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盲道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3469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43445.4

    申请日:2019-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盲道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RGB盲道图像,将RGB盲道图像转换到HSV空间,差异显著的颜色在HSV空间中色相分量存在明显差异;使用Otsu自适应阈值分割法对得到的HSV空间的聚类效果最好的分量图图像进行分割,得到分割后的图像;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得到形态学处理后的盲道图像;对形态学处理后的盲道图像进行轮廓绘制和计算,使得分割更大面积的盲道区域,实现盲道的准确分割,本发明改进和完善后可应用于导盲杖、导盲移动机器人等其它电子导盲设备上,可以实时地对盲道图像进行检测和分割,引导盲人的行进方向,为盲人的安全出行提供极大地便利,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超声微针复合经皮给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17138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55074.7

    申请日:2014-0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37/0015 A61M37/0092 A61M2037/0023

    Abstract: 一种超声微针复合经皮给药装置,包括超声经皮给药系统和多孔微针经皮给药系统,超声经皮给药系统包括超声振荡器、控制机构以及设置在壳体端板外侧的超声波传输介质层,多孔微针经皮给药系统包括储药池、进液管、微型蠕动泵、出液管、进药池和聚对二甲苯薄膜,聚对二甲苯薄膜上设置有多个一端与进药池连通,另一端用于与皮肤接触给药的微针,本发明的超声微针复合经皮给药装置,克服了现有的经皮给药装置易引起患者过敏,给药速度慢、给药效果差,作用于人体不同部位时微针长度不可调造成适用范围有限等技术问题,其给药速度快,给药效果好,适合推广使用。

    一维光子晶体多通道滤波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7509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07277.1

    申请日:2014-05-16

    Abstract: 一维光子晶体多通道滤波器,包括光学基片和镀在光学基片一面的光子晶体膜,所述的光子晶体膜由若干交替铺设的重复单元层构成,每个重复单元层均由依次铺设的第一基础单元和第二基础单元构成,所述的第一基础单元和第二基础单元均依次由一层硫化锌层和一层氟化镁层构成,且第二基础单元中各层的厚度大于第一基础单元中各层的厚度。本发明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方便加工,更易于与光纤耦合,无机械运动,调谐范围大,成本低,能大大对通讯系统进行扩容,满足光通信系统中波分复用技术对器件的要求,这些都是二维的光子晶体多通道滤波器和传统滤波器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盲道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3469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0643445.4

    申请日:2019-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盲道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RGB盲道图像,将RGB盲道图像转换到HSV空间,差异显著的颜色在HSV空间中色相分量存在明显差异;使用Otsu自适应阈值分割法对得到的HSV空间的聚类效果最好的分量图图像进行分割,得到分割后的图像;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得到形态学处理后的盲道图像;对形态学处理后的盲道图像进行轮廓绘制和计算,使得分割更大面积的盲道区域,实现盲道的准确分割,本发明改进和完善后可应用于导盲杖、导盲移动机器人等其它电子导盲设备上,可以实时地对盲道图像进行检测和分割,引导盲人的行进方向,为盲人的安全出行提供极大地便利,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掺锌氧化镁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71321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510641182.5

    申请日:2015-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锌氧化镁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首先制备掺锌氧化镁纳米管前驱体;2)将步骤1)得到的掺锌氢氧化镁前驱体,采用分为三个阶段煅烧将掺锌氢氧化镁前驱体转化为产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掺锌氢氧化镁前驱体分为三个阶段煅烧,第一个阶段为脱吸附水与有机小分子的挥发分解阶段,保持氢氧化锌焙烧脱除结构水并生成活性氧化锌络合物。第二阶段为脱纳米管状氢氧化镁前驱体结构水阶段。第三个阶段为完全分解晶形控制剂阶段。每阶段保温时间的设置,逐步煅烧掺锌氢氧化镁前驱体得到掺锌氧化镁纳米管,确保了掺锌氢氧化镁纳米管在煅烧过程中不被损坏或团聚,保留了掺锌氢氧化镁纳米管前驱体的晶体大小和形态特征。

    一种掺锌氧化镁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71321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641182.5

    申请日:2015-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锌氧化镁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首先制备掺锌氧化镁纳米管前驱体;2)将步骤1)得到的掺锌氢氧化镁前驱体,采用分为三个阶段煅烧将掺锌氢氧化镁前驱体转化为产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掺锌氢氧化镁前驱体分为三个阶段煅烧,第一个阶段为脱吸附水与有机小分子的挥发分解阶段,保持氢氧化锌焙烧脱除结构水并生成活性氧化锌络合物。第二阶段为脱纳米管状氢氧化镁前驱体结构水阶段。第三个阶段为完全分解晶形控制剂阶段。每阶段保温时间的设置,逐步煅烧掺锌氢氧化镁前驱体得到掺锌氧化镁纳米管,确保了掺锌氢氧化镁纳米管在煅烧过程中不被损坏或团聚,保留了掺锌氢氧化镁纳米管前驱体的晶体大小和形态特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