用。本发明基于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构建低磷诱导大豆根系cDNA差减文库,从中选择低磷胁迫诱导表达的酸性磷酸酶候选EST,在此基础上,克隆酸性磷酸酶候选基因序列,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候选基因在植酸磷处理条件下的表达差异;构建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实现基因原核表达,同时构建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大豆,获得转基因阳性植株,分析基因GmPAP36的生物学功能,为植物磷高效转基因育种提供功能基因。
-
公开(公告)号:CN1190403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13408.7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河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5/06 , A01H5/10 , A01H6/20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大豆扩展蛋白基因GmEXPA10及其应用,所述GmEXPA10在大豆荚粒优势表达,开放读码框747bp,编码248个氨基酸残基。本发明进一步分析发现,GmEXPA10超表达显著增加转基因拟南芥根系长度,且偏酸条件下增加幅度更大;GmEXPA10超表达显著增加转基因拟南芥果荚长度和宽度;GmEXPA10在豆荚的表达受赤霉素诱导。分析不同大豆品种资源GmEXPA10等位变异发现,一个位于基因下游的SNP(C/A)可将大豆资源分为两种类型,且类型间的百粒重、籽粒宽度等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所述SNP位点与大豆籽粒大小和重量有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