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金属量子阱的类神经元光学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1630024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35467.6

    申请日:2023-02-20

    Inventor: 钱浩亮 牛莙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量子阱的类神经元光学开关,包括衬底,以及位于衬底上的双环谐振器和金属量子阱,其中;双环谐振器包括第一直波导、第一环形波导、第二直波导和第二环形波导,第一直波导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直波导包括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第一直波导与第一环形波导发生耦合,第一环形波导与第二环形波导发生耦合;金属量子阱位于第二环形波导与第二直波导之间;入射光从第一输入端进入第一直波导,经过耦合进入第一环形波导和第二环形波导,泵浦光从第二输入端进入第二直波导照射金属量子阱,通过改变泵浦光的光强度调控金属量子阱的折射率,进而调制从输出端输出的光的光强度。该光学开关具有较高的光调制速度和调制效率。

    一种基于准连续域束缚态的金属量子阱光开关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09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63208.2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钱浩亮 马洪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准连续域束缚态的金属量子阱光开关,包括衬底和位于衬底上的金属量子阱超表面阵列,所述金属量子阱超表面阵列由若干个金属量子阱单元周期性排列形成;所述金属量子阱单元为椭圆形块结构,长轴与y方向之间具有一个偏转角θ,在x方向上每两个相邻的椭圆形块结构相对于yz平面镜像对称;所述偏转角θ旨在获得y方向上的结构对称破缺,当沿x方向偏振的探测光正入射时,形成准连续域束缚态,并利用所述准连续域束缚态形成高Q值的谐振腔。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金属量子阱光开关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薄膜溅射技术在衬底上生长由金属薄膜和绝缘体薄膜交错堆叠成的金属量子阱,随后通过光刻工艺或聚焦离子束铣削获得金属量子阱阵列。本发明提供的金属量子阱光开关,具有高调制速度和大调制深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柔性透明电极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96790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760901.0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钱浩亮 张译匀

    Abstract: 一种柔性透明电极,包括电极单元,所述电极单元包括金属基材,以及填充在金属基材内的电介质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电极单元为一表面连续的三维柱状单元,所述电介质材料包括沿Z方向相互间隔两个模块,每个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半椭圆柱,该半椭圆柱的轴向在X‑Y平面内延伸,半椭圆柱的两端延伸至电极单元的表面,并且半椭圆柱的半椭圆截面的两条轴分别沿X‑Y平面以及Z方向延伸,两个模块的半椭圆柱头对头设置。该柔性透明电极不但具有较高的导电率,可达到与银膜相当的导电性能,还能够具有较高的透射率,即平均透射率可以达到70%以上,并且该柔性透明电极结构可以根据需要层叠或者排布呈需要的形状,适用场合更加广泛。

    基于石墨烯二维材料的金属纳米线表面等离子体调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03105644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10014372.5

    申请日:2013-01-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二维材料的金属纳米线表面等离子体调制器,将金属纳米线放置于石墨烯上,用激光器激发金属纳米线的表面等离子体。金属纳米线的表面等离子体在传播过程中,与石墨烯材料通过能级跃迁相互作用。调节石墨烯的费米能级,可以极大地改变石墨烯的光吸收特性,增加或减少石墨烯对于金属纳米线中表面等离子体的吸收,从而实现表面等离子体的调制。由于石墨烯具有尺寸小(单原子层),载流子速度快,费米能级容易调节等特点,使得本发明结构在表面等离子的吸收调制中,表现出巨大的优势。

    一种基于空间深度学习的图像加密与解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435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08127.6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空间深度学习的图像加密与解密方法,包括将获取的待加密的图像作为明文图像,将生成的强度调制矩阵作为密钥;构建衍射神经网络,所述衍射神经网络包括DMD、SLM和CCD相机,将密钥加载在DMD上,通过衍射神经网络得到重建图像;基于正确密钥对应的重建图像和明文图像的差值,以及错误密钥对应的重建图像和将明文图像黑白颠倒的图像的差值构建损失函数,基于损失函数采用梯度下降算法利用SLM调制光场相位以得到优化的相位调制矩阵,将优化后的相位调制矩阵作为密文,从而完成图像加密;在解密过程中,将输入光依次通过加载密钥的DMD、调制后的SLM和CCD相机得到最终的重建图像,从而完成图像解密。该方法能够较为容易的更换明文和密钥,且能够具有高加密容量和高密钥敏感性。

