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99551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82653.6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C333/14 , C07D27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β-羟基取代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制备方法,属于机合成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碱催化剂、苯乙烯衍生物和二硫化秋兰姆加入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液;(2)将步骤(1)所得到的反应液进行浓缩,分离纯化,即得。本发明采用一锅煮的方法,以碱为催化剂,以经济易得的苯乙烯衍生物和二硫化秋兰姆为原料,在空气中直接发生偶联反应生成相应的β-羟基取代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该产物可作为抗菌剂、抗癌剂、硫化促进剂等。本发明合成体系适用范围较广,兼容卤代、烷基和烷氧基等官能团,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反应条件温和,底物范围较广,具有较高的产率,适合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017581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810092080.6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D215/60 , C07D213/89 , C07D241/52 , C07D241/18 , C07D21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氮杂环氮氧化物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含氮杂环氮氧化物衍生物,具有如式(1)、式(2)或式(3)所示的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含氮杂环氮氧化物衍生物,以喹啉氮氧化物、喹喔啉氮氧化物、异喹啉氮氧化物等含氮杂环氮氧化物为母体,母体上取代有含硫或含硒基团,该含氮杂环氮氧化物衍生物丰富了含氮杂环氮氧化物的衍生物种类,在药物中间体、医药生产、有机合成、电化学材料以及香料合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961669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118724.0
申请日:2015-03-18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D207/34 , A24B15/38 , A24B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07/34 , A24B3/12 , A24B15/3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烃基-2-甲基-5-甲酰基-3-吡咯甲酸酯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以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为原料,在NaHCO3水溶液中和乙酰乙酸酯类进行反应,得到2-甲基-5-1′,2′,3′,4′-四羟基丁基-3-吡咯甲酸酯衍生物,在高碘酸钠作用下得到2-甲基-5-甲酰基-3-吡咯甲酸酯,进一步在四丁基溴化铵和无水碳酸钾存在下和卤代烃反应制得N-烃基-2-甲基-5-甲酰基-3-吡咯甲酸酯衍生物。本发明化合物制备工艺简单,所得化合物应用到卷烟中可提高香气质,增加香气量,丰满烟气,使香气变得柔和细腻,余味舒适。
-
公开(公告)号:CN1195293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97312.2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河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杂环类香料控缓释型MOF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香料香精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调控原料配比制备具有特定孔道环境、孔径及孔体积的MOFs材料,所制备的MOFs材料均有较高的香料吸附量,在室温下可缓慢释放。其中,300nm的ZIF‑67具有最佳的吸附效果(1083mg/g),并且在常温下放置20天后仍有62.2%的保留率,在80℃高温条件下60分钟内仅释放6.3%。本发明制备的MOFs材料对代表性杂环香料3‑乙酰基吡啶具有优异的吸附和缓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39492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095281.8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D207/333 , C07D405/06 , C07D40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取代吡咯基芳基丙烯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N取代吡咯乙酰基化合物、芳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甲醇在碱的作用下,于有机溶剂中进行酮的α‑烷基化反应。该方法采用了芳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甲醇作为原料,性质稳定容易保存,且来源易得、成本低,反应时无需惰性气体保护,对设备要求低,易操作。通过碱促进N取代吡咯基芳基丙烯酮化合物的合成,无需金属和配体参与反应,可以绿色经济地合成系列N取代吡咯基芳基丙烯酮类化合物。并且反应的收率最高可达98%,具有极高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09338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75574.0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D311/12 , C09K11/06 , A24D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豆素‑3‑硫胺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该方法以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香豆素‑3‑羧酸为原料,在催化条件下即可发生该反应生成目标产物香豆素‑3‑硫胺类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及良好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合成所述化合物的方法学研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步骤简洁、反应高效的制备香豆素‑3‑硫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21330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210014742.4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D207/325 , C07D405/06 , C07D401/06 , C07D40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N烷基取代吡咯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N烷基取代吡咯乙酰基化合物、醇和叔丁醇钾加入有机溶剂中进行搅拌反应,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液;(2)将步骤(1)所得反应液进行浓缩,分离纯化,即得。本发明实现了在无金属和和无配体条件下制备N烷基取代吡咯酮类化合物的简便有效方法,以经济易得的N烷基取代吡咯乙酰基化合物和醇为原料,在碱的作用下,于有机溶剂中搅拌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相应的N烷基取代吡咯酮类化合物,产物N烷基取代吡咯酮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用于香料、药物和农药等领域。本发明合成体系适用范围较广,工艺简单,绿色简洁,具有较高的产率,适合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7995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39095.6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D241/12 , C07D241/18 , C07D241/16 , C07D213/30 , C07D213/61 , C07D213/64 , C07D307/42 , C07D333/16 , C07D2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羟甲基取代杂环化合物、苯甲酰腈衍生物加入有机溶剂中进行搅拌反应24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液;将所得反应液进行浓缩,分离纯化,即得。本发明实现了在无金属和无氧化剂条件下制备杂环酯类化合物的简便有效方法,以经济易得的羟甲基取代杂环化合物和苯甲酰腈衍生物为原料,直接在溶剂中搅拌发生C‑C键断裂,经过酰化反应生成相应的杂环酯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可用于香料、药物和有机合成等领域。本发明合成体系适用范围较广,兼容烷基、烷氧基、各种卤素原子等官能团,不需要惰性气体保护条件,反应条件温和,底物范围较广,具有较高的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8767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70942.9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D241/12 , C07D405/06 , C07D215/06 , C07D213/16 , C07D215/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烷基/烯基取代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2‑甲基含氮杂环化合物、伯醇、碱和添加剂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反应24h,然后冷却至室温;(2)将步骤(1)所得反应液进行浓缩,分离纯化,即得。本发明实现了在无金属和和无配体条件下制备烷基/烯基取代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简便有效方法,以经济易得的2‑甲基含氮杂环化合物和伯醇为原料,在碱和添加剂的协同促进下,发生甲基烷基化和烯基化反应生成相应的烷基/烯基取代含氮杂环化合物,产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用于香料、药物、材料和有机合成等领域。本发明适用范围广,工艺简单,绿色简洁,具有较高的产率,适合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79442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873402.0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07D277/74 , C07D307/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77/74 , C07D307/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杂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化合物具有如式(1)或式(2)所示的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杂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化合物,以苯并噻唑或呋喃为母环,得到相应的杂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化合物,进一步丰富了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化合物的类型,相关产物在抗菌剂、杀虫剂、药物中间体和香料前体化合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