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6181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12921.5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天津(滨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眼动仪辅助SSVEP频率比对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图像信息、眼眶区域信息和注视点区域信息;所述注视点区域信息包括第一注视点区域信息、第二注视点区域信息、第三注视点区域信息和第四注视点区域信息;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和所述眼眶区域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注视点坐标信息;对所述注视点坐标信息和所述注视点区域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目标频率。可见,本申请通过眼动仪对被试者的注视方向进行标定,并实时缩小刺激频率比对范围,有利于提高SSVEP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9167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10762.5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多线性电极具有调节支架的装夹装置及使用方法,本发明涉及脑机接口技术领域,包括电极装夹装置、四自由度调节支架、弯板支架、直板支架和固定底座,所述电极装夹装置安装于弯板支架的末端,弯板支架的末端设有的通孔,电极装夹装置表面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对齐弯板支架末端的通孔。本发明通过安装有楔形块设计了向内嵌入的斜面作为柔性电极的贴附固定表面,目的是为了让高位贴附点和低位贴附点在竖直方向上对齐,同样为了避免干涉,微针还是只能将柔性电极移动到虚线以外,即左下方的空间,实现了并未牺牲电极的可植入长度,电极从斜面上剥离下多长,就可以向下弯曲植入多长,电极本身也不会存在侧拉绷紧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44443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1076101.8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B5/369 , A61B5/374 , A61B5/386 , A61B5/00 , G06F18/2136 , G06F18/241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96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互信息驱动下的脑电情绪分类模型生成方法,其通过估计两个特征之间的互信息的上界和下界,尽量结纠缠脑电的特征分为个性化和分类无关的特征,以及共性和分类相关的特征。通过共性相关的特征提取器进模型进行泛化,进而提升领域未知下的脑电情感分类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325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62907.1
申请日:2023-01-12
Applicant: 十二毫米健康科技(海南)有限公司
IPC: A61B5/369 , A61B5/386 , A61B5/291 , A61B5/256 , A61B5/16 , A61B5/11 , A61B5/00 , A61B3/113 , A61B3/103 , G02C11/00 , G08B21/24 , H02J7/00 , G01J1/42 , G01J5/60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致近视因素获取的眼镜系统和角膜塑型镜失效判断方法,其系统包括有用于准确获取环境光参数的环境光谱传感器和用于获取用户情绪变化数据的脑电传感器;获取传感器模块数据并生成环境参数、活动参数、电生理参数(脑电数据)和用眼参数,所述用眼参数包括有阅读距离和阅读姿势数据,判断阅读距离或阅读姿势数据是否满足设定预警阈值,否,记录阅读距离和姿势数据,是,提醒用户改进并记录阅读距离和姿势数据。本发明能够准确的判断出用户是否真的在阅读和环境对眼睛的刺激情况,方便医生依据环境参数、活动参数、电生理参数(脑电数据)、用眼参数和视力数据准确判断用户的致近视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96063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191085.1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头部穿戴设备、脑电信号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头部穿戴设备包括柔性装置和处理装置。柔性装置可以与待采集脑电信号的目标用户的头部接触;柔性装置具有的多个导电电极包括接地电极和多个感应电极组,每个感应电极组包括位置相邻的至少两个感应电极,其中一者作为参考电极,其余作为采集电极。处理装置用于分别向采集电极和参考电极施加电压并获取电压差。本申请通过位置相邻的一个参考电极和至少一个采集电极构成每个感应电极组的分布,能够减少因采集电极与参考电极的距离较远而导致其他的生理电信号对脑电信号的检测带来的干扰,使得获取的脑电信号更加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5870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071836.9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宁夏祥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脑电图的无锁环形实时流系统,包括采集单元、第一无锁环形缓冲区、缓冲单元、第二无锁环形缓冲区和处理单元;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脑电信号;第一无锁环形缓冲区,用于以无锁方式存储从采集单元接收的脑电信号;缓冲单元,用于对从第一无锁环形缓冲区读取的脑电信号进行数据预处理操作,以获取相关的特征数据,并将特征数据进行存储、打包和/或传输至第二无锁环形缓冲区;第二无锁环形缓冲区,用于以无锁方式存储从缓冲单元接收的特征数据;处理单元,用于从第二无锁环形缓冲提取特征数据后挂起线程,并运用深度学习算法对特征数据进行分类。本发明具有灵活高效的数据管理能力,且适应性广和响应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195427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16812.8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新加坡国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新国大研究院 , 诺尔产学研科技(桐乡乌镇)有限公司
IPC: H01Q1/27 , H01Q1/38 , H01Q1/50 , A61B5/293 , A61B5/37 , A61B5/386 , A61N1/36 , A61N1/372 , A61B1/00 , A61B1/0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生物医学遥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天线组件及植入式医疗设备,天线组件包括第一介质基板、辐射单元、第二介质基板、接地板、短路探针及馈电探针,第一介质基板、辐射单元、第二介质基板及接地板依次层叠配置,辐射单元呈环状,馈电探针电连接于辐射单元和接地板之间,短路探针电连接辐射单元和接地板之间,接地板上开设有槽体结构。本申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植入式天线的带宽窄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7183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111604927.2
申请日:2021-12-25
Applicant: 耿彩虹
Inventor: 耿彩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戴式精神患者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撑柱以及与安装环,安装环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柱上,安装环的上端开设有环形的凹槽,凹槽的内部安装有能够上下滑动的支撑板;凹槽的外侧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的上下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转动安装有螺栓,支撑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延伸出贯穿孔的凸板,螺栓贯穿凸板,且与凸板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凹槽的上部放置有安装部。本发明通过设置安装环、凹槽以及支撑板和安装部等结构,在使用时,可以利用螺栓调节支撑板在凹槽中的位置,从而带着支撑板上的检测装置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检测装置与人体之间的距离,调节比较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3765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54028.9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头戴式交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成有脑电感应组件的头戴式交互设备,包括硅胶头戴式保护套,所述硅胶头戴式保护套的下方设置有集成安装前置板组件和辅助支撑后置板组件,有益效果为:在集成安装前置板组件的后侧对称设置辅助支撑后置板组件,后脑固定板与延伸支撑板组成一个T型的支撑受力区,通过硅胶头戴式保护套对额前固定板与数据收集传输设备进行组合,将额前固定板处的重量分摊,使佩戴者额前受到的重量被分散至后脑和头顶处,并在后脑固定板处设置缓冲弧形板对后脑处进行缓冲保护,在延伸支撑板处设置压力分散板增加支撑面积,使后脑的压力被进一步分散,减轻局部的压力使佩戴者佩戴更加舒适。
-
公开(公告)号:CN1193270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39669.8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lpha波的闭环粉噪声刺激的神经调控系统,包括实时入睡监测模块、数据质量检测模块、alpha波强度计算模块、alpha波上升沿检测模块以及粉噪声调控模块。本发明通过个性化的形态学波形监测算法监测alpha波形的上升沿,在特定的上升阶段通过闭环粉噪声刺激调节大脑的Alpha波活动,同时能够自适应地调整粉噪音的声音强度,提供精准的声刺激,从而提升用户的入睡体验,帮助用户从觉醒状态逐渐导入到平静状态,为随后的深度睡眠奠定基础,与传统的助眠系统相比,基于Alpha波的调控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入睡速度,还能提高睡眠的整体质量,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和实际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