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暗光联合连续制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4428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910552116.9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暗光联合连续制氢装置,包括制氢罐壳体,设于制氢罐壳体内且沿中心线方向延伸的中心管,以及位于制氢罐壳体内且环设于中心管外螺旋管;所述制氢罐壳体一端设有入料口,远离入料口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螺旋管一端与制氢罐壳体的入料口连通,另一端与出料口连通,所述螺旋管内设有若干个透明管,所述透明管一端与中心管连接另一端封闭,其中一部分透明管内设有照明装置,另一部分透明管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光源与加热装置均安装于中心管上。利用所述装置能够达到光暗联合制备氢气,提高了氢气的制备效率。

    一种利用余热供暖的系统及系统中的循环换热水箱

    公开(公告)号:CN11022024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910552162.9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余热供暖的系统及系统中的循环换热水箱,包括厌氧发酵池、沼气发电机组、热泵机组以及循环换热水箱;所述厌氧发酵池底部设有保温管,所述保温管的入口与热泵机组的第一出口连通,所述保温管的出口与沼气发电机组连通;所述沼气发电机组的出口与热泵机组的第一入口连通;所述循环换热水箱的第一入口与热泵机组的第二出口连通,所述循环换热水箱的第一出口与热泵机组的第二入口连通,所述循环换热水箱的第二出口和第二入口通过输送管路连通,所述输送管路上设有第一支管路。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利用能源进行供暖,并保证了供暖的连续性。

    一种提高HAU-M1光合菌群利用玉米秸秆发酵产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51819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010064821.7

    申请日:2020-0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生物制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HAU‑M1光合菌群利用玉米秸秆发酵产氢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将经过纤维素降解后的玉米秸秆作为产氢底物,通过添加催化剂来促进HAU‑M1光合菌群高效产氢,本发明实验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活性炭、硅藻土和沸石改变了玉米秸秆光合生物制氢过程中的发酵途径,显著提高了光合产氢量。其中,硅藻土显著提高了玉米秸秆光合产氢效果,比产氢量相比对照组提高了15.93%;沸石显著降低了反应液中丙酸的浓度,改变了玉米秸秆光发酵途径,比产氢量相比对照组提高了33.33%。本发明设计合理、步骤清晰、简单易行,能够提高光合菌群HAU‑M1利用玉米秸秆的产氢效率。

    一种双晶协作的膜状多层中孔TiO2/CdS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69967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590878.7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晶(金红石相与锐钛矿相)协作的膜状多层中孔TiO2/CdS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先制备金红石相薄膜催化剂,然后在薄膜上负载CdS改性获得金红石相TiO2/CdS薄膜催化剂,最后利用水热反应获得膜状多层中孔光催化剂。本发明用离子液体作为锐钛矿TiO2生长剂,聚乙二醇400作为造孔剂,通过水热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多孔TiO2/CdS薄膜。获得的表面为多孔形貌的TiO2/CdS薄膜,使薄膜的比表面积增大,同时具有金红石相与锐钛矿相两种结构的TiO2,从而提高了光的利用率。

    太阳能温室型多元物料沼气、热电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479866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610988815.4

    申请日:2016-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温室型多元物料沼气、热电联产系统,通过秸秆预处理池、搅拌池、发酵池、固液分离池、第一沼渣存储池、第二沼渣存储池、补水池、储气罐、发电机组、空气源热泵、暖气片之间的连接,组成一个沼气、热电联产系统,该系统将沼气的发酵、沼气发电及沼气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热能融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即能够提高发酵底物降解利用率,保证发酵系统温度,又能够将余热梯阶利用。整个系统高效、节能、适用性强、结构简单,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具有很好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一种以非烈性病死畜禽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55136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85565.9

    申请日:2019-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以非烈性病死畜禽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包括:第一步:对病死畜禽油脂进行预处理得到原料油,所述预处理方法包括脱色、除臭、脱胶、静置去杂、水洗、出水和烘干;第二步:对所述原料油进行预酯化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将甲醇与原料油在三维超声波反应器中反应,得到低酸价油脂;第三步:对所述低酸价油脂进行酯化反应:以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将甲醇与低酸价油脂放入振荡器中进行酯化反应,按照规定反应时间取出后,取上层生物柴油相,进行水洗及减压蒸馏。该方法为丰富生物柴油原料油来源、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及生物柴油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思路。

    上燃均衡供氧式生物质颗粒炊事炉

    公开(公告)号:CN105650685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610062619.4

    申请日:2016-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燃均衡供氧式生物质颗粒炊事炉,包括设置在炉壁内的燃烧炉膛容置腔,燃烧炉膛容置腔上端连通设置有二次进风套容置腔,燃烧炉膛容置腔下端连通设置有一次进风套容置腔,上下开口的燃烧炉膛设置在燃烧炉膛容置腔内,上下开口的二次进风套设置在二次进风套容置腔内,且二次进风套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进风孔,上下开口的一次进风套设置在一次进风套容置腔内,且一次进风套上沿周向设置有多圈流线型的进风孔,一次进风套的下端开口由炉篦封闭,风机通过风道分别连通二次进风套容置腔和一次进风套容置腔。本发明使得生物质颗粒燃烧充分,火势劲猛,燃烧时间长,且排放的烟气一氧化碳含量低,实现了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的节能环保。

    非结构化网格供风系统的生物质炉灶

    公开(公告)号:CN105485724B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610062535.0

    申请日:2016-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结构化网格供风系统的生物质炉灶,包括设置在外炉壁内的燃烧炉膛容置腔,燃烧炉膛容置腔上端连通设置有二次进风套容置腔,燃烧炉膛容置腔下端连通设置有一次进风套容置腔,上下开口的燃烧炉膛设置在燃烧炉膛容置腔内,上下开口的二次进风套设置在二次进风套容置腔内,二次进风套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进风孔,上下开口的一次进风套设置在一次进风套容置腔内,一次进风套上设置有非结构化网格进风孔,一次进风套的下端开口由炉篦封闭,鼓风风机通过风道分别与二次进风套容置腔和一次进风套容置腔连通。本发明使得生物质颗粒燃烧充分,火势劲猛,燃烧时间长,且排放的烟气一氧化碳含量低,实现了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的节能环保。

    一种管式多路循环明暗交替生物制氢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23946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143957.1

    申请日:2014-0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式多路循环明暗交替生物制氢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利用厌氧细菌具有较强的基质降解能力,光合细菌具有较高的原料转化率特点,将光合、厌氧细菌混合菌群在光发酵管路和暗发酵管路中循环培养,富集形成生物膜,按照明暗交替,连续循环的方式进行生物制氢。经过预处理的生物质原料先由暗反应区的厌氧细菌进行降解和产氢,经过厌氧细菌产氢后的发酵液经过处理后,再进入光反应区由光合细菌进一步利用和产氢,从而提高原料转化率和氢气产率,相对于单独的厌氧细菌暗发酵制氢,混合发酵制氢具有更高的原料利用率,相对于单独的光合细菌制氢,混合发酵制氢具有更好的原料利用范围和更高的产氢效率从而显著提高生物制氢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