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21539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145206.7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283 , B01J20/04 , B01J20/28023 , C02F2101/20 , C02F2103/001 , E01C7/32 , E01C1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截留重金属的透水路面复合系统,包括透水路面与后处理系统。透水路面从上到下依次为透水路面层,透水性上基层,透水性下基层,垫层与路基;后处理系统包括导流管道、水平过滤柱、重金属吸附材料与管道检修井。其中重金属吸附材料为钛酸钠纳米纤维与活性炭颗粒的混合材料。下雨时,携带有重金属的雨水径流通过透水路面得到初步过滤,再通过导流管道进入后处理系统得到强效吸附截留,最后的出水可作为清洁水源注入地下以补充地下水。该透水路面复合系统针对现有透水路面不能有效截留雨水径流中重金属的问题,强化了吸附吸能,其对铅、铜、镉和锌的截留率高达99%以上,有效避免了重金属渗流至地下水产生生态毒性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6969935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099568.7
申请日:2017-02-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04 , G01N1/14 , G01N2001/1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生物膜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水下生物膜采集系统包括下潜定位装置,附着装置和采集收集装置,下潜定位装置包括悬挂钢索和配重块,附着装置纵向悬挂于悬挂钢索下端,配重块悬挂于附着装置下方,为整套装置提供固定及寻址功能;附着装置主要部分是一个具有双空腔的壳体,其中稳定空腔提供吸附于物体表面的动力支持,收集空腔为生物膜的采集场所;采集收集装置是带有刮取刷的动力装置,下部空腔与外环境通孔兼具排水和生物膜收集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用于水库、大坝,桥墩等处水下部位表面生物膜的采集工作,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拓展性强,采集效果优秀,可出色完成水下较深部位生物膜的采集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00535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10722624.3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E02B3/06 , E02B15/08 , C02F9/00 , C02F1/28 , C02F1/52 , C02F7/00 , C02F3/32 , C02F1/50 , C02F1/00 , C02F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湖库调蓄净化系统使用的抗风浪柔性围隔,包括浮筒型防波堤、一体式PVC软围隔、固定体系以及石笼;开孔浮筒式防波堤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筒状,在浮筒上开孔,并在与半透水PVC软围隔相连,围隔下端利用扣环、线绳与石笼连接,将石笼埋入底泥中,固定体系包括固定绳与固定桩,在两端使用固定绳与固定桩拉住固定,确保围隔在水体不易坍塌,并在透水围隔外围增设开口不透水围隔,提供导流作用。本发明稳定河湖水体,分隔湖库调蓄净化区域,抵御河湖风浪,防止湖库调蓄净化时受到风浪冲击以及外围水体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71276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28692.0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适用于初期雨水的多级侧向流斜板沉淀装置及其构建方法,该装置从水流的上游到下游依次包括进水稳流区、进水过渡区、沉淀区和出水稳流区,所述进水稳流区、进水过渡区、沉淀区和出水稳流区下方均设置有污泥斗;进水稳流区内设挡水墙、提笼格栅、下游设格栅配水墙,格栅配水墙下方设置过流孔。该方法为初期雨水进入进水稳流区,先经过提笼格栅进行初步过滤,再进入进水稳流区的挡水墙,再进入进水过渡区,逐步流经各级斜板沉淀组。本发明使得初期雨水中的由大到小逐步得到去除,从而实现更好的沉淀效果。同时,使得沉淀下来的污泥能够更加均匀的分布在污泥斗中,有利于沉淀区污泥的去除,保障了沉淀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673123B8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610878281.X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油污水光催化修复反应器及其运行工艺,该反应器由反应箱和加压器组成,所述反应箱侧壁顶部设有进水口,与进水口相对的侧壁上设有与加压器相连接的进气口,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反应箱内设有至少两个平行布置的反应器,所述反应器由支撑板及至少一个覆盖在支撑板两侧的空心管组成,所述空心管表面还负载有催化材料,每个反应器与出水口通过导流管相连,所述反应器之间设有电动搅拌器,所述反应箱内设有至少一个紫外灯。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化油污水光催化修复反应器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功能一体化、占地面积小;2、膜通量大、降解效率高;3、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4、绿色节能、无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6969935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10099568.7
