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5119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95435.2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谐吸波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吸波材料技术领域,方法包括:(1)制备组分包含高分子聚合物基体、吸波剂和磁性颗粒的浆料,对浆料进行磁化处理,得到磁性浆料;(2)设计待打印的多孔目标超材料结构,并对目标超材料进行磁编程,使目标超材料在磁场作用下孔隙结构变换可调;(3)将磁性浆料置于浆料直写3D打印设备中,按照上述设计好的方式进行打印,打印完成后进行热固化,制备得到孔隙结构能够在磁场驱动下变换的可调谐吸波超材料。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高效,克服了现有吸波材料电磁波吸收性能调控方面的不足,在航空航天、通信设备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6122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27233.9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清洁爬壁机器人用收放线装置以及船舶清洁系统。船舶清洁系统包括船舶清洁机器人、线缆和放线器,所述放线器由日字形框架、锥形绕线盘、鼠笼式电机、丝杠、导向轮、电源、电磁吸盘、爬壁机器人回收架和脚轮组成。本发明将放线器放置在船的甲板上,船舶清洁爬壁机器人吸附在船体侧面,船舶清洁爬壁机器人下爬时,依靠爬壁机器人的动力,拖动锥形绕线盘转动,此时通过大带轮带动电机转动,可为电源充电;当爬壁机器人上爬时,通过的压力传感器,测试线缆压力的大小,进而调节锥形绕线盘电机转速,收起额外的线缆,始终让爬壁机器人与放线器之间的线缆保持绷紧状态,避免垂落的线缆干扰爬壁机器人的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7531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59163.9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动物实验的颅脑磁刺激系统。用于动物实验的颅脑磁刺激系统包括:至少一组可穿戴地的磁刺激装置,磁刺激装置包括磁场发生机构和动物头套,动物头套用于穿戴于动物的头部,磁场发生机构固定在动物头套上,并用于产生脉冲磁场;控制器,与磁场发生机构连接,并至少用于调节磁场发生机构的工作状态和/或工作参数。本发明可将刺激线圈固定在动物头部,便于动物在自由行为活动下进行刺激实验,同时,本发明的颅脑磁刺激系统可外扩多个线圈接口,可使用多个刺激线圈同时对多个动物进行磁刺激实验,为动物神经机制探究提供科学,稳定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7700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46788.8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脑电信号采集系统及方法。该便携式脑电信号采集系统包括脑电采集电极、滤波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主控电路、通信模块,滤波放大电路包括高通滤波器电路、放大电路和低通滤波器电路;脑电采集电极用于采集脑电信号,并与高通滤波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高通滤波器电路的输出端与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低通滤波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低通滤波器电路的输出端经AD转换电路与主控电路连接,高通滤波器电路用于滤除脑电信号中的低频噪声,低通滤波器电路用于滤除脑电信号中的高频干扰信号,主控电路还与通信模块连接,突破了传统设备的局限性,确保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84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621490.2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式喷砂除锈机器人。可回收式喷砂除锈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以及喷砂除锈单元和砂料回收单元,所述机器人主体至少能够在被作业区域行走、转向,所述喷砂除锈单元至少用于将砂料喷射至作业区域,以实现对所述作业区域的除锈作业,所述砂料回收单元至少用于收集所述喷砂除锈单元喷射至所述作业区域的砂料,并将收集的砂料输送回所述喷砂除锈单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回收式喷砂除锈机器人,可实现喷砂与回收一体式的作业,而且可在机器人上完成砂料的循环利用,一方面提高了机器人作业的效率,另一方面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7381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25755.1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嵌同轴光纤工具电极、激光与电解复合加工系统及方法。所述工具电极包括工具电极本体和裸光纤等,其中裸光纤的激光输出端设置在工具电极的电解液分配腔室中,且裸光纤的激光输出端与电解液分配腔室的出液口之间形成有大小可调的出液间隙,以使电解液裸光纤与电解液分配腔室夹合形成的电解液通道向待加工区提供电解液。本发明能极大提高对深小孔、深窄槽结构等进行激光与电解复合加工的极限加工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25987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90230.9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嵌多光纤的工具电极、激光与电解复合加工系统及方法。所述工具电极包括工具电极本体和多根光纤;多根光纤设置在工具电极本体内,用于将多束激光同步传导至工件的指定加工区域;工具电极本体内部设有电解液通道;其中,电解液通道的出液口和多根光纤的激光输出端均分布在工具电极的底端,并且多个激光输出端围绕出液口分布。本发明提供的工具电极不仅可以实现电解液的同轴、足量供给,使电解液能够同步、稳定地供给至大深度复合加工区域中,同时还可提高激光输出功率,大幅提升激光与电解复合加工的加工效率,尤其是至少可以数倍提高端部加工区的加工效率,实现大面积加工区的高效复合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7943641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39722.9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特种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转体部件激光预制群孔分组动态电解加工装置及方法。本公开提供的回转体部件激光预制群孔分组动态电解加工装置中基体加工单元包括回转体夹具、驱动单元、外侧工具阴极和内侧工具阴极;外侧工具阴极设有用于容纳电解液的腔体,外侧工具阴极的侧壁设有连通腔体的喷口,喷口与回转体基体的预制孔对应设置,外侧工具阴极的顶部设有连通腔体的电解液入口,以使电解液由电解液入口流入腔体后经喷口流入预制孔。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回转体部件激光预制群孔分组动态电解加工装置能以较快的速度制备出具有较高表面质量的燃烧室微小群孔,可以应用于零件表面大面积微小群孔的高质量、高效率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990887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859773.5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A61F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梯度可控的促血管化下颌骨植入体的设计方法;本发明对不同类型TPMS结构的力学性能与渗透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并优化,创建了多形态融合的TPMS结构。因此,所述植入体以TPMS单元为基础,在z轴方向依据需求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孔隙结构类型和孔径大小,实现功能梯度可控变化;此植入体孔隙连通性强,渗透性高,比表面积大,利于引导植入体内血管生长;能够传导应力刺激,从而为骨细胞的粘附增殖提供有利条件;同时,所述植入体在外形上匹配缺损的下颌骨,有利于恢复患者下颌骨天然外观形貌。
-
公开(公告)号:CN115317168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098650.5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钻铣复合刀具,包括相连接的刀柄和刀杆,所述刀杆上形成有沿刀杆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皮质骨成型刃、锯齿状切削刃和主切削刃,且皮质骨成型刃、锯齿状切削刃和主切削刃依次连接,主切削刃形成于刀杆端部;所述皮质骨成型刃、锯齿状切削刃和主切削刃的直径尺寸依次减小;所述刀柄上形成有安装卡槽;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同一刀杆上设置依次连接的皮质骨成型刃、锯齿状切削刃和主切削刃,使得在手术过程中无需换刀,从而减少提刀次数,使得钻铣复合刀具在使用过程中无需重复定位,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也提高备孔效率,减少过程中由于换钻导致的机器人重复定位误差以及降低备孔流程的繁琐程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