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加工用弧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48911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263425.1

    申请日:2021-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加工用弧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涉及轴承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加工台、固定机构、第一收集机构、第二收集机构、调节机构和稳定机构,通过设置的第一收集机构和第二收集机构,运用第一收集机构中的气缸带动推板将检测不合格的轴承运输到收集箱内,再运用第二收集机构中可调节的第二调节杆和限位板将检测合格的轴承整齐码垛,再运输到下个工位,从而便于检测过程中对轴承的分类收集,使得轴承的检测效率提高,通过固定机构和调节机构,可将不同大小的轴承进行限位和可将检测头移动到合适的检测高度,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轴承和检测头的调节,解决了现有的不便进行分类收集、不便调节固定和减震效果不好的问题。

    一种轴承加工用内圈精打磨装置及其打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1726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263423.2

    申请日:2021-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加工用内圈精打磨装置及其打磨方法。本发明涉及轴承打磨技术领域。该装置通过夹持机构与打磨机构组成。这解决了现有部分轴承内圈打磨装置无法高效率的对轴承内圈打磨,部分装置无法有效的对轴承轴心与打磨电机轴心进行准确定位夹紧,和部分装置无法有效清理打磨过程中的粉尘。通过转动螺杆使T型块在活动槽内部滑动,调节T型块上固定连接的弧形磁铁吸附在轴承内圈的侧端,对轴承内圈进限定,实现快速高效的对轴承内圈进行精打磨,通过旋转转动杆带动表面螺纹连接的两个螺母块同步相对移动对轴承外圈进行夹紧固定,确保夹持后的轴承与电机的转动端能够始终保持在同一轴线上,提升轴承打磨过程中的精度。

    一种基于轴承加工用的高精度轴承装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457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88739.3

    申请日:2021-07-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轴承装配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轴承加工用的高精度轴承装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通过刷子对轴承的内外圈的表面进行刷扫,刷扫效果不佳;对轴承的内外圈的表面进行刷扫时不便将刷落的灰尘从刷子上吹落;现有部分装置在对轴承进行装配时难以保证装置对轴承进行装配时轴承的稳定性。本发明由传动机构和刷扫机构组成。该装置通过第二电机转时带动轴承内圈转动,然后通过第二电机转动促使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配合,带动螺旋刷转动对轴承内外圈进行刷扫,且通过第一齿轮与内圈齿轮啮合,促使内圈齿轮带动轴承外圈转动,然后通过转动的螺旋刷对轴承的内外圈进行刷扫。

    一种轴承加工用弧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4891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63425.1

    申请日:2021-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加工用弧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涉及轴承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加工台、固定机构、第一收集机构、第二收集机构、调节机构和稳定机构,通过设置的第一收集机构和第二收集机构,运用第一收集机构中的气缸带动推板将检测不合格的轴承运输到收集箱内,再运用第二收集机构中可调节的第二调节杆和限位板将检测合格的轴承整齐码垛,再运输到下个工位,从而便于检测过程中对轴承的分类收集,使得轴承的检测效率提高,通过固定机构和调节机构,可将不同大小的轴承进行限位和可将检测头移动到合适的检测高度,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轴承和检测头的调节,解决了现有的不便进行分类收集、不便调节固定和减震效果不好的问题。

    一种轴承加工用内圈精打磨装置及其打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1726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263423.2

    申请日:2021-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加工用内圈精打磨装置及其打磨方法。本发明涉及轴承打磨技术领域。该装置通过夹持机构与打磨机构组成。这解决了现有部分轴承内圈打磨装置无法高效率的对轴承内圈打磨,部分装置无法有效的对轴承轴心与打磨电机轴心进行准确定位夹紧,和部分装置无法有效清理打磨过程中的粉尘。通过转动螺杆使T型块在活动槽内部滑动,调节T型块上固定连接的弧形磁铁吸附在轴承内圈的侧端,对轴承内圈进限定,实现快速高效的对轴承内圈进行精打磨,通过旋转转动杆带动表面螺纹连接的两个螺母块同步相对移动对轴承外圈进行夹紧固定,确保夹持后的轴承与电机的转动端能够始终保持在同一轴线上,提升轴承打磨过程中的精度。