申请日:2017-02-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生物膜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水下生物膜采集系统包括下潜定位装置,附着装置和采集收集装置,下潜定位装置包括悬挂钢索和配重块,附着装置纵向悬挂于悬挂钢索下端,配重块悬挂于附着装置下方,为整套装置提供固定及寻址功能;附着装置主要部分是一个具有双空腔的壳体,其中稳定空腔提供吸附于物体表面的动力支持,收集空腔为生物膜的采集场所;采集收集装置是带有刮取刷的动力装置,下部空腔与外环境通孔兼具排水和生物膜收集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用于水库、大坝,桥墩等处水下部位表面生物膜的采集工作,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拓展性强,采集效果优秀,可出色完成水下较深部位生物膜的采集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6242196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54860.0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C02F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1268 , C02F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射管式膜生物反应装置,原液供给槽通过管道与上流式生物流化床反应器侧壁的底部接通,废水在上流式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内自下而上流动,且经过颗粒活性炭隔层,溢出进入溢流沉淀池,所述溢流沉淀池通过管道与膜生物反应器接通,且所述溢流沉淀池与膜生物反应器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抽吸泵,所述渗透出水管道伸出膜生物反应器通过蠕动泵连接渗透储缸;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喷射器提供曝气的膜生物组件,高效利用自然空气降低运行能耗,通过提升水速降低水流附近气压,进而吸入气体形成气液混流,喷射气液混合水流产生高混合高扰动环境以减缓膜内污染,有效提高水质,增加膜组件使用寿命,同时保证低能耗运行,达到绿色环保降低成本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242196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610854860.0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射管式膜生物反应装置,原液供给槽通过管道与上流式生物流化床反应器侧壁的底部接通,废水在上流式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内自下而上流动,且经过颗粒活性炭隔层,溢出进入溢流沉淀池,所述溢流沉淀池通过管道与膜生物反应器接通,且所述溢流沉淀池与膜生物反应器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抽吸泵,所述渗透出水管道伸出膜生物反应器通过蠕动泵连接渗透储缸;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喷射器提供曝气的膜生物组件,高效利用自然空气降低运行能耗,通过提升水速降低水流附近气压,进而吸入气体形成气液混流,喷射气液混合水流产生高混合高扰动环境以减缓膜内污染,有效提高水质,增加膜组件使用寿命,同时保证低能耗运行,达到绿色环保降低成本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0535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722624.3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E02B3/06 , E02B15/08 , C02F9/00 , C02F1/28 , C02F1/52 , C02F7/00 , C02F3/32 , C02F1/50 , C02F1/00 , C02F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湖库调蓄净化系统使用的抗风浪柔性围隔,包括浮筒型防波堤、一体式PVC软围隔、固定体系以及石笼;开孔浮筒式防波堤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筒状,在浮筒上开孔,并在与半透水PVC软围隔相连,围隔下端利用扣环、线绳与石笼连接,将石笼埋入底泥中,固定体系包括固定绳与固定桩,在两端使用固定绳与固定桩拉住固定,确保围隔在水体不易坍塌,并在透水围隔外围增设开口不透水围隔,提供导流作用。本发明稳定河湖水体,分隔湖库调蓄净化区域,抵御河湖风浪,防止湖库调蓄净化时受到风浪冲击以及外围水体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95020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22613.5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隔入河湖雨水排口的单向过水装置及模拟方法和应用,属于资源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该单项过水装置包括圆弧形盲沟顶,圆弧形盲沟顶中开设有固定间隔的一排或者几排过水孔,用于排水;盲沟顶下接长方体浮筒,使装置悬浮。装置底部固定在池底。该模拟方法为人工构建模拟河湖雨水排口,在排口设置多排单向过水装置。该应用为将本单向过水装置应用于运用河湖雨水排口。本发明消浪效果较好,同时底部固定和柔性防水围隔抵御风浪能力较强,密封性强,防止渗漏,耐久度高。按照设计流程实现单向过水,根据液面高度变化灵活调节水力停留时间。浮筒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消浪性能。过水孔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流速流量从而调节水力停留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