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波与流耦合作用海况的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74746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046057.3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波浪与水流耦合作用复杂海况的发电装置。本发明由波浪能转换子装置和水流能转换子装置两个子装置组成。波浪能转换子装置部分的前墙在波浪力和水流力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往复运动,对振荡水柱气室内的空气压缩过程在时间上也呈现出周期性变化,从而将波浪能转化为电能;水流能转换子装置的水流进口段采用喇叭形扩大型管口,其连接在振荡水柱气室的后端,经过喇叭形扩大型管口水流通过驱动水轮将水流能转换为电能。本发明在保证了能量提取效率的前提下,力求能量的最大利用率,绿色环保,环境友好性强,尤其适用于波浪与水流耦合作用强烈的海况。

    一种防波堤兼双气室振荡水柱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4405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10339745.9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波堤兼双气室振荡水柱发电装置。本发明由多个发电装置单元组成,每个发电装置单元由前垂向直板、前气室、前弹簧、前气流通道、前空气透平、后垂向薄板、后气室、后弹簧、后气流通道、后空气透平、前发电机组、中发电机组、后发电机组、可自动调节导杆、纵荡中垂板、锚链、锚链固定桩等组成。本发明实现波浪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基于振荡水柱发电装置波能转化原理,工程可靠性强,实用价值高。

    一种浮式防波堤兼振荡气室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8084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628199.8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波堤兼波浪能发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浮式防波堤兼振荡气室发电装置。本发明中的防波堤结构前墙体和后墙体具有足够大的体积,以提供浮力。永磁式发电机组A和永磁式发电机组B始终固定在浮式防波堤结构墙体顶部,通过可自动调节导杆和空气透平装置相连,实现交替供电和蓄电。活塞通道前墙和后墙需具有较深的吃水,确保为活塞提供足够长的运动通道,防止海水溢漏进气室,同时兼作防波堤挡浪墙;连接弹簧A和连接弹簧B为水下阻尼装置和浮式防波堤的主要连接媒介。本发明结构配置简单,适用性强,在实现浮式防波堤防波消浪的同时,力求高效率转换利用波浪能资源,装置维护经济便捷,发电过程绿色环保。

    一种岸式共振机制可调节的振荡水柱双气室波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73285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10211060.0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岸式共振机制可调节的振荡水柱双气室波能装置,其由多个振荡水柱式发电装置单元组成,每个振荡水柱式发电装置单元由前垂向直板,前气室结构,前开口水平板,前气流通道,前空气透平,中垂板,后气室结构,后水平板,后垂向直板,后气流通道,后空气透平,弹簧结构系统,后垂板连接结构,锚碇结构,锚碇结构连接结构,基座和岸边固有直墙结构组成。本发明利用双气室结构,其中前气室结构的气室宽度固定不变,后气室结构的气室宽度可在波浪作用下发生自适应的调节,从而为整个系统的多共振机制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对提高装置的整体工作性能方面也具有极为显著的成效。

    一种适用波与流耦合作用海况的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74746B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810046057.3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波浪与水流耦合作用复杂海况的发电装置。本发明由波浪能转换子装置和水流能转换子装置两个子装置组成。波浪能转换子装置部分的前墙在波浪力和水流力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往复运动,对振荡水柱气室内的空气压缩过程在时间上也呈现出周期性变化,从而将波浪能转化为电能;水流能转换子装置的水流进口段采用喇叭形扩大型管口,其连接在振荡水柱气室的后端,经过喇叭形扩大型管口水流通过驱动水轮将水流能转换为电能。本发明在保证了能量提取效率的前提下,力求能量的最大利用率,绿色环保,环境友好性强,尤其适用于波浪与水流耦合作用强烈的海况。

    一种岸式共振机制可调节的振荡水柱双气室波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7328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11060.0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岸式共振机制可调节的振荡水柱双气室波能装置,其由多个振荡水柱式发电装置单元组成,每个振荡水柱式发电装置单元由前垂向直板,前气室结构,前开口水平板,前气流通道,前空气透平,中垂板,后气室结构,后水平板,后垂向直板,后气流通道,后空气透平,弹簧结构系统,后垂板连接结构,锚碇结构,锚碇结构连接结构,基座和岸边固有直墙结构组成。本发明利用双气室结构,其中前气室结构的气室宽度固定不变,后气室结构的气室宽度可在波浪作用下发生自适应的调节,从而为整个系统的多共振机制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对提高装置的整体工作性能方面也具有极为显著的成效。

    一种振荡水翼翼型优化长时自持能量收集装置及能量收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006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08976.3

    申请日:2025-03-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荡水翼翼型优化长时自持能量收集装置及能量收集方法。能量收集装置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振荡水翼单元,多个振荡水翼单元进行阵列分布;每个振荡水翼单元包括水翼外壳和摩擦纳米发电机,水翼外壳内设置有多个沿翼弦弦长并列排布且相互贴紧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各个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大小随水翼外壳的厚度变化,使得各个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上下弧面与水翼外壳内壁相切。在潮流的作用下振荡水翼单元进行纵摇或纵荡时,其内部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实时俘获机械能并进行发电,取代了传统振荡水翼能量转换装置,结构更加简单,生产更简便,成本更低,提高了捕能效率和自持性。

    一种基于稳态方法的非满流管道流量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76261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99038.9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基于稳态方法的非满流管道流量测量装置,包括上游水池、下游水槽、溢流池、实验管道、溢流管、进水管道、流量泵、实时流量计、浪高仪;所述上游水池和下游水槽之间连接实验管道,所述实验管道能够让上游水池中的水流入到下游水槽中,所述实验管道上设有气动阀;所述上游水池和所述下游水槽分别通过溢流管连接至溢流池;所述溢流池还通过进水管道连接至所述上游水池,所述进水管道上设有流量泵和实时流量计;所述上游水池和下游水槽内还分别设有浪高仪。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补足,提供一种基于稳态方法的非满流管道流量测量装置及方法,创新地将满管流量计和稳态方法的优势相结合,实现非满流的精确流量测量。

    一种带有可减摇功能的浮式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781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07703.5

    申请日:2025-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可减摇功能的浮式风机及其控制方法,浮式风机的风力机组安装在塔筒顶端,塔筒底端安装在漂浮式平台上,漂浮式平台外侧面设有多个减摇舵,漂浮式平台漂浮在海面且通过若干根系泊链连接至海床。方法包括: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实时监测的倾仰角和预设的期望倾仰角实时控制浮式风机的各个舵翼,切换不同工作状态实现波浪能装置的连续控制,浮式风机的倾仰角不超过期望倾仰角时,则浮式风机不启动减摇舵,启用自动减摇模式;浮式风机的倾仰角超过期望倾仰角时,则通过控制舵翼进行减摇。本发明可实现对浮式风机进行减摇并达到节能的目的,以应对复杂海况并提高工作时长。

    一种依托压力计和毕托管的非满流管道流量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935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400559.4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依托压力垫片和毕托管的非满流管道流量测量方法,具体通过安装在管道底部的压力垫片测量压力,因为管道流速不大故可将动压忽略,测出的压力即为静压,再通过静压方程计算过水断面面积;另一方面通过螺旋可伸缩的毕托管测量过水断面分三部分后各段中心点处的流速,已知流速和断面面积进而实现非满流的流量测量。本发明创新地通过压力垫片测量压力后根据静压方程计算过水断面面积,再通过毕托管测量流速,断面面积和流速的乘积得到管道流量,本发明概念原理清晰,结构配置简单,适用性强,能够利用当前测量精度较高的压力垫片和毕托管,在尽量不影响管道水流情况的条件下实现非满流管道的流量精准测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