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2538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732164.8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宁夏枣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氢电池辅助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包括步骤:通过同步向量测量单元实时监测电网频率,并将同步向量测量单元监测得到的电网频率与电网的额定频率相减,得到电网频率偏差信号;电池管理系统通过电压、电流和温度的采集和处理模块,实时收集多个镍氢电池单体形成的镍氢电池组的温度和电池剩余电量,并上传给协调控制系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既可以兼顾储能系统运行寿命和SOC恢复的要求,又能保证机组一次调频的出力深度,是一种高效、可行的协调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减少火电机组汽轮器阀门的频繁动作,改善阀门运行条件、提升安全可靠性,并有利于提高机组运行主参数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2538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32164.8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宁夏枣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氢电池辅助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包括步骤:通过同步向量测量单元实时监测电网频率,并将同步向量测量单元监测得到的电网频率与电网的额定频率相减,得到电网频率偏差信号;电池管理系统通过电压、电流和温度的采集和处理模块,实时收集多个镍氢电池单体形成的镍氢电池组的温度和电池剩余电量,并上传给协调控制系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既可以兼顾储能系统运行寿命和SOC恢复的要求,又能保证机组一次调频的出力深度,是一种高效、可行的协调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减少火电机组汽轮器阀门的频繁动作,改善阀门运行条件、提升安全可靠性,并有利于提高机组运行主参数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0857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81604.2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电池状态反馈的电化学储能系统簇级均衡控制方法,构建了储能单元的电池簇状态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池簇切换的储能单元新型控制方式,在电池簇均衡控制的SOC区间内,当储能单元满足触发条件时,将启动电池簇切换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接触器动作次数的电池簇优化控制模型,通过控制各个电池簇的接触器工作状态改善单元内部的SOC均衡程度,在实现能量均衡的同时避免接触器的频繁动作。本发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在不同的充放电场景中,能够以较低的接触器动作频率实现电池簇间的能量平衡,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电池簇间不平衡电流,延长了储能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61361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71889.9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北仑发电有限公司
IPC: H01G11/56 , H01G11/26 , H01G11/32 , H01G11/40 , H01G11/36 , H01G11/30 , H01G11/78 , H01G11/50 , H01G11/86 , H01G1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固态锂离子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正极制备;补锂负极制备;全固态电解质制备;封装:在手套箱中,将制备得到的正极片、补锂负极片以及全固态电解质封装得到全固态锂离子电容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一种全固态锂离子电容器,设有正极、全固态电解质、补锂负极和外壳,所述正极上的活性物质为双电层型储能材料;全固态电解质为有机聚合物电解质;补锂负极上的活性物质为补锂后的嵌锂型储能材料;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锂枝晶和热失控的发生,消除了电解液泄漏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提升体系能量密度及循环使用寿命,为开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锂离子电容器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1341568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87411.1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混合薄膜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在常温下将石墨烯和另一纳米材料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和溶剂组合中混合并分散得到稳定的混合分散液;步骤2、在常温下以多孔滤膜为基底,真空抽滤混合分散液,石墨烯和另一纳米材料在多孔滤膜表面堆叠形成石墨烯混合薄膜;将石墨烯混合薄膜表面水分烘干得到石墨烯混合薄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选用合适表面活性剂和溶剂组合,然后将石墨烯和该纳米材料在选用的表面活性剂和溶剂组合混合并分散得到稳定的混合分散液,并真空抽滤制备成石墨烯混合薄膜,其厚度和材料比例精确可调,是本技术领域的一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技术发明。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便于规模化生产,经济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1361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0372914.5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北仑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薄聚氧化乙烯基固态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聚氧化乙烯和电解质盐按照设定摩尔比分散到乙腈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将交联剂和聚氧化乙烯按照设定氢键受体的摩尔比添加到溶液中,搅拌至完全分散,得到分散液;将所得分散液分别滴于聚合物支撑基底两侧,将分散液涂布均匀,烘干去除溶剂,在聚合物支撑基底两侧得到薄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交联剂/聚氧化乙烯的摩尔比和辊压间距的控制,可实现固态电解质薄膜的机械性能和厚度的精确调控。对于超薄固态电解质薄膜设计难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行性的设计思路,并且具有简单经济等优点,可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池,以提高器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08579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81604.2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电池状态反馈的电化学储能系统簇级均衡控制方法,构建了储能单元的电池簇状态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池簇切换的储能单元新型控制方式,在电池簇均衡控制的SOC区间内,当储能单元满足触发条件时,将启动电池簇切换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接触器动作次数的电池簇优化控制模型,通过控制各个电池簇的接触器工作状态改善单元内部的SOC均衡程度,在实现能量均衡的同时避免接触器的频繁动作。本发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在不同的充放电场景中,能够以较低的接触器动作频率实现电池簇间的能量平衡,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电池簇间不平衡电流,延长了储能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61361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72914.5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北仑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薄聚氧化乙烯基固态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聚氧化乙烯和电解质盐按照设定摩尔比分散到乙腈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将交联剂和聚氧化乙烯按照设定氢键受体的摩尔比添加到溶液中,搅拌至完全分散,得到分散液;将所得分散液分别滴于聚合物支撑基底两侧,将分散液涂布均匀,烘干去除溶剂,在聚合物支撑基底两侧得到薄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交联剂/聚氧化乙烯的摩尔比和辊压间距的控制,可实现固态电解质薄膜的机械性能和厚度的精确调控。对于超薄固态电解质薄膜设计难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行性的设计思路,并且具有简单经济等优点,可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池,以提高器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7500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27601.7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北仑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锰基氧化物微型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旋涂:在洁净的基底表面旋涂光刻胶;光刻:在旋涂处理后的基底表面进行曝光、显影;蒸镀:在光刻处理后的基底表面进行蒸镀,先蒸镀一层铬金属薄膜,再蒸镀一层金金属薄膜;溅射:在蒸镀处理后的基底表面,采用磁控溅射镀膜系统对叉指图案区域进行溅射,靶材为锰基氧化物;剥离:溅射后的器件放入有机溶剂中浸泡,除去叉指结构图案以外的薄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磁控溅射工艺制备结构致密且附着力强的薄膜电极,液相剥离工艺简单且获得的叉指结构电极形状保持完整,有利于缩小相邻叉指电极的间隙宽度,增加叉指电极数量,增加电极的有效面积,从而提高微型器件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40318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24511.7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石墨烯薄膜-绝缘滤膜构成的电极-隔膜结构,包括:绝缘滤膜层和石墨烯薄膜层;所述石墨烯薄膜层粘附于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绝缘滤膜层的表层;所述绝缘滤膜层为柔性层;所述绝缘滤膜具有多孔结构且滤孔孔径小于石墨烯的二维平面尺寸;所述石墨烯薄膜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导电性良好的石墨烯薄膜层粘附于多孔绝缘滤膜层的表层,绝缘滤膜的滤孔孔径小于石墨烯的二维平面尺寸,且绝缘滤膜层为柔性层,以提高电极-隔膜结构在超级电容器、电池等储能器件中的稳定性;该结构设计简单,经济实用,便于规模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