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23389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10047376.4
申请日:2011-02-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定位方法,包括三个阶段,可疑节点识别阶段:锚节点相互协作,在一跳通信范围内广播信息包,并根据信息包是否异常检测出可疑节点,记录相应可疑节点的ID信息;恶意节点隔离阶段:锚节点向基站报告可疑节点的ID信息,由基站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安全等级区域划分,并隔离恶意节点;节点位置安全计算阶段:优先在具有更高安全等级的区域中选择主锚节点和副锚节点,通过被动式的基于时间差的定位算法完成传感器节点的计算。本发明有效的检测并隔离恶意节点,减小定位过程被恶意攻击的影响,提高定位的精度,节省定位的能量消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259555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34979.5
申请日:2012-02-16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跨层优化的自适应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方法,物理层采用能量补充与功率控制机制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能量信息与发射功率参数传递给MAC层;MAC层利用物理层传递的信息进行睡眠调度,调控网络连通性与睡眠率;网络层适应以上各层的参数变化采用两跳贪婪路进行路由选择。该方法利用网络各个层次参数信息的交互达到延长网络寿命、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与实时性的整体优化目标;在综合考虑网络体系结构中物理层能量补充与功率控制技术、MAC层睡眠调度与网络层路由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跨层设计架构,以便于更好地描述各层之间的交互作用。最终有效地提高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123488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110050986.X
申请日:2011-03-03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复杂任务协作处理的控制节点选取方法,其主要步骤为:在感知节点工作区域内,各个节点的位置信息都是已知的,感知节点感知到复杂任务后对任务进行描述并分解为若干子任务,感知节点广播消息要求工作区域内的所有节点返回各自的ID号、位置信息和能量信息,感知节点根据能量由大到小顺序对节点进行排序,分析两节点与感知节点间夹角,选定符合条件的节点做为控制节点,根据控制节点的位置将工作区域划分为若干子工作区域,且子工作区域的个数与子任务的个数相等。本发明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讯,可以提高复杂任务协作处理的效率,节约网络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123389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110047376.4
申请日:2011-02-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定位方法,包括三个阶段,可疑节点识别阶段:锚节点相互协作,在一跳通信范围内广播信息包,并根据信息包是否异常检测出可疑节点,记录相应可疑节点的ID信息;恶意节点隔离阶段:锚节点向基站报告可疑节点的ID信息,由基站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安全等级区域划分,并隔离恶意节点;节点位置安全计算阶段:优先在具有更高安全等级的区域中选择主锚节点和副锚节点,通过被动式的基于时间差的定位算法完成传感器节点的计算。本发明有效的检测并隔离恶意节点,减小定位过程被恶意攻击的影响,提高定位的精度,节省定位的能量消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3327607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70205.7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多锚节点组移动路径规划方法,所述网络中包括多个静止未知节点和三个移动锚节点,其步骤包括:三个移动锚节点之间有动态绑定和静态绑定两种关系,首先确定三个移动锚节点之间的关系形式;根据环境应用需求、三个移动锚节点之间的关系形式及三个移动锚节点处于区域中的位置和能量剩余这三个标准来确定组的移动模型;三个移动锚节点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顶点处,根据已确定的移动模型,每隔周期T移动并发送信标信号,在移动至传感区域边界处采用两种边缘漏洞解决方法保证整个区域的覆盖,而未知节点不断监听接收信标信息,通过三边测量法,获得位置信息。本发明有效辅助定位,提高定位精度及定位覆盖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97339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73286.6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H04L12/721 , H04W84/18 , H04W4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空间区域划分的路由方法,包括三个阶段:(1)选择下一跳区域阶段:将水下三维网络监测区域视为一个立方体,等量划分为若干个小正方体区域,源节点根据自身位置和信息最终所要被传输到达的目的节点的位置信息,选择一个最优转发区域;(2)目标区域内选择节点阶段:考虑节点剩余能量、占空比睡眠机制以及可信度等衡量标准选择下一跳醒着的节点,保证整个网络连通;(3)优化路径阶段:存在路径环时,通过引入基于标签的优化策略来消除路径环,达到选择最优路径的目的。本发明考虑了在水下传感器网络中路由区域的划分和节点的可信度,增加了路由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提高了网络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695126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92576.3
申请日:2012-06-12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传感器网络定位方法,融合了三维欧氏距离估计方法、迭代位置估计方法和DV-Hop算法,为了完成普通节点的定位,给出了一跳升级参考节点、两跳参考节点和转发定位请求信息包的下一跳参考节点的选择标准。用三维欧氏距离估计方法和DV-Hop算法计算出普通节点到两跳参考节点的距离,用四边测量法计算出节点的坐标后,根据坐标与到参考节点的距离计算节点的定位误差与信任值,比较信任值与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此节点是否定位成功、成为升级参考节点;迭代位置估计方法是在普通节点成功定位后,广播包含自身位置的信标信息包,协助其他普通节点的定位。本方法适用于静态或动态的大规模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2045708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110026586.5
申请日:2011-01-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安全领域,提供一种基于能量预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节点的能量检测因子;步骤2,针对能量敏感类型的恶意攻击,进行网络内所有节点的入侵检测,形成一套评估机制。在周期结束时,检查当前所有节点的入侵因子是否超过危险阈值,如果是,则认为该节点在本周期受到了外部入侵,从而导致该节点的行为异常,能量消耗异于预测结果对于被汇聚节点评估为受到外部入侵的节点,其ID号将被记录并且排除出网络。汇聚节点发送下一周期开始的广播,并且附带当前判定出来的被入侵节点名单,该名单全部由入侵因子高于阈值的节点组成。本发明通过预测节点能量消耗状态检测入侵事件,具有能够识别多种恶意攻击类型的能力,可帮助网络发现被入侵节点,避免网络受到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2695126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210192576.3
申请日:2012-06-12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传感器网络定位方法,融合了三维欧氏距离估计方法、迭代位置估计方法和DV-Hop算法,为了完成普通节点的定位,给出了一跳升级参考节点、两跳参考节点和转发定位请求信息包的下一跳参考节点的选择标准。用三维欧氏距离估计方法和DV-Hop算法计算出普通节点到两跳参考节点的距离,用四边测量法计算出节点的坐标后,根据坐标与到参考节点的距离计算节点的定位误差与信任值,比较信任值与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此节点是否定位成功、成为升级参考节点;迭代位置估计方法是在普通节点成功定位后,广播包含自身位置的信标信息包,协助其他普通节点的定位。本方法适用于静态或动态的大规模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2123488B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110050986.X
申请日:2011-03-03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复杂任务协作处理的控制节点选取方法,其主要步骤为:在感知节点工作区域内,各个节点的位置信息都是已知的,感知节点感知到复杂任务后对任务进行描述并分解为若干子任务,感知节点广播消息要求工作区域内的所有节点返回各自的ID号、位置信息和能量信息,感知节点根据能量由大到小顺序对节点进行排序,分析两节点与感知节点间夹角,选定符合条件的节点做为控制节点,根据控制节点的位置将工作区域划分为若干子工作区域,且子工作区域的个数与子任务的个数相等。本发明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讯,可以提高复杂任务协作处理的效率,节约网络能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