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944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59875.4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9/14 , G06F111/1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共轭凸轮连杆打纬机构的含间隙运动稳定分析方法,包括构建对应的含间隙运动副几何约束,所述运动间隙包括滚子与共轭凸轮之间的第一运动间隙和钢筘与安装孔之间的第二运动间隙;分别构建第一运动间隙和第二运动间隙对应的力学模型;利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包含第一运动间隙和第二运动间隙的含间隙运动副动力学模型;构建用于优化各连杆长度与水平夹角的优化函数,并基于以所述含间隙运动副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以获得最佳的优化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有效降低间隙对共轭凸轮连杆的运动性能影响,从而保证打纬机构稳定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85256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85178.5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D03D4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圆筒织机的打纬机构,包括芯模、动态筘、驱动组件和静态筘,芯模包括多个沿圆周分布的芯模杆,动态筘安装在芯模的内部且与芯模同轴配合,同时固定在驱动组件上;静态筘沿芯模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经纱穿过静态筘的筘隙并固定在芯模顶端;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动态筘做轴向往复运动;提综机构驱动经纱在静态筘的筘隙做径向往复运动,并将经纱分成内层经纱和外层经纱;纬纱由引纬机构引入到内层经纱和外层经纱形成的梭口中,并由动态筘打紧,与经纱交织。本发明提高了三维圆筒织物的质量和致密化程度,自动化程度及效率高,解决三维圆筒织物批量、快速、低成本的生产难题,为实现大型三维圆筒织物成形装备的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441343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77407.9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点阵夹芯机构的低速冲击测试系统,包括两侧平行设有滑槽的测试台以及布置在测试台上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一对布置在测试台上与两侧滑槽配合移动的基座,两个基座内侧带有竖向夹板,基座顶部带有直线导轨,以及一对沿直线导轨相对移动的滑动块,两个基座之间架设有垂直于操作台的横向夹板,横向夹板两侧分别穿套在滑动块上,横向夹板与竖向夹板上均带有用于反馈被测材料受力情况的压力传感器;夹持机构还带有为基座与滑动块移动提供动力的传动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对中控制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快速完成材料的自动对中定位,同时保证材料受到的夹持力与预夹紧力相等,从而提高材料力学性能评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75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1380025.0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织机的边线装置,三维织机包括筘板、打纬装置以及织物夹持装置,位于筘板移动方向的一侧设置剑杆,边线装置包括第一边线机构和第二边线机构;第一边线机构包括顶推机构,顶推机构包括一斜块;第一垂针机构,第一垂针机构包括第一垂针,第一垂针的底部设置有滚子,滚子沿所述斜块的斜面滚动时,第一垂针可移动;复位机构,第一垂针机构固定于复位机构上,顶推机构顶推复位机构时,可驱动第一垂针构机沿顶推机构移动方向移动,顶推机构撤回时,复位机构驱动第一垂针机构复位;第二边线机构固定在筘板/打纬装置上,包括第二垂针机构和驱动机构。本发明结构简单,多个机构之间衔接流畅,减少了机构运动步骤,提高了织造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0532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708750.5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三维圆筒织机,包括总机架、至少一个送经机构、至少一个张力控制机构、至少一个拢纱机构、至少一个开口机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和卷取机构;以总机架的中心轴线为中心,送经机构沿圆周方向等角度设置,沿径向方向,自外至中心,依次设置一一对应的送经机构、张力控制机构、拢纱机构;所述开口机构位于所述拢纱机构的上方;所述开口机构位于所述总机架的侧面顶部;所述引纬机构固定在所述总机架的上方;所述打纬机构、卷取机构与所述引纬机构同轴设置,并固定在所述总机架的中心轴线处。本申请采用分段思想将三维圆筒织物沿圆周方向分为多个部分,每个部分类似于一台三维平板织机,整体结构简单,可设计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423218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23906.5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C的三维织机控制系统,包括工业计算机,工业计算机内设置有软PLC和人机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包括:设计系统模块,用于三维织物组织结构的设计;系统参数模块,用于设置织造参数;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对织造过程中的历史数据进行查看、存储和报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造方法,包括织造主程序和织造子程序,织造主程序的流程依次包括设备初始化,织物组织结构设计和选择织造模式,织造模式包括全自动模式,全自动模式的流程依次包括读取织造参数,调用织造运动子程序和判断连续织造。本发明把控制、通信、人机界面及各种特定的应用全都合为一体,运用于同一个PC硬件平台上,能更好地满足三维织机自动化控制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75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80025.0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织机的边线装置,三维织机包括筘板、打纬装置以及织物夹持装置,位于筘板移动方向的一侧设置剑杆,边线装置包括第一边线机构和第二边线机构;第一边线机构包括顶推机构,顶推机构包括一斜块;第一垂针机构,第一垂针机构包括第一垂针,第一垂针的底部设置有滚子,滚子沿所述斜块的斜面滚动时,第一垂针可移动;复位机构,第一垂针机构固定于复位机构上,顶推机构顶推复位机构时,可驱动第一垂针构机沿顶推机构移动方向移动,顶推机构撤回时,复位机构驱动第一垂针机构复位;第二边线机构固定在筘板/打纬装置上,包括第二垂针机构和驱动机构。本发明结构简单,多个机构之间衔接流畅,减少了机构运动步骤,提高了织造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77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26528.6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圆筒织机的卷取装置,包括经纱夹持机构、织物成型机构和卷取传动机构;所述经纱夹持机构包括导纱底板,设置于所述导纱底板上且与导纱底板共轴线的导纱环,以及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于导纱底板上、用于夹持经纱末端的夹持单元;所述织物成型机构包括芯模以及支撑所述芯模的支撑单元,所述导纱底板设置在所述芯模顶部;所述卷取传动机构包括导向安装板以及能驱动所述导向安装板沿所述轴线方向移动的传动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固定在所述导向安装板上。本发明能够保持织口的位置不变,有助于实现三维圆筒织物的自动化连续织造,提高三维圆筒织机的自动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8177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37025.X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织机的主动送经装置,该装置包括多个纵向设置且两两相互平行的辊子回转装置,所述每个辊子回转装置的背面均设有分纱装置,所述辊子回转装置的侧面设有带传动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三维织机的主动送经装置的使用方法,纱线通过分纱装置分纱后在带传动装置的驱动下经辊子回转装置主动送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