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58116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510669562.X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研究液体燃料燃烧特性的锥形火焰燃烧器及其方法。它包括燃烧器、温度显示器、加热器控制器、第一流量控制器及显示仪表、第一减压阀、压缩空气储气罐、精密油量泵、油箱、保护气体储气罐、第二减压阀、第二流量控制器及显示仪表,燃烧器包括锥形火焰形成段、稳流段、液体燃料雾化段、空气加热段、燃烧器出口、保护气体导流罩、多孔陶瓷稳流器、保温材料、温度传感器、空气接触式电加热器、液体燃料雾化室。本发明的液体燃料锥形火焰燃烧器,能隔绝锥形火焰外围的自然空气,形成一个不受外界空气影响的稳定火焰,通过对空气量和燃料量以及空气加热温度的调节,对液体燃料燃烧特性进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525811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69562.X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研究液体燃料燃烧特性的锥形火焰燃烧器及其方法。它包括燃烧器、温度显示器、加热器控制器、第一流量控制器及显示仪表、第一减压阀、压缩空气储气罐、精密油量泵、油箱、保护气体储气罐、第二减压阀、第二流量控制器及显示仪表,燃烧器包括锥形火焰形成段、稳流段、液体燃料雾化段、空气加热段、燃烧器出口、保护气体导流罩、多孔陶瓷稳流器、保温材料、温度传感器、空气接触式电加热器、液体燃料雾化室。本发明的液体燃料锥形火焰燃烧器,能隔绝锥形火焰外围的自然空气,形成一个不受外界空气影响的稳定火焰,通过对空气量和燃料量以及空气加热温度的调节,对液体燃料燃烧特性进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6290361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615195.X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失重环境下层流火焰燃烧特性研究装置及方法。它包括定容弹、点火电极、支撑杆组、上支撑板、下支撑板、顶板、底板、电磁铁、弹簧组、直线轴承、位置传感器、滑轮组、负载箱、钢丝绳、纹影成像系统和外部控制系统。本发明的一种超、失重环境下层流火焰燃烧特性研究装置,通过调节负载箱内负载重量,利用位置传感器实现加速度标定,能够精确实现不同程度的超重或失重条件。试验中通过外部控制系统作用,通过位置传感器信号命令点火并结合纹影法成像技术和高速摄影机同步记录火焰传播过程,进而研究不同燃料层流火焰在超、失重环境下的层流燃烧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32527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216026.3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12 , G01N21/6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燃料喷雾扩散燃烧特性研究系统。包括定容燃烧弹弹体、进气系统、排气系统、点火模块、加热模块、高压共轨系统、数据采集模块、纹影成像系统、激光诊断系统、电控单元。本发明可以研究不同初始压力和温度下,不同液体燃料的喷雾扩散燃烧特性。实验时,利用点火模块将预先充入在定容燃烧弹内的预混可燃气体点燃,在定容弹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环境以模拟柴油机压缩上止点附近缸内高温、高压的环境,在定容弹压力下降到设定值时,控制单元控制喷油器将高压燃油喷入定容弹内,燃油在定容燃烧弹内迅速雾化并被压燃,利用纹影成像系统同步记录燃油压燃燃烧火焰传播过程,结合激光诊断技术研究不同液体燃料的喷雾扩散燃烧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9036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15195.X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N21/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失重环境下层流火焰燃烧特性研究装置及方法。它包括定容弹、点火电极、支撑杆组、上支撑板、下支撑板、顶板、底板、电磁铁、弹簧组、直线轴承、位置传感器、滑轮组、负载箱、钢丝绳、纹影成像系统和外部控制系统。本发明的一种超、失重环境下层流火焰燃烧特性研究装置,通过调节负载箱内负载重量,利用位置传感器实现加速度标定,能够精确实现不同程度的超重或失重条件。试验中通过外部控制系统作用,通过位置传感器信号命令点火并结合纹影法成像技术和高速摄影机同步记录火焰传播过程,进而研究不同燃料层流火焰在超、失重环境下的层流燃烧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0811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49068.0
