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碰撞阻尼耗能装置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吸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6381941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984591.X

    申请日:2016-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9/021 F16F7/116 F16F222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碰撞阻尼耗能装置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吸振器,包括吸振器本体和限位装置,吸振器本体包括固定框架、第一弹簧、第二弹簧、质量块和导柱,导柱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框架的顶端和底端,第一弹簧、质量块和第二弹簧依次套设在导柱上;限位装置包括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上限位部位于固定框架的顶端和质量块之间,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弹簧和上限位阻尼器,下限位部位于固定框架的底端和质量块之间,包括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弹簧和下限位阻尼器。本发明能够满足不同主体结构的振动控制要求,并大大增强了吸振器的减振效果。

    一种具有空气压缩功能的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8278314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132952.7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空气压缩功能的减振器,包括套筒,套筒内自上而下分为互不连通的第一、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内的空压活塞将第一腔体分为互不连通的上、下空压腔,第二腔体内自上而下设有浮动活塞和具有第一通孔的节流活塞,浮动活塞和节流活塞通过弹簧相连且将第二腔体分为具有第二通孔的通气腔、上油腔和下油腔,通气腔和上油腔互不连通,浮动活塞和空压活塞通过动力杆相连,节流活塞上连有贯穿下油腔并向下延伸至套筒外的活塞杆,与上空压腔连通有上进气部和上排气部,与下空压腔连通有下进气部和下排气部,上、下进气部上分别设有进气单向阀,上、下排气部上分别设置有排气单向阀。本减振器将振动能转换为空气压缩能,空气压缩比高。

    杠杆式惯容增效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结构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2031504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753226.4

    申请日:2020-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杠杆式惯容增效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结构体系,结构体系包括两个柱与一个梁,两个柱分别安装在梁的两端,以形成门字形框架结构;结构体系还包括:连接块,连接块设置在梁的中部;杠杆,杠杆的顶端与连接块活动连接,连接块水平移动以带动杠摆动;质量块,质量块设置在杠杆的底端;刚性支架,杠杆的转动支点设置于刚性支架上;自复位阻尼器,自复位阻尼器安装在刚性支架与杠杆之间。本结构体系利用惯容的质量放大作用,以较小的质量提供给结构体系较大的惯性,从而起到灵活调节结构体系自振周期的作用;而且杠杆的变形放大作用可显著提高自复位阻尼器的耗能效率,提高其对结构的自复位作用力。

    杠杆式惯容增效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结构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203150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753226.4

    申请日:2020-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杠杆式惯容增效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结构体系,结构体系包括两个柱与一个梁,两个柱分别安装在梁的两端,以形成门字形框架结构;结构体系还包括:连接块,连接块设置在梁的中部;杠杆,杠杆的顶端与连接块活动连接,连接块水平移动以带动杠摆动;质量块,质量块设置在杠杆的底端;刚性支架,杠杆的转动支点设置于刚性支架上;自复位阻尼器,自复位阻尼器安装在刚性支架与杠杆之间。本结构体系利用惯容的质量放大作用,以较小的质量提供给结构体系较大的惯性,从而起到灵活调节结构体系自振周期的作用;而且杠杆的变形放大作用可显著提高自复位阻尼器的耗能效率,提高其对结构的自复位作用力。

    一种双膜片空气压缩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8240409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810132775.2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膜片空气压缩减振器,包括套筒、上膜片压缩器和下膜片压缩器,套筒内设有密封活塞,密封活塞将套筒分为互不连通的第一上油腔和第一下油腔,密封活塞上连有贯穿第一下油腔并向下延伸至套筒外的活塞杆,上膜片压缩器内设有第一弹力膜,第一弹力膜上下分别为与第一上油腔连通的第二上油腔和下空气腔,第二上油腔上部设有第一可调节流阀片,下空气腔上设有第一进气单向阀和第一排气单向阀,下膜片压缩器内设有第二弹力膜,第二弹力膜上下分别为上空气腔和与第一下油腔连通的第二下油腔,第二下油腔下部设有第二可调节流阀片,上空气腔上设有第二进气单向阀和第二排气单向阀。本发明将振动能转换为空气压缩能,节能环保。

