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2746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598732.0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硫脱碳吸收剂的回用系统及其使用和灵活调控方法,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分区吸收塔和吸收剂高效捕集回用吸收污染物一体化装置,分区吸收塔包括由下而上顺次设置的脱硫区、第一脱碳区、第二脱碳区和塔顶除雾装置,脱硫区与脱硫吸收剂池相连通,第一脱碳区与第一脱碳吸收剂池相连通,第二脱碳区与第二脱碳吸收剂池相连通;脱硫吸收剂池、第一脱碳吸收剂池、第二脱碳吸收剂池分别与补胺或氨池相连通。本发明保证了脱硫满足超低排放要求,系统吸收剂损耗率可降低95%以上,气态氨或胺、气溶胶脱除效率超过99%,脱碳效率可提升至95%以上,甚至可以达到99%,同时可降低系统运行成本2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1405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62114.3
申请日:2024-0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晶硅光伏组件提纯辅助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该箱体包括侧壁和底壁围成的腔体,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平行设置有多条侧面挡条,所述底壁上平行设置有多条底面挡条,所述侧面挡条、底面挡条和壁面围成的空间内放置废旧晶硅光伏组件中的电池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高废旧晶硅光伏组件中电池片的提纯效率,在提纯的过程中有效保证了电池片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1424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0979357.8
申请日:2023-08-05
IPC: G01N27/00 , B29C64/106 , B33Y10/00 , G01N2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级结构的微型气体传感器,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基片、底绝缘层和至少两个气敏单元层,底绝缘层与基片之间设有加热‑测温电极,各个气敏单元层之间紧密贴合;每个气敏单元层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多孔绝缘层和气敏膜,多孔绝缘层与气敏膜之间设有测量电极;其中,多孔绝缘层的横截面积分别大于测量电极的覆盖面积和气敏膜的覆盖面积,气敏膜完全覆盖测量电极。本发明充分利用不同气体分子在多层级结构的气敏膜上的反应差异,增强气体检测的选择性;利用气体扩散过程时间差异提供的额外信息,增强了信号分离能力,与时间序列动态信号处理算法结合后可有效提高多气体组分分离检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854037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845541.3
申请日:2023-0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甲醇重整耦合高效膜分离的紧凑型船舶碳捕集系统方法及应用,采用甲醇水溶液作为原料,并通过重整、重整产物分离、氢气燃烧等工序,为船舶提供推进动力;通过甲醇水蒸汽重整制备氢燃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压储氢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对分离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压缩液化储存,实现了高效碳捕集;利用排放的烟气余热,为甲醇水蒸气重整和燃料预热提供热量,实现能量的综合利用。本发明实现了船舶在不需要储存和运输氢气的情况下利用氢能,解决了限制氢燃料动力系统发展的加注问题;具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化石燃料依赖以及提高船舶能源利用效率等优点,有助于推动船舶行业向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
公开(公告)号:CN11821797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468721.9
申请日:2024-04-18
IPC: B01J23/652 , B01J37/02 , B01J35/57 , B01D53/86 , B01D53/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催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气污染物尤其是CO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蜂窝式抗重金属中毒的CO氧化铂/钯基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催化剂包括基体、载体和负载于载体上的活性组分,所述基体是堇青石蜂窝陶瓷体,所述催化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活性组分0.1‑0.5%,选自单组分纳米颗粒Pt或Pd,或Pt‑Pd双组分;助催化剂:MoO35‑10%、Nb2O51‑5%,余量为载体。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重金属中毒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77249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10594.8
申请日:2023-12-27
