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11099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910061408.2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图像识别机器学习的BIM自动建模系统,有效解决工程项目BIM技术建模自动化与智能化的问题,现行公路工程设计规范中涉及的相应构件的几何特征和属性特征,数据采集确定信息提取范围和数据处理图像识别过程中的特征匹配;数据采集根据提取范围和组织形式,按路基、路面、桥梁、涵洞和隧道的专业进行初步归纳和整理,进行数据处理,补充数据对接;根据构件特征信息及各构件之间的关联信息,融合相应的地形、地质信息,智能生成相应工程实体的BIM模型;对BIM模型的关键部位、重要部位和复杂部位进行属性信息导出,与原始图纸提取的相应信息进行反算验证,快速定位模型构件位置。本发明易安装使用,减少人力、时间和经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10856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810000641.5
申请日:2018-01-02
Applicant: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E21D9/14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公路隧道设计方法,1:根据测绘和勘测数据建立地形、地质模型,确定隧道围岩级别;2:定义隧道材质特征库,根据计算建立隧道横断面模板库;3:根据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建立隧道三维路线和横通道及斜井空间曲线模型;4:根据隧道各横断面设计里程,建立隧道主洞分段模型;5:建立斜井、横通道、洞门结构模型;6:建立隧道其他辅助工程措施构件,钢筋、钢支撑、钢架,机电构件;7:所述隧道工程量统计,BIM模型应用。本发明将地形和地质模型同隧道主体融合,能够对三维线路进行实时修改、相关联图纸自动修改,从而达到工程设计信息在BIM模型中的完整体现目的,为后期模型信息传递和应用提供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181423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18295.4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ynamo创建涵洞精细化BIM模型的方法,1,确定涵洞设计参数和需要定位的模型构件的顶点坐标;2,以涵身一侧其中一个顶点为基点,在dynamo中用涵洞设计参数表示模型构件各个顶点坐标;3,连接基点与基点对应的涵身另一侧断面相同位置的点;4,用步骤2生成的点生成涵身基点一侧各构件的断面,以步骤3线段为扫略路径进行扫掠生成涵身模型;5,通过步骤2生成右侧八字墙模型;6,通过步骤2生成左侧八字墙模型;7,通过重复1-6完成盖板涵、拱涵dynamo编程;8,确定涵洞的设计数据;9,通过在步骤7中完成工具的参数输入界面中,10,通过重复步骤7-8完成全线涵洞BIM设计任务。本发明达到工程信息在BIM模型中的完整体现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711099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61408.2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图像识别机器学习的BIM自动建模系统,有效解决工程项目BIM技术建模自动化与智能化的问题,现行公路工程设计规范中涉及的相应构件的几何特征和属性特征,数据采集确定信息提取范围和数据处理图像识别过程中的特征匹配;数据采集根据提取范围和组织形式,按路基、路面、桥梁、涵洞和隧道的专业进行初步归纳和整理,进行数据处理,补充数据对接;根据构件特征信息及各构件之间的关联信息,融合相应的地形、地质信息,智能生成相应工程实体的BIM模型;对BIM模型的关键部位、重要部位和复杂部位进行属性信息导出,与原始图纸提取的相应信息进行反算验证,快速定位模型构件位置。本发明易安装使用,减少人力、时间和经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108566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810000641.5
申请日:2018-01-02
Applicant: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公路隧道设计方法,1:根据测绘和勘测数据建立地形、地质模型,确定隧道围岩级别;2:定义隧道材质特征库,根据计算建立隧道横断面模板库;3:根据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建立隧道三维路线和横通道及斜井空间曲线模型;4:根据隧道各横断面设计里程,建立隧道主洞分段模型;5:建立斜井、横通道、洞门结构模型;6:建立隧道其他辅助工程措施构件,钢筋、钢支撑、钢架,机电构件;7:所述隧道工程量统计,BIM模型应用。本发明将地形和地质模型同隧道主体融合,能够对三维线路进行实时修改、相关联图纸自动修改,从而达到工程设计信息在BIM模型中的完整体现目的,为后期模型信息传递和应用提供帮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