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2872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30127.6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36 , H02M7/06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距离风电汇集送出系统。本发明包括风电变频汇集交流系统和直流送出系统;所述的风电变频汇集交流系统包括风机簇、交流母线和升压站;所述的直流送出系统包括送端换流站、受端换流站和直流线路;所述的风机簇通过交流母线与升压站的低压侧连接,升压站的高压侧通过交流母线与送端换流站的交流侧连接,送端换流站和受端换流站的直流侧通过直流线路相连。本发明将原先多个构网型风机整合成一个构网型风机簇,从而大幅降低构网型电力电子设备数量,解决因构网型风机过多可能带来的系统平稳定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80574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810576471.5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的灵活性评估方法。该方法提出了包括分布式电源和负荷非同步波动、馈线间非同步波动、单相供用电、定制电力需求等在内的多个典型场景下,考核包括分布式电源消纳率、负荷消纳率、电压偏差、谐波畸变、馈线均衡度、三相均衡度、节点电压波动率、支路潮流波动率等在内的多个指标,形成典型场景‑指标体系评估矩阵,并利用熵权法和证据理论对评估矩阵进行计算,最终得到待评估配电网的综合指标,从而评估配电网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47416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0542898.8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叉桥臂结构的多端口直流柔性多状态开关装置,其由分叉桥臂结构的多端口MMC和传统全桥变换器两部分构成,二者交流端通过变压器相连接,原边分叉桥臂结构的多端口MMC由两相十二桥臂构成,中间桥臂分叉形成多端口。本发明在传统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拓扑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整合,通过原边分叉桥臂结构使用较少数量的开关器件和电容器实现高压直流网络同时向多个低压直流网络输电,从而满足直流电网对柔性多状态开关装置的各自功能需求,可连接多个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电网,实现多个直流电网之间的电能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7681679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710861422.1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配电网断路器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目前直流断路器仅用当前价格进行优化计算缺乏一定前瞻性。本发明方法的技术方案包括:建立以直流配电系统年停电损失费用与开关投资运行费用之和最低的优化模型目标函数;以断路器配置数目为阶段,断路器配置位置组合为状态,直流配电系统年停电损失费用为指标函数,各阶段所有状态指标函数最小值为该阶段的最优值函数,建立直流断路器优化配置动态规划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直流断路器价格进行区间划分;根据动态规划结果得到不同直流断路器价格区间内的最优配置方案。本发明能够为直流断路器价格变化时断路器的优化配置提供一个有效的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494721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1384237.9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含柔性多状态开关的配电网分布式自适应控制方法。柔性多状态开关同时具有有功/无功受控、不平衡功率调节、谐波阻断等功能,并可实现多状态负荷运行和状态之间的过渡。本发明引入多智能体系统(Multi Agent System,MAS)的概念,将含柔性多状态开关的配电网分成若干智能体,并在每一个智能体内选择电压控制关键节点。一旦检测到波动,首先基于一致性理论,通过分布式控制计算智能体的协调控制指令。然后,基于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Model Free Adaptive Control‑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MFAC‑ILC)实现协调控制指令,对柔性多状态开关进行自适应控制。本方法可以改善配电网的电压质量,并且提高配电网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97320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275827.6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多端柔性多状态开关的配电网过载风险评估方法。本发明对多条馈线末端连结柔性多状态开关的配电网,在已知其各条馈线时序负荷概率模型和柔性多状态开关各端容量配置的条件下,通过数学解析的方法计算配电网的过载风险指标。本发明可在明确各条馈线时序负荷概率模型的条件下,比较柔性多状态开关的不同容量配置方案对配网过载风险的影响,可在无需额外已知条件的情况下,判断配网是否需要装备柔性多状态开关和确定柔性多状态开关的容量配置,对柔性多状态开关规划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51049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435323.8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桥臂分叉结构的双输出MMC拓扑,包括三相桥臂,每个桥臂均由上桥臂和下桥臂构成,上桥臂和下桥臂均由共用桥臂组和独立桥臂组构成,共用桥臂组内包含一个子桥臂,独立桥臂组内包含两个子桥臂。本发明提出的MMC拓扑具备模块化、多端口的特点,可用于连接多个电压等级相同的配电网,能够实现配电网重构,控制配电网中的有功、无功功率流动,优化潮流分布,以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与基于背靠背结构的双输出MMC拓扑相比,本发明由于共用桥臂组的存在,其拓扑使用的子模块数量大幅减少,从而降低了装置的体积和系统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49472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384237.9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含柔性多状态开关的配电网分布式自适应控制方法。柔性多状态开关同时具有有功/无功受控、不平衡功率调节、谐波阻断等功能,并可实现多状态负荷运行和状态之间的过渡。本发明引入多智能体系统(Multi Agent System,MAS)的概念,将含柔性多状态开关的配电网分成若干智能体,并在每一个智能体内选择电压控制关键节点。一旦检测到波动,首先基于一致性理论,通过分布式控制计算智能体的协调控制指令。然后,基于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Model Free Adaptive Control-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MFAC-ILC)实现协调控制指令,对柔性多状态开关进行自适应控制。本方法可以改善配电网的电压质量,并且提高配电网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24843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232891.9
申请日:2013-06-09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子模块类型的MMC阀损耗计算方法,其首先根据系统基本运行工况和主回路参数计算换流器交流侧相电流、桥臂电流和桥臂电压在基频周期内的时域特性曲线;然后选择子模块类型,利用最近电平调制和子模块优化平衡控制策略,并计及采样频率的影响,计算出各子模块投切状态和相关电气量;通过提取IGBT及其反并二极管的厂家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建立IGBT及其反并二极管的损耗模型;在给定参数下统一进行损耗评估和求解。基于本发明方法还可计算各种工况下的换流器功率损耗和器件结温分布,流程简便明了,计算通用性强,可对不同子模块类型进行快速计算,特别适合系统初期规划与方案校核,精确度较现有算法有较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3595064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507288.7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2J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展式双极直流输电系统,包括整流换流站、整流侧电流转换单元、三极输电线路、逆变侧电流转换单元和逆变换流站;本发明正常工作时整流换流站通过控制晶闸管触发角来控制直流电流大小,通过整流将三相交流电变为双极直流电;而后经过电流转换处理变换为三极直流电分别流过三条传输线;再通过电流转换逆处理,将三极电流转变为双极直流电,经过逆变侧晶闸管换流器的逆变作用,将直流电转化为三相交流电注入受端交流系统,从而实现从送端交流系统向受端交流系统输送功率。故本发明系统投资成本比三极直流输电系统要小得多,传输容量为双极系统的1.37倍,且直流侧不会引入额外功率损耗,具有较好地经济性,有利于工程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