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自动温控取暖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4040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82348.X

    申请日:2014-03-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朱旻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自动温控取暖装置及其方法,它包括壳体、及充电电池和加热单元,壳体为圆盘状,该壳体由经壳体轴线的平面等分分割为四块扇形的单元壳;单元壳上与相邻单元壳相拼接的表面为拼接侧壁,同一单元壳的两拼接侧壁处分别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任意一单元壳的输入端与相邻单元壳的输出端相对应;任意两相邻单元壳的拼接处还设有锁合件;充电电池安装于其中一单元壳内,加热单元安装于剩余单元壳内。当松开锁合件,各相邻单元壳就可以拆卸下来,拆分后的单元壳只有整体的四分之一大小,因此各单元壳可以一起叠加后塞入书包或手提袋,或分别装在小袋子内进行携带,无需担心宽度或长度不够的情况,从而具有携带方便的优点。

    便携式自动温控取暖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404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082348.X

    申请日:2014-03-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朱旻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自动温控取暖装置及其方法,它包括壳体、及充电电池和加热单元,壳体为圆盘状,该壳体由经壳体轴线的平面等分分割为四块扇形的单元壳;单元壳上与相邻单元壳相拼接的表面为拼接侧壁,同一单元壳的两拼接侧壁处分别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任意一单元壳的输入端与相邻单元壳的输出端相对应;任意两相邻单元壳的拼接处还设有锁合件;充电电池安装于其中一单元壳内,加热单元安装于剩余单元壳内。当松开锁合件,各相邻单元壳就可以拆卸下来,拆分后的单元壳只有整体的四分之一大小,因此各单元壳可以一起叠加后塞入书包或手提袋,或分别装在小袋子内进行携带,无需担心宽度或长度不够的情况,从而具有携带方便的优点。

    定子以及包括其的电机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50688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10649487.9

    申请日:2019-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子以及包括其的电机,定子包括定子绕组以及定子铁芯,定子铁芯的内部设有折流通风道,折流通风道一端通向形成于相邻的定子绕组之间的绕组间隙,另一端通向定子内部空腔,定子还包括若干径向通风槽,径向通风槽的一端与气隙和绕组间隙连通,另一端与定子内部空腔连通。本发明结合径向通风槽和折流通风道,实现一部分冷却流体流过气隙、径向通风槽,冷却转子和定子,另一部分流过绕组间隙、径向通风槽、折流通风道,冷却定子,降低电机内部流动阻力、保证电机转子被冷却。通过合理的设计径向通风槽、折流通风道的尺寸、数量和排布,就能调整流经气隙和流经绕组间隙的冷却空气流量比例关系,从而得到最优冷却效果。

    一种永磁电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52690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353191.9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一种永磁电机,包括定子结构和转子结构,转子结构包括永磁体和转子轭,永磁体与转子轭通过榫卯结构定位,永磁体和转子轭固定。榫卯是指在永磁体和转子轭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连接方式。榫卯结构的存在,实现转子轭和永磁体绕轴转动自由度的统一,增强扭矩的传递,防止永磁体脱离转子轭,提高永磁体与转子轭的连接可靠性;并且增大了转子轭和永磁体之间的粘接面积。本发明优点在于以榫卯结构加固转子轭与永磁体之间的连接关系,提高转子的牢固性和可靠性、利于扭矩传递。

    定子以及包括其的电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5068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49487.9

    申请日:2019-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子以及包括其的电机,定子包括定子绕组以及定子铁芯,定子铁芯的内部设有折流通风道,折流通风道一端通向形成于相邻的定子绕组之间的绕组间隙,另一端通向定子内部空腔,定子还包括若干径向通风槽,径向通风槽的一端与气隙和绕组间隙连通,另一端与定子内部空腔连通。本发明结合径向通风槽和折流通风道,实现一部分冷却流体流过气隙、径向通风槽,冷却转子和定子,另一部分流过绕组间隙、径向通风槽、折流通风道,冷却定子,降低电机内部流动阻力、保证电机转子被冷却。通过合理的设计径向通风槽、折流通风道的尺寸、数量和排布,就能调整流经气隙和流经绕组间隙的冷却空气流量比例关系,从而得到最优冷却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