IPC: B05B16/20 , G01N27/12 , B01F35/43 , B01F35/45 , B01F35/12 , B01F35/71 , B01F23/10 , B01F23/40 , B01F35/222 , B01L9/02 , B05B13/02 , B05D3/02 , B05B15/25 , G16C60/00 , G16C20/70 , G16C20/80 , G16C20/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辅助的气体传感材料全自动高通量筛选方法及系统,涉及气体传感技术领域。包括配液单元、喷涂老化单元、传送单元、表征测试单元和软件控制单元;该系统内部密闭,实验进程受程序控制,能在无人值守下进行自动化合成表征,批量制备不同形貌、掺杂剂、掺杂量、工作温度的气敏传感材料和传感元件,进一步对不同浓度、种类的气体进行气敏性能测试;该系统以功能模块化和平行测试的方式实现了多通道、高集成度的气体传感材料实验表征,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时间与人力成本,还提供大批量测试环境统一的可重复实验结果,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与科学性,为实现传感器的优化筛选和大规模气敏传感阵列构建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8540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45541.3
申请日:2023-0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甲醇重整耦合高效膜分离的紧凑型船舶碳捕集系统方法及应用,采用甲醇水溶液作为原料,并通过重整、重整产物分离、氢气燃烧等工序,为船舶提供推进动力;通过甲醇水蒸汽重整制备氢燃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压储氢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对分离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压缩液化储存,实现了高效碳捕集;利用排放的烟气余热,为甲醇水蒸气重整和燃料预热提供热量,实现能量的综合利用。本发明实现了船舶在不需要储存和运输氢气的情况下利用氢能,解决了限制氢燃料动力系统发展的加注问题;具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化石燃料依赖以及提高船舶能源利用效率等优点,有助于推动船舶行业向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
公开(公告)号:CN11530911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32045.7
申请日:2022-08-04
IPC: G05B19/418 , B01D53/80 , B01D53/50 , B01D5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WFGD出口SO2浓度预测及智能优化方法,WFGD包括脱硫剂制备系统、烟气系统、脱硫塔、工艺水系统、供电系统、氧化风系统、在线监测系统、控制中心、废水处理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化验室和工程师站;基于化学分析参数、实时运行参数和历史数据建立动态数据库,利用数据驱动技术对数据库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出口SO2浓度进行结果校正,并匹配验证实测值,建立出口SO2浓度预测模型,同时提出了双模型评价指标及其取值方法,形成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SO2浓度预测模型,然后基于预测模型搭建智能预测控制系统,实现实时优化调整WFGD运行参数,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34509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21518.8
申请日:20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O2捕集吸收剂分解抑制及高效减污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在保证高效脱碳的前提下,从抑制吸收剂分解逃逸和逃逸吸收剂高效捕集回收两个角度,提出了CO2捕集吸收剂分解抑制及高效减污的方法并建立整套吸收及处理系统。本发明采用预洗涤除杂、吸收及解吸过程精密温度调控、级后水洗除雾、循环吸收液除杂、荷电强化的气溶胶凝并长大与静电脱除等多元手段,以低损耗、高效率为寻优目标,在CO2高效捕集的同时,降低吸收剂损耗,抑制二次污染,有效利用系统余热,实现CO2捕集清洁、长效技术推广;也为进一步优化烟气净化系统布局,缩短烟气处理流程,开展CO2及其他污染物协同脱除打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67100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40851.7
申请日:2024-12-13
IPC: G06Q10/047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多目标约束的煤电碳减排路径优化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改造领域,其包括:采用机组退役算法模块计算现役机组的寿命参数,淘汰寿命参数低于寿命参数的机组;采用碳减排技术寻优算法模块在剩余机组的基础上生成碳减排技术改造方案,并通过模拟退火算法不断迭代寻找最优碳减排技术改造方案。本发明通过机组退役算法模块确定退役机组规模,并获得各类煤电机组总装机/新增装机/退役装机等装机容量变化情况;通过碳减排技术寻优算法模块求解得到包括煤电低碳转型路径布局,煤电低碳转型路径的碳减排量,以及碳减排技术在规划期投资成本、运维成本及降碳成本等,兼顾了能源安全、经济发展、政策减碳目标等一系列外部约束条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