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30895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10542218.2
申请日:2019-06-21
IPC: F24T10/17
Abstract: 深埋藏地热水同井同层抽灌热源循环利用系统,包括主井、控制室、抽水系统、回灌系统和阻水系统,抽水系统用于开采某一区域的深埋藏热储含水层内的地热水,回灌系统用于将提热后的地下水回灌到抽采影响半径外的同层热储含水层内,阻水系统用于阻止抽采水与提热后的地下水汇合,控制室设置在主井外地面上。本发明能够进行同层同井深层地热水的抽水和回灌,避免同层地热水抽采和回灌时相互干扰,降低凿井费用,占地面积小,地质结构扰动少,回灌率高,实用性好,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0542166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980513.6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
Abstract: 地下热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丛式浅层抽采井、丛式深层抽采井、设备酸洗系统、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回灌储水箱、丛式浅层回灌一井、丛式浅层回灌二井、丛式深层回灌一井、丛式深层回灌二井和含水层压裂增透备用系统,丛式浅层抽采井、丛式深层抽采井、设备酸洗系统和回灌储水箱分别与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连接,回灌储水箱分别与设备酸洗系统、丛式浅层回灌一井、丛式浅层回灌二井、丛式深层回灌一井和丛式深层回灌二井连接,含水层压裂增透备用系统分别与丛式浅层回灌一井、丛式浅层回灌二井、丛式深层回灌一井和丛式深层回灌二井连接。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热短路”,可定期清洗设备污垢,能增加回灌地层的渗透率,解决回灌困难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575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26348.7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 河南省豫西煤田地质勘察有限公司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G06F1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文地质勘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井下群孔放水试验的钻孔疏水系数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本发明利用放水孔和监测孔分别开展目标承压含水层水量疏放和水压监测的群孔放水试验;根据采集的群孔放水试验数据基于非稳定流Jacob公式建立各频次对应的方程组,求解获得导水系数和弹性释水系数;应用导水系数和弹性释水系数求取钻孔疏水系数。为保证计算结果具可校正性,放水钻孔个数不少于3个、监测孔个数不少于2个,且放水孔和监测孔性质可以相互转换,钻孔稳定放水流量不少于2个频次,监测孔水压稳定后停止本频次试验。本发明考虑了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以及多孔放水时的孔间干扰,使得计算结果更为可靠且符合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023089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42218.2
申请日:2019-06-21
IPC: F24T10/17
Abstract: 深埋藏地热水同井同层抽灌热源循环利用系统,包括主井、控制室、抽水系统、回灌系统和阻水系统,抽水系统用于开采某一区域的深埋藏热储含水层内的地热水,回灌系统用于将提热后的地下水回灌到抽采影响半径外的同层热储含水层内,阻水系统用于阻止抽采水与提热后的地下水汇合,控制室设置在主井外地面上。本发明能够进行同层同井深层地热水的抽水和回灌,避免同层地热水抽采和回灌时相互干扰,降低凿井费用,占地面积小,地质结构扰动少,回灌率高,实用性好,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7726422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61279.3
申请日:2017-10-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20 , Y02B10/40 , Y02B10/70 , Y02B30/52 , F24D3/005 , F24D3/02 , F24D3/10 , F24D3/18 , F24D19/0092 , F24D19/1015 , F24D2200/11 , F24D2200/12 , F24D220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辅助水源热泵的孔隙地下水循环供暖系统,包括地下水开采、供水调节、太阳能加热、循环水回用、提热供暖及地下水回灌六种装置。地下水开采装置包括开采井、套管、潜水泵、变频电机、供水管、抽水阀、除砂过滤器、热量感应器及感应线,供水调节装置包括冷水阀、冷水管、截水阀、调节管、调节阀及供水池,太阳能加热装置包括三通管、太阳能加热器、连接管、循环热水阀、温度显示器、循环供水泵、循环供水管及循环供水阀,循环水回用装置包括连接管、储水罐、循环进水泵、循环进水管及循环进水阀,提热供暖装置包括水源热泵机组、供暖管及供暖阀,地下水回灌装置包括回灌管、回灌阀、排泄管、排泄阀、压力泵及回灌井。
-
