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25385B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0710164813.4
申请日:2007-12-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N15/12 , C07K14/435 ,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尺蠖卵黄蛋白原基因vtg,其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基因vtg编码的蛋白质,其具有SEQ ID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基因vtg的用途:用于控制雌性鳞翅目害虫的生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215570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059157.6
申请日:2008-01-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N15/52 , C12N9/00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尺蠖几丁质合成酶基因chsA,其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基因chsA编码的蛋白质,其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基因chsA的用途:利用该基因物调节鳞翅目害虫内源chsA活性,增加鳞翅目害虫对农药的敏感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571528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610053186.2
申请日:2006-08-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23F3/38
Abstract: 用茶树生叶制取低咖啡因速溶茶粉和天然咖啡因粗品的方法,直接利用茶树生叶为原料,经过>125℃蒸汽杀青、趁热置于100℃热水中处理脱去咖啡因,切碎、提取、浓缩、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制取低咖啡因速溶茶粉,同时利用处理茶叶后含有较高咖啡因浓度的废水经过过滤、浓缩和喷雾干燥,获得天然咖啡因粗品。脱咖啡因过程不使用有机溶剂和其它化学物质,充分利用了茶叶资源,解决了热水脱除咖啡因工艺产生的废水排放问题,减少环境污染,适应大规模使用。利用本发明技术制取的低咖啡因速溶茶粉,其儿茶素类总含量达到259g/kg以上,咖啡因含量14.2g/kg以下。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副产物——咖啡因粗品,咖啡因含量350g/kg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225385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710164813.4
申请日:2007-12-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N15/12 , C07K14/435 ,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尺蠖卵黄蛋白原基因vtg,其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基因vtg编码的蛋白质,其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基因vtg的用途:用于控制雌性鳞翅目害虫的生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955312A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610053346.3
申请日:2006-09-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茶树品种的生物技术鉴定。公开了一种光照诱导型白化茶树品种“洒金”的特异DNA分子标记及其鉴定方法,该特异DNA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其分子量为285bp。它的鉴定方法为:从茶树鲜叶中提取DNA;将提取的DNA通过PCR扩增;将PCR扩增产物电泳鉴定、带型分析,出现分子量为450-500bp条带的被测茶树判定为“洒金”品种。将此分子量为450-500bp电泳条带胶回收,并对胶回收产物扩增和测序;用本发明公开的大小为285bp的核苷酸序列对照测序结果判定“洒金”品种。本发明提供的光照诱导型茶树品种“洒金”的特异DNA分子标记及鉴定方法稳定可靠,不受生长季节和环境条件差异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817874A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610049639.4
申请日:2006-02-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D311/04 , C07D31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茶多酚粗提物中脱去咖啡因的方法,包括制备茶多酚粗提物的水溶液和制备木素纤维素,还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木素纤维素色谱柱:将木素纤维素与水按1∶9~9∶1千克/升的重量体积比混合均匀,然后灌入色谱柱;2).使水溶液流经上述木素纤维素色谱柱;用水洗脱后,获得含咖啡因的洗脱液;3).再次用浓度为10%~95%的酒精洗脱后,获得含儿茶素类化合物的洗脱液;再对此洗脱液依次进行浓缩、干燥步骤,获得脱去咖啡因的茶多酚。本发明的方法,使用方便,能有效除去咖啡因,从而获得纯度高的茶多酚。
-
公开(公告)号:CN113959431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1231770.3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星间距离和时差联合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基于时分体制和ADS‑TWR方法的多星测量方案,通过获取两个卫星间三次测量的信号发射或接收时刻,计算出信号收发时间间隔与三次测量的信号传输时间;(2)基于三次测量的信号传输时间,计算两个卫星之间的距离;(3)基于距离测量值和卫星时间信息,计算出两卫星间的时差;(4)在构建了上述联合测量的基本模型后,对联合测量的各个误差源进行深入分析和建模;(5)基于高精度联合测量的建模结果,最终实现并验证高精度星间联合测量。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已有研究中高精度的星间测距和时差测量不能同时获得的问题,为实现多星编队的微小型化、高精度RF导航建立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1215566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810059158.0
申请日:2008-01-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N15/12 , C07K14/435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尺蠖反转录转座子基因rtp,其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基因rtp编码的蛋白质,其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基因rtp的用途:利用该基因物调节鳞翅目害虫的抗病毒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210252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710164810.0
申请日:2007-12-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鳞翅目害虫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mmp,其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基因mmp编码的蛋白质,其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基因mmp的用途:利用该基因物调节鳞翅目害虫的变态反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