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金属Ni的碳气凝胶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7544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497431.8

    申请日:2022-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金属Ni的碳气凝胶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反应原料,以水为溶剂,将间苯二酚、甲醛和去离子水均匀混合后置于油浴锅的加热环境中凝胶老化,得到的粘稠状湿凝胶进行溶剂交换得到水凝胶,对其碳化后得到载体碳气凝胶。用不同的镍盐作为镍原子的前驱体,在碳气凝胶中加入不同负载量的镍盐,并用不同的还原剂对其还原得到最终产物Ni/CXGs催化剂。本发明得到的Ni/CXGs催化剂用于电催化合成双氧水反应中具有很好的催化选择性和活性,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导电性率和电催化性能,在催化制备双氧水的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应用前景。

    一种硼氮共掺杂的碳气凝胶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0800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98370.7

    申请日:2022-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硼氮共掺杂的碳气凝胶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反应原料,以水为溶剂、离子液体为硼氮原子的来源,将间苯二酚和甲醛加入水中溶解后置于微波辐射环境下反应,反应结束后烘干,于氮气气氛下焙烧制得碳气凝胶,随后加入离子液体,超声浸渍后离心,最后在真空环境煅烧,即制得硼氮共掺杂碳气凝胶BN‑CXGs。本发明通过引入不同杂原子来改性碳气凝胶的电子结构和孔隙率,通过控制碳气凝胶掺杂不同类型的离子液体前驱体,BN‑CXGs催化剂用于电催化合成双氧水具有很好的催化选择性和活性,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呈现纳米球状,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电催化性能,在催化制备双氧水的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通过控制不同煅烧条件来形成含有不同价态钒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7498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00863.X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控制不同的煅烧条件来形成含有不同价态钒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以商用钒酸钠为原料制备五氧化二钒,之后将五氧化二钒样品放入管式炉中,并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在氢气气氛下煅烧,即制得一系列不同价态的钒氧化物催化剂产品。本发明利用煅烧法制备了不同价态的钒氧化物催化剂,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合成快速。本发明通过控制煅烧催化剂的温度和煅烧气氛,探究不同价态及不同氧空缺含量的钒氧化物催化剂电催化氧还原制备双氧水选择性的影响,本发明的催化剂对二电子氧还原反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在催化制备双氧水的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铜藻纤维素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8126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361539.X

    申请日:2017-12-18

    Abstract: 一种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铜藻纤维素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铜藻样本的采集与预处理;第二步,采用改进硫酸与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铜藻样本的纤维素含量;第三步,由近红外光谱仪扫描获得铜藻样本的近红外光谱;第四步,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第五步,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的应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具有快速、精确、环保等优点,有利于提高铜藻纤维素含量的质量控制水平,还可推广应用于其它海藻类生物质的质量控制中。

    一种吸收与解吸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探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1125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102333.9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教学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收与解吸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探究方法,包括填料塔与基于该填料塔的双塔型实验装置。实验装置中设有鼓风机、CO2储瓶、第一储罐以及第二储罐并分别与第一、第二填料塔相连接;第一、第二填料塔可分别完成吸收、解吸以及饱和操作,如第一填料塔配合第二储罐完成其吸收操作,第二填料塔配合第二储罐完成其饱和操作,该饱和操作后,第一填料塔配合第二储罐又可完成其解吸操作,第一填料塔的饱和操作通过第一储罐与第一填料塔相配合完成,从而使得单塔即可完成吸收与解吸操作,此时设备条件相同,从而使得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此外,在不同填料进行对比时,填料装填更加的快速,便于实验教学中使用。

    一种硼氮共掺杂的碳气凝胶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08003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498370.7

    申请日:2022-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硼氮共掺杂的碳气凝胶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反应原料,以水为溶剂、离子液体为硼氮原子的来源,将间苯二酚和甲醛加入水中溶解后置于微波辐射环境下反应,反应结束后烘干,于氮气气氛下焙烧制得碳气凝胶,随后加入离子液体,超声浸渍后离心,最后在真空环境煅烧,即制得硼氮共掺杂碳气凝胶BN‑CXGs。本发明通过引入不同杂原子来改性碳气凝胶的电子结构和孔隙率,通过控制碳气凝胶掺杂不同类型的离子液体前驱体,BN‑CXGs催化剂用于电催化合成双氧水具有很好的催化选择性和活性,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呈现纳米球状,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电催化性能,在催化制备双氧水的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负载金属Ni的碳气凝胶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7544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97431.8

    申请日:2022-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金属Ni的碳气凝胶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反应原料,以水为溶剂,将间苯二酚、甲醛和去离子水均匀混合后置于油浴锅的加热环境中凝胶老化,得到的粘稠状湿凝胶进行溶剂交换得到水凝胶,对其碳化后得到载体碳气凝胶。用不同的镍盐作为镍原子的前驱体,在碳气凝胶中加入不同负载量的镍盐,并用不同的还原剂对其还原得到最终产物Ni/CXGs催化剂。本发明得到的Ni/CXGs催化剂用于电催化合成双氧水反应中具有很好的催化选择性和活性,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导电性率和电催化性能,在催化制备双氧水的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应用前景。

    一种Ni-Fe MMO薄膜修饰的泡沫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7497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0500856.X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Fe MMO薄膜修饰的泡沫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是由载体和负载于载体上的活性成分组成,载体为商用泡沫镍,活性组分为Ni‑Fe MMO薄膜。本发明催化剂的制备过程是在一个两电极工作体系中进行,铂片电极作为对电极,商用泡沫镍为工作电极,以含有铁盐、镍盐和铵盐的混合水溶液作为电镀溶液进行电解反应,使商用泡沫镍上电沉积一层Ni‑Fe MMO薄膜,最终制得的催化剂能够很好的用于氧还原制备双氧水反应模组的阴极。本发明的催化剂,其制备工艺流程简单,金属负载量低,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氧还原产双氧水性能及稳定性,有着巨大的应用的潜力。

    一种Ni-Fe MMO薄膜修饰的泡沫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7497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00856.X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Fe MMO薄膜修饰的泡沫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是由载体和负载于载体上的活性成分组成,载体为商用泡沫镍,活性组分为Ni‑Fe MMO薄膜。本发明催化剂的制备过程是在一个两电极工作体系中进行,铂片电极作为对电极,商用泡沫镍为工作电极,以含有铁盐、镍盐和铵盐的混合水溶液作为电镀溶液进行电解反应,使商用泡沫镍上电沉积一层Ni‑Fe MMO薄膜,最终制得的催化剂能够很好的用于氧还原制备双氧水反应模组的阴极。本发明的催化剂,其制备工艺流程简单,金属负载量低,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氧还原产双氧水性能及稳定性,有着巨大的应用的潜力。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大型褐藻木质纤维素三组分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8240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94356.2

    申请日:2018-08-08

    Abstract: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大型褐藻木质纤维素三组分含量的方法,属于海藻生物质检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大型褐藻样本的收集与预处理;(2)大型褐藻样本近红外光谱数据的采集;(3)大型褐藻样本中木质纤维素三组分含量的湿化学分析法测定;(4)近红外快速检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5)近红外快速检测模型的应用。本发明可用于快速、准确测定大型褐藻中的木质纤维素三组分含量,满足了实际生产检测中高通量的要求,且与现有的木质纤维素化学分析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绿色环保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