申请日:2015-04-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缸快速压缩膨胀燃烧机及其方法。包括气缸盖、缸体、曲轴、飞轮、电控单元及显示仪表。缸体上布置有柴油缸和测试燃料缸,气缸内均包含活塞、活塞销、连杆,通过各自连杆共同连接到曲轴上。气缸盖上布置有对应于两个气缸的进、排气道,进、排气门和喷油器,在测试燃料侧气缸盖上还布置有缸压传感器和石英视窗,石英视窗处安装有内窥镜。此快速压缩膨胀燃烧机的电控单元可根据曲轴转角信号分别控制柴油缸和测试燃料缸喷油时刻。本发明的双缸快速压缩膨胀燃烧机利用柴油缸驱动测试燃料的压缩燃烧,可重复实验,通过更换测试燃料活塞头部及变更其火力岸高度实现压缩比可调,根据缸压传感器和内窥镜监测燃烧过程状态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4456553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80771.X
申请日:2014-11-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1/00 , F23D11/36 , F23D11/4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研究液体燃料燃烧特性的锥形火焰燃烧器及其方法。它包括燃烧器、温度显示器、加热器控制器、第一流量控制器及显示仪表、第一减压阀、压缩空气储气罐、精密油量泵、油箱、保护气体储气罐、第二减压阀、第二流量控制器及显示仪表,燃烧器包括锥形火焰形成段、稳流段、液体燃料雾化段、空气加热段、燃烧器出口、保护气体导流罩、多孔陶瓷稳流器、保温材料、温度传感器、空气接触式电加热器、液体燃料雾化室。本发明的液体燃料锥形火焰燃烧器,能隔绝锥形火焰外围的自然空气,形成一个不受外界空气影响的稳定火焰,通过对空气量和燃料量以及空气加热温度的调节,对液体燃料燃烧特性进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4390215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52024.5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1/00 , F23D11/36 , F23D220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研究液体燃料燃烧特性的锥形火焰燃烧器及其方法。它包括燃烧器、温度显示器、加热器控制器、流量控制器及显示仪表、减压阀、压缩空气储气罐、精密油量泵、燃料箱、保护气体储气罐、减压阀、流量控制器及显示仪表,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出口、保护气体导流罩、多孔陶瓷稳流器、保温材料、温度传感器、空气接触式电加热器、液体燃料雾化室。本发明的液体燃料锥形火焰燃烧器,能隔绝锥形火焰外围的自然空气,形成一个不受外界空气影响的稳定火焰,通过对空气量和燃料量以及空气加热温度的调节,对液体燃料燃烧特性即层流火焰速度、中间产物、碳烟生成机理及活性自由基相关实验进行变量控制(当量比、初始温度)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4456553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410680771.X
申请日:2014-11-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研究液体燃料燃烧特性的锥形火焰燃烧器及其方法。它包括燃烧器、温度显示器、加热器控制器、第一流量控制器及显示仪表、第一减压阀、压缩空气储气罐、精密油量泵、油箱、保护气体储气罐、第二减压阀、第二流量控制器及显示仪表,燃烧器包括锥形火焰形成段、稳流段、液体燃料雾化段、空气加热段、燃烧器出口、保护气体导流罩、多孔陶瓷稳流器、保温材料、温度传感器、空气接触式电加热器、液体燃料雾化室。本发明的液体燃料锥形火焰燃烧器,能隔绝锥形火焰外围的自然空气,形成一个不受外界空气影响的稳定火焰,通过对空气量和燃料量以及空气加热温度的调节,对液体燃料燃烧特性进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4264568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30158.X
申请日:2014-10-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沥青加热搅拌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对沥青进行加热与搅拌的燃烧机。本发明的沥青加热燃烧机,其排气通道由加热室中穿过,废气在经过加热室的过程中,其热量继续传递至加热室,对加热室中的沥青进行加热,有效利用了废气的热量,提高了沥青的加热效率,节约燃料,降低了能耗;由于排气通道的为渐缩式通道,其孔径逐渐缩小,废气在其排气通道中的流速及压力逐渐增大,并用于驱动涡轮室中的涡轮旋转,进而由涡轮驱动搅拌轮旋转,使得加热室中的沥青加热更为均匀,加热效率更高;其渐缩式排气通道对废气进行了再次利用,不需要其他驱动装置即可实现沥青的搅拌,提高废气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加热搅拌沥青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