公开(公告)号:CN1194351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25069.9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 河南省豫西煤田地质勘察有限公司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底板含水层疏水降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井下多孔放水的水压降幅和疏降时间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多手段圈定富水异常区;基于群孔放水试验数据获取目标区域的导水系数和弹性释水系数;在工作面四周,尤其是隔水层厚度较薄处布设控制点,计算其视突水系数并确定设计水位降深;结合各含水层的导水系数、弹性释水系数和控制点的设计水位降深预测疏降时间;依据富水异常区合理布置疏放孔并建立井下多孔放水系统;进一步应用控制点的设计水位降深和疏降时间动态调控放水系统运行。本发明通过提前预测疏降时间,优化施工进度安排,提升了整体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5510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70150.6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不规则河道断面流量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计算机、信号接收器、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设置在河道左右两侧,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设有一根缆绳,缆绳与河水流向垂直,缆绳上固定设有用于固定安装声波测深仪的旋转连接座或者滑动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声波测深仪及雷达测速仪的动滑轮组件,声波测深仪和雷达测速仪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与信号接收器传输信号,信号接收器与计算机通讯连接。本发明原理科学,操作方便,采用旋转连接座配合声波测深仪,可以更好的了解河道断面小规模的凹凸情况,并随着角度和距离正确模拟出河道断面,测试数据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07726422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710961279.3
申请日:2017-10-17
IPC: F24F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辅助水源热泵的孔隙地下水循环供暖系统,包括地下水开采、供水调节、太阳能加热、循环水回用、提热供暖及地下水回灌六种装置。地下水开采装置包括开采井、套管、潜水泵、变频电机、供水管、抽水阀、除砂过滤器、热量感应器及感应线,供水调节装置包括冷水阀、冷水管、截水阀、调节管、调节阀及供水池,太阳能加热装置包括三通管、太阳能加热器、连接管、循环热水阀、温度显示器、循环供水泵、循环供水管及循环供水阀,循环水回用装置包括连接管、储水罐、循环进水泵、循环进水管及循环进水阀,提热供暖装置包括水源热泵机组、供暖管及供暖阀,地下水回灌装置包括回灌管、回灌阀、排泄管、排泄阀、压力泵及回灌井。
-
公开(公告)号:CN210801483U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21728443.7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
Abstract: 地下热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丛式浅层抽采井、丛式深层抽采井、设备酸洗系统、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回灌储水箱、丛式浅层回灌一井、丛式浅层回灌二井、丛式深层回灌一井、丛式深层回灌二井和含水层压裂增透备用系统,丛式浅层抽采井、丛式深层抽采井、设备酸洗系统和回灌储水箱分别与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连接,回灌储水箱分别与设备酸洗系统、丛式浅层回灌一井、丛式浅层回灌二井、丛式深层回灌一井和丛式深层回灌二井连接,含水层压裂增透备用系统分别与丛式浅层回灌一井、丛式浅层回灌二井、丛式深层回灌一井和丛式深层回灌二井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防止“热短路”,可定期清洗设备污垢,能增加回灌地层的渗透率,解决回灌困难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5606511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0016972.9
申请日:2016-01-11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文地质、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深层地下水中溶质迁移转化的一维模拟装置,安全性高,装置简单。所述深层地下水中溶质迁移转化的一维模拟装置,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水箱、增压泵、单向阀、安全阀、具有特殊法兰结构的含水层介质柱、针形阀以及取样装置,具有特殊法兰结构的含水层介质柱至于恒温控制单元工作室内进行控温。使用本装置具有如下效果:实验装置设计简单、易操作和方便维护,温度和水压控制精确、方便调节,装置能模拟的最大水压为10MPa,适用于4~65°C、pH6.5~9的实验环境,可有效模拟深层地下水的水压和低温地热环境、长期稳定操作,并不受环境温度条件的限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