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滨带和湖滨带生态修复用生态袋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064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62683.3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河滨带和湖滨带生态修复用生态袋,包括编织而成的袋体,袋体内填充有淤泥和纤维秆;淤泥填充前的含水率为40%‑55%,袋体填充完成后,袋体内的含水率为30%‑45%,淤泥填充前的有机质含量为3%‑5%,袋体填充前的淤泥为塑态的疏浚淤泥。用于河滨带和湖滨带生态修复用生态袋的使用方法,包括将所述生态袋按照层叠放置、错位布局的原则在河滨带和湖滨带的水流冲击面上进行堆叠,其中堆叠后位于表层的生态袋植入有种子、根茎、芽苗或直接在生态袋的表层扦插植物幼苗。本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态袋堆叠形成护坡的强度不足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一种大型海藻的资源化利用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5390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541823.X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海藻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DME技术对海藻进行深度脱水,得到固态深度脱水后的海藻;将固态深度脱水后的海藻与脱氯剂混合后送入无氧或者低氧的回转窑中连续热解炭化;将热解炭化获得的气体进行冷凝分离净化干燥分别获得生物油和合成气,将获得的固体收集获得生物炭;将生物油、合成气和生物炭进行提质处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型海藻的资源化利用方法,能够克服海藻含水率高且含盐率高的缺点,实现对海藻的高资源化利用。

    一种阵图式分选淤泥中粘土颗粒并通过海藻酸钠固化制备吸附球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7646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41131.4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环境工程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阵图式分选淤泥中粘土颗粒并通过海藻酸钠固化制备吸附球粒的方法,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淤泥隔堰堆场阵图式分选出淤泥中细粘土颗粒,采用海藻酸钠交联固化的制备方法使得底泥中细粘土颗粒交联成吸附球粒,解决了底泥粉末在应用于原位覆盖时易被水流冲散、流失等问题,也使得其易被回收以后续利用。本方案可以解决清淤底泥未得到充分的再利用的技术问题,并提供了一种阵图式分选淤泥中粘土颗粒的方法以及新型的低成本交联固化清淤底泥中细粘土颗粒的造粒技术,对于清淤底泥的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环保清淤工程的良性循环及水环境治理领域技术的发展。

    一种餐厨垃圾低碳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8945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79958.4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餐厨垃圾低碳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待处理的餐厨垃圾先后进行粗大杂物的筛除和破碎混匀,然后置于反应釜中;S2:通过加压使气态二甲醚液化并通入反应釜与餐厨垃圾进行混合反应,反应充分后,对溶脱后反应釜中得到的液相产物与固相产物进行过滤分离;S3:通过减压使液态二甲醚气化,并对其进行干燥回收处理;S4:对分离后的液相产物进行分液,并得到油脂,然后将油脂提纯为生物柴油原料;S5:将分离后的固相产物置入热解炉中,并进行炭化处理,得到生物气、生物油、生物炭,然后对其进行提纯处理。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能耗的问题,同时实现产物的高效资源化利用。

    一种水草高值资源化回收利用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35038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074942.0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草高值资源化回收利用的工艺,其工艺包括水草深度脱水、热解气化、产物净化收集、产物提质四个流程。详细工艺流程如下:将打捞的水草放置24~48小时,然后切碎,利用脱水剂进行深度脱水,脱水剂分离回收;将获得的固态产物送入无氧或者低氧的回转窑中连续的热解气化;将获得的气体进行冷凝分离净化干燥分别获得合成气和生物油,将获得的固体收集获得生物炭;根据实际需求,对所获得产物进行提质处理,实现了水草的高值资源化利用,并避免了二次污染。

    一种藻浆二次深度脱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3180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23270.X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藻浆二次深度脱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藻浆进行破壁处理;向破壁处理后的藻浆中添加絮凝剂,使藻浆进行絮凝沉淀;对絮凝沉淀后的藻浆进行离心脱水,形成藻泥;向藻泥中添加氧化物,使藻泥进行氧化反应;对反应后的藻泥进行二次脱水处理。本发明无需再加水便进行调理,直接向藻泥中添加氧化物,分解污泥中阻碍水分排出的多糖类等物质,将结合水转化为自由水,提高藻泥的流动性,便于藻水分离,有效降低蓝藻的含水率。

    一种飞碟型水草生态载体及覆盖底泥表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8435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1032717.4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体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飞碟型水草生态载体,包括容纳壳,容纳壳内用于存放土壤基质,容纳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碟壳和下碟壳,上碟壳和下碟壳均带有向外凸起的流线型曲面构造,上碟壳上设有多个用于插入植物的孔洞。一种飞碟型水草生态载体覆盖底泥表面的方法,用于投放入所述飞碟型水草生态载体,在需要覆盖的污染底泥表面或沉水植物修复区的表面,每平方米均匀投放多个已经插植有沉水植物的飞碟型水草生态载体。本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对底泥扰动小的装置存在需要人工夹持下放插入底泥带来的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针对市政污泥进行二段一体化深度脱水的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00391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120523.X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市政污泥进行二段一体化深度脱水的方法及设备,向待脱水的浓缩市政污泥中掺入絮凝剂,混匀后泵入压滤机进行初步脱水,得到脱水污泥和污泥水一;将脱水污泥进行选择性氧化处理,使得氧化处理后的污泥的流动值满足泵送要求后进行压榨过滤,得到干泥饼和污泥水二。优点:无需对污水厂进行较大的改动,将带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组合在一个工艺中,两者的优点均可发挥,功效匹配;浓缩污泥经带式压滤脱水属于连续性运行,体量大幅减少,减量化效率极高,可为后续板框压滤脱水减轻负荷;选择性氧化降解可以促进结合水转化为自由水,流动性增加,无需加水即可满足泵送进入板框机滤室的要求,进样的时间短,布泥均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