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3893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717466.4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平湖市浙江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IPC: B29B9/06 , B29B9/12 , B29B9/16 , B29B13/10 , B29B13/06 , B29C48/92 , C08L67/04 , C08L67/02 , C08K3/04 , C08K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其兼具电绝缘、导热、电磁屏蔽功能,制备全程采用常规的熔融加工方法,无需添加任何有机溶剂或采用繁琐预处理、后处理手段,对设备要求较低,易于产业化。所得制品内部呈现为类似“砖‑泥”状的隔离结构,不同成分各司其职,大大降低了功能填料的添加量,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整体成本,另一方面较低的填料添加改善了整体的可加工性能,并有利于避免添加过量填料引发的团聚效应而导致制品力学性能大幅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485142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456068.5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平湖市浙江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韧高透明耐热聚乳酸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球磨得到的聚乳酸粉料进行模压成型,得到块状样品;将块状样品置于自制的受限加工模具并放入平板硫化机中,在受限模具内发生固态下的单轴强制流动取向,从而促使材料内部的微观晶体结构发生变化。所制得的聚乳酸制品,表现出大幅度提高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和耐热性能,还保持了高透明性,有效地解决了聚乳酸的脆性、耐热差、提升强韧性的同时透明性降低的缺陷。其制备方法所需的设备简单、工艺易操作、能耗低,且无需添加任何第二相,绿色环保廉价。
-
公开(公告)号:CN11489133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644128.6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平湖市浙江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乳酸/碳纳米管/炭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聚乳酸材料、一维导电填料碳纳米管和零维导电填料炭黑复合而成。本发明通过构筑不同维度导电填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在聚乳酸基体内部形成稳定的导电通路,从而可以在较低的填料含量下得到导电性能显著提升的聚乳酸复合材料,并且复合材料还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本发明的高导电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并且易操作,易实现工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58068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105578.7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平湖市浙江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功能化热管理复合材料的固化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PDMS预聚物组分与导电电磁屏蔽填料、PDMS固化剂组分熔融共混,所得PDMS/导电电磁屏蔽填料复合材料经液氮冷冻后,置于高速粉碎机进行细化处理,得到粒径为50~500μm的PDMS/导电电磁屏蔽填料复合材料颗粒;PDMS预聚物组分、PDMS固化剂组分和电绝缘导热填料于有机溶剂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PDMS/电绝缘导热填料浆料;加入步骤S1所述的PDMS/导电电磁屏蔽填料复合材料颗粒,超声分散均匀后,室温下搅拌挥发溶剂,热压成型,得到所述多功能化热管理复合材料;在电磁屏蔽性能及电阻率满足商用的标准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材料的导热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00145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68434.9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平湖市浙江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主要通过水溶性双致孔剂与静态高温热处理相结合来实现。本发明采用水溶性双致孔剂协同致孔,具体为聚氧化乙烯(PEO)和氯化钠颗粒(NaCl),支架基体为生物可降解的聚己内酯(PCL),将致孔剂与聚合物基体依次熔融共混、热压成型、静态高温热处理、沥滤致孔以获得具有大孔径、高孔隙率、高连通性的可降解聚合物三维多孔支架。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法简单、易操作,制备过程绿色无污染,不涉及有机溶剂,不存在隐藏的生物毒性。该方法所制备的多孔支架具有优异的连通性、可控的孔径和高孔隙率,适合组织工程修复用三维多孔支架的绿色可控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79248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27271.2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平湖市浙江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屏蔽复合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磁屏蔽复合泡沫材料按如下方法制备:聚合物A和导电材料熔融共混制备导电、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利用不同聚合物的加工温差在合适温度范围内与聚合物B进行熔融共混得到隔离结构复合材料;通过调控超临界流体发泡条件,使泡孔结构选择性地在不同聚合物内生成,得到电磁屏蔽复合泡沫材料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材料在保证复合材料绝缘性能的同时,提供了优异的吸收屏蔽效能和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26426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75367.X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平湖市浙江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IPC: C08J9/12 , C08L25/06 , C08L67/04 , C08L33/12 , C08L27/06 , C08L23/12 , C08L69/00 , C08L67/02 , C08K3/22 , C08K3/36 , C08K7/26 , C08K7/24 , C08K3/04 , C08K3/34 , C08K7/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孔径梯度变化的聚合物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多孔板经纳米粒子表面改性、与聚合物结合及超临界发泡后制备得到具备多频段隔声效果的孔径结构梯度变化的聚合物多孔材料,具有吸声、隔声减振、保温过滤等优异性能,有望在室内装修、交通运输、道路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8913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644128.6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平湖市浙江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乳酸/碳纳米管/炭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聚乳酸材料、一维导电填料碳纳米管和零维导电填料炭黑复合而成。本发明通过构筑不同维度导电填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在聚乳酸基体内部形成稳定的导电通路,从而可以在较低的填料含量下得到导电性能显著提升的聚乳酸复合材料,并且复合材料还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本发明的高导电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并且易操作,易实现工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85142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56068.5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平湖市浙江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韧高透明耐热聚乳酸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球磨得到的聚乳酸粉料进行模压成型,得到块状样品;将块状样品置于自制的受限加工模具并放入平板硫化机中,在受限模具内发生固态下的单轴强制流动取向,从而促使材料内部的微观晶体结构发生变化。所制得的聚乳酸制品,表现出大幅度提高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和耐热性能,还保持了高透明性,有效地解决了聚乳酸的脆性、耐热差、提升强韧性的同时透明性降低的缺陷。其制备方法所需的设备简单、工艺易操作、能耗低,且无需添加任何第二相,绿色环保廉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65246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005394.X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苯乙烯发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苯乙烯复合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在聚苯乙烯中利用中空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粒子,形成高密度且均匀的成核位点,实现了高效发泡。中空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粒子显著增强了其对CO2的吸附能力,使CO2更容易地在成核位点堆积。最终,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聚苯乙烯发泡材料具有泡孔密度高、泡孔尺寸小、泡孔结构均一及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