    形状记忆合金摩擦复合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3255851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145952.8

    申请日:2013-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状记忆合金摩擦复合隔振器,包括连接上法兰的内筒和连接下法兰的外筒,内筒和外筒同轴,内筒和外筒间通过多层奥氏体形状记忆合金绞线沿径向连接,内筒下方设置可滑动内筒底座,可滑动内筒底座内部设置轴向奥氏体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和若干组径向奥氏体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径向奥氏体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通过滑动摩擦副连接内筒,可滑动内筒底座下部通过自适应滑动摩擦副连接外筒;滑块前部设置上小下大的斜面,内筒下部外壁设置与斜面对应的倒角。本发明形状记忆合金摩擦复合隔振器综合利用了奥氏体形状记忆合金的大变形自复位能力和摩擦元件高耗能特点,可实现被控结构在水平面内多方向以及垂向的振动控制和自行复位的目的。

    一种含有碰撞阻尼耗能装置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吸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6381941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10984591.X

    申请日:2016-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碰撞阻尼耗能装置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吸振器,包括吸振器本体和限位装置,吸振器本体包括固定框架、第一弹簧、第二弹簧、质量块和导柱,导柱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框架的顶端和底端,第一弹簧、质量块和第二弹簧依次套设在导柱上;限位装置包括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上限位部位于固定框架的顶端和质量块之间,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弹簧和上限位阻尼器,下限位部位于固定框架的底端和质量块之间,包括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弹簧和下限位阻尼器。本发明能够满足不同主体结构的振动控制要求,并大大增强了吸振器的减振效果。

    形状记忆合金摩擦复合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3255851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45952.8

    申请日:2013-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状记忆合金摩擦复合隔振器,包括连接上法兰的内筒和连接下法兰的外筒,内筒和外筒同轴,内筒和外筒间通过多层奥氏体形状记忆合金绞线沿径向连接,内筒下方设置可滑动内筒底座,可滑动内筒底座内部设置轴向奥氏体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和若干组径向奥氏体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径向奥氏体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通过滑动摩擦副连接内筒,可滑动内筒底座下部通过自适应滑动摩擦副连接外筒;滑块前部设置上小下大的斜面,内筒下部外壁设置与斜面对应的倒角。本发明形状记忆合金摩擦复合隔振器综合利用了奥氏体形状记忆合金的大变形自复位能力和摩擦元件高耗能特点,可实现被控结构在水平面内多方向以及垂向的振动控制和自行复位的目的。

    一种双膜片空气压缩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8240409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1810132775.2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膜片空气压缩减振器,包括套筒、上膜片压缩器和下膜片压缩器,套筒内设有密封活塞,密封活塞将套筒分为互不连通的第一上油腔和第一下油腔,密封活塞上连有贯穿第一下油腔并向下延伸至套筒外的活塞杆,上膜片压缩器内设有第一弹力膜,第一弹力膜上下分别为与第一上油腔连通的第二上油腔和下空气腔,第二上油腔上部设有第一可调节流阀片,下空气腔上设有第一进气单向阀和第一排气单向阀,下膜片压缩器内设有第二弹力膜,第二弹力膜上下分别为上空气腔和与第一下油腔连通的第二下油腔,第二下油腔下部设有第二可调节流阀片,上空气腔上设有第二进气单向阀和第二排气单向阀。本发明将振动能转换为空气压缩能,节能环保。

    一种可蓄压汽车减振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278322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132773.3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蓄压汽车减振器,属于减振器的技术领域。可蓄压汽车减振器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自上而下设置有动力活塞和节流活塞,节流活塞上具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通孔,动力活塞和节流活塞通过弹簧相连,动力活塞和节流活塞将套筒自上而下依次分为空气腔、上油腔和下油腔,空气腔和上油腔互不连通,节流活塞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贯穿下油腔并向下延伸至套筒外,空气腔上分别连通有进气部和排气部,进气部上设置有进气单向阀,排气部上设置有排气单向阀。本发明在减振器中添加吸气和排气装置,将振动能转换为空气压缩能,节能环保,结构简单可靠,制造和维护成本较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