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病害分级的路面内部裂缝病害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3549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84195.0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病害分级的路面内部裂缝病害识别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在YOLO深度学习网络对路面裂缝病害识别结果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对电磁信号时频域特征的分析将桥梁结构、内部异物等类裂缝特征进行过滤,再结合人工裂缝病害的识别经验,依据裂缝病害的明显程度对数据集中的裂缝病害进行分类,并建立裂缝病害的过滤及分级规则,从而提高裂缝病害的识别准确率,使自动识别的结果可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并在一定程度可以提高人工判别效率。本发明的方法可使路面内部裂缝的识别结果准确率达到96%。

    适用于大容量规则排布结构的离散元快速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5064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42210.0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容量规则排布结构的离散元快速建模方法,实现了将离散元技术应用于大容量的土工结构建模中,尤其是多层体系结构模型。在模型构建过程中,首先利用先分割后合并的方式,将大容量模型划分为若干区段,提高了骨架结构的构建效率;然后,通过离散元搜索区域控制算法,针对性地缩小了颗粒单元的遍历范围,在极大地提高混合料模型构建效率的同时保障了模型计算的精确度,该方法拓展了离散元的应用范围,填补了该项技术在大容量模型中的应用空白。

    一种掺黄金尾矿砂的轻骨料纤维增强预制混凝土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904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15577.9

    申请日:2024-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黄金尾矿砂的轻骨料纤维增强预制混凝土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混凝土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200‑300份、粉煤灰100‑150份、黄金尾矿砂150‑200份、废弃玻璃粉75‑100份、钢渣75‑100份、模板剂1‑4份,纤维5‑10份、外加剂10‑15份和水100‑150份;其中:模板剂放入水中配成模板剂溶液,黄金尾矿砂、废弃玻璃粉和钢渣混合加入模板剂溶液中,在造粒机中滚动制备成轻骨料小球,再将这些轻骨料小球进行碳化处理后使用。本发明采用特殊的轻骨料和配比,使得混凝土具有轻骨料的特点,便于施工和运输,同时可应用于对结构自重有严格要求的建筑项目,利用废弃物作为部分原材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混凝土的生产成本。

    适用于大容量规则排布结构的离散元快速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506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42210.0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容量规则排布结构的离散元快速建模方法,实现了将离散元技术应用于大容量的土工结构建模中,尤其是多层体系结构模型。在模型构建过程中,首先利用先分割后合并的方式,将大容量模型划分为若干区段,提高了骨架结构的构建效率;然后,通过离散元搜索区域控制算法,针对性地缩小了颗粒单元的遍历范围,在极大地提高混合料模型构建效率的同时保障了模型计算的精确度,该方法拓展了离散元的应用范围,填补了该项技术在大容量模型中的应用空白。

    一种采用热辐射加热方法的再生副楼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8355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49011.9

    申请日:2024-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热辐射加热方法的再生副楼设备,涉及沥青旧料加热再生技术领域,包括:称重进料仓,称重进料仓能够对沥青旧料进行称重;再生加热系统,称重进料仓与再生加热系统的进料口连通,再生加热系统能够带动沥青旧料旋转并能够对沥青旧料进行热辐射加热;插捣震动式成品料暂存仓,插捣震动式成品料暂存仓与再生加热系统的出料口连通。热辐射能较为均匀地穿透沥青旧料,使得材料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差异相对较小,与圆盘式旋转再生平台配合使用能够保证沥青加热的均匀性,提高沥青产品的温度均匀性。

    基于探地雷达信号特征的沥青路面裂缝注浆效果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4431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52914.X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探地雷达信号特征的沥青路面裂缝注浆效果评价方法,包括:S1、获取路面裂缝未注浆数据;S2、对路面裂缝未注浆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预处理后的路面裂缝未注浆数据;S3、定位裂缝位置,基于预处理后的路面裂缝未注浆数据提取裂缝雷达A‑scan振幅数据,通过Matlab提取裂缝时域信号特征,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裂缝频域信号特征;S4、对定位后的裂缝进行注浆,注浆完成后依次重复S1至S3,提取注浆后对应的裂缝时域信号特征和裂缝频域信号特征;S5、对比分析注浆前后裂缝切片图特征变化,对注浆效果进行定性评价;S6、基于注浆前后裂缝时域信号特征和裂缝频域信号特征变化,对注浆效果进行分级评价。

    一种基于探地雷达的可视化注浆修复效果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9232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15667.1

    申请日:2024-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探地雷达的可视化注浆修复效果评价方法,包括:设置探地雷达,对探地雷达检测出的道路内部病害进行标记,对所标记处的道路内部病害进行注浆处治,基于探地雷达在注浆处治过程中不间断检测,获取注浆处治雷达图谱;根据注浆处治雷达图谱,获取注浆处治面积,对注浆处治面积进行评价,获取注浆修复评价结果。本发明能够实现产率、质量、精度和效率的提高,能耗、原材料、工序的节省,加工、操作、控制、使用的简便,环境污染的治理或根治等。

    一种基于精细化分离技术的再生富油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843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22406.0

    申请日:2024-01-29

    Abstract: 一种基于精细化分离技术的再生富油砂浆及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RAP细料在130~140℃的烘箱中加热2~4 h,烘干水分;在160~180℃下将改性沥青加热至流动状态后混合均匀得到沥青混合液;将处理后的RAP细料添加到沥青混合液中,维持整个体系的温度在160℃~180℃,以200~800 RPM的转速搅拌15~40 min,制得再生富油砂浆。所述再生富油砂浆的原料按质量份配比如下:39.9~79.3份精细化分离的RAP细料、19.8~59.9份改性沥青、0.1~0.6份再生剂、0.1~0.3份促溶剂。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精细化分离技术的再生富油砂浆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再生富油砂浆能实现新旧沥青的充分融合,使旧沥青得到深度再生恢复。本发明对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而促进废旧资源的高质量再生利用具有显著的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