    一种等离激元增强的可见近红外光电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1743847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60769.7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激元增强的可见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包括:衬底;半导体器件层,所述半导体器件层形成于所述衬底上,所述半导体器件层的厚度为100nm至2μm的亚微米级,所述半导体器件层用于将入射光转化为光生载流子;正、负电极,所述正、负电极形成于半导体器件层上,用于向半导体器件层施加偏置电压并收集光生载流子;和金属纳米颗粒阵列,所述金属纳米颗粒阵列形成于半导体器件层上,所述金属纳米颗粒阵列用于与入射光耦合产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在入射光照射下在半导体器件层和金属纳米颗粒阵列的界面处诱发雪崩电离。该可见近红外光电探测具有高吸收、高速、高响应度和低损耗性能。

    基于石墨烯二维材料的金属纳米线表面等离子体调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03105644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14372.5

    申请日:2013-01-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二维材料的金属纳米线表面等离子体调制器,将金属纳米线放置于石墨烯上,用激光器激发金属纳米线的表面等离子体。金属纳米线的表面等离子体在传播过程中,与石墨烯材料通过能级跃迁相互作用。调节石墨烯的费米能级,可以极大地改变石墨烯的光吸收特性,增加或减少石墨烯对于金属纳米线中表面等离子体的吸收,从而实现表面等离子体的调制。由于石墨烯具有尺寸小(单原子层),载流子速度快,费米能级容易调节等特点,使得本发明结构在表面等离子的吸收调制中,表现出巨大的优势。

    一种基于伴随电磁仿真拓扑优化的硅基集成波分解复用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860494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78919.4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伴随电磁仿真拓扑优化的硅基集成波分解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和位于衬底上的网格状排布的多个基本单元,该基本单元间通过连接波导连接,该基板单元的输出端与输出波导耦合,该基本单元的输入端与输入波导耦合;该基本单元包括硅像素点和填充空间的环境介质,通过伴随电磁仿真拓扑优化调控硅像素点排布,以实现对电磁波的调制,从而实现对输入的复用光在输出波导解复用。

    一种柔性透明电极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9679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760901.0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钱浩亮 张译匀

    Abstract: 一种柔性透明电极,包括电极单元,所述电极单元包括金属基材,以及填充在金属基材内的电介质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电极单元为一表面连续的三维柱状单元,所述电介质材料包括沿Z方向相互间隔两个模块,每个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半椭圆柱,该半椭圆柱的轴向在X‑Y平面内延伸,半椭圆柱的两端延伸至电极单元的表面,并且半椭圆柱的半椭圆截面的两条轴分别沿X‑Y平面以及Z方向延伸,两个模块的半椭圆柱头对头设置。该柔性透明电极不但具有较高的导电率,可达到与银膜相当的导电性能,还能够具有较高的透射率,即平均透射率可以达到70%以上,并且该柔性透明电极结构可以根据需要层叠或者排布呈需要的形状,适用场合更加广泛。

    偏振可控纳米光源及其显微系统、光子芯片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914253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610212532.0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振可控纳米光源,包括基底;位于基底上的单层石墨烯;分别设置在石墨烯边缘和基底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放置在单层石墨烯上的半导体纳米带;引入激发光照射所述半导体纳米带一端的光纤,并在所述半导体纳米带另一端输出光信号;以及用于改变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施加电压以调控输出光偏振的外加信号源。本发明还公开了具有上述偏振可控纳米光源的显微系统、光子芯片系统。本发明提供可小型化、集成化的偏振可控纳米光源,通过电信号调节石墨烯费米能级,改变其对传输光的支持状态,从而实现对半导体纳米光源输出偏振的调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