    一种基于应力分析的主轴轴承寿命预测和可靠性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3179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38068.0

    申请日:2020-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应力分析的主轴轴承寿命预测方法,涉及主轴寿命评估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累积失效数学模型,依据方法求解出二参数威布尔分部的两个未知数,得到轴承预测数学模型。本发明通过在内设置有数学模型建立法,对于轴承寿命进行分析时,还可对于影响轴承寿命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可提高轴承寿命的预测的精准度,还在方法内设置有主轴轴承寿命预测可靠性评估方法,可对于多组数据进行检测,将多个训练轴承的健康指数绘制得到失效阈值图,利用ACPSO优化双指数模型将后续衰退时间带入参数确定好的公式,从而得到最为精确的轴承的剩余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了寿命预测的精准度,整体方法使用效果好,结构准确度高,且也不复杂。

    一种基于应力分析的主轴轴承寿命预测和可靠性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3179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011038068.0

    申请日:2020-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应力分析的主轴轴承寿命预测方法,涉及主轴寿命评估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累积失效数学模型,依据方法求解出二参数威布尔分部的两个未知数,得到轴承预测数学模型。本发明通过在内设置有数学模型建立法,对于轴承寿命进行分析时,还可对于影响轴承寿命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可提高轴承寿命的预测的精准度,还在方法内设置有主轴轴承寿命预测可靠性评估方法,可对于多组数据进行检测,将多个训练轴承的健康指数绘制得到失效阈值图,利用ACPSO优化双指数模型将后续衰退时间带入参数确定好的公式,从而得到最为精确的轴承的剩余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了寿命(56)对比文件王奉涛;王贝;敦泊森;李宏坤;韩清凯;朱泓.改进Logistic回归模型的滚动轴承可靠性评估方法.振动.测试与诊断.2018,(第01期),131-137+218.罗哉;王岚晶;唐颖奇;田焜.基于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的自动调整臂疲劳寿命的P-S-N曲线研究.计量学报.2018,(第02期),45-49.张吉健;王秋成.汽车轮毂轴承的可靠性建模分析.机电工程.2009,(第09期),98-100.刘铁鑫;张伟;张丽霞.水电机组结构寿命评价预测软件研究.水电能源科学.2006,(第02期),5-6+24-26.徐鹤琴;汪久根;王庆九.滚动轴承疲劳失效过程与寿命模型的研究.轴承.2016,(第04期),60-65.凌丹;何俐萍;许焕卫;汪忠来;朱顺鹏.基于威布尔分布的疲劳剩余寿命可靠性预测方法.机械设计.2011,(第07期),53-57.

    一种轴承加工用内外圈热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8302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44144.8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加工用内外圈热处理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间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上设置有载料台,所述载料台的上下两面四周均开设有卡位台,所述载料台的上下两面上均匀的固定连接有产品放置台,所述产品放置台上放置有轴承外圈,所述卡位台上卡接有正火箱,所述正火箱位于载料台的上侧,所述正火箱的外侧顶端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位于正火箱的内部,所述推料板的下侧均匀的固定有与产品放置台相适配的加热桶,所述加热桶卡接在产品放置台的外侧,所述正火箱的上侧设置有升降机构,实现产品的正火和淬火处理,工作效率高,设备成本低,无需人工转料,安全性好。

    一种运用于深沟球轴承的轴承注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31148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798132.8

    申请日:2022-0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轴承注脂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于深沟球轴承的轴承注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背面固定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横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伸缩杆的底端延伸至支撑块与L形板的横板的底面并固定连接有注脂头,所述气缸伸缩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支撑座的顶面转动连接有轴承放置框,所述支撑座的正面开设有长槽,本发明中,通过气缸伸缩杆带动通心长条与滑块向下移动,滑块通过螺旋槽带动后侧圆杆旋转,通过皮带带动前侧圆杆、轴承放置框与需要注脂的轴承转动,使注脂头能够将油脂均匀的注入轴承的内部,增加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一种轴承生产加工用废料清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916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799488.3

    申请日:2022-0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轴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生产加工用废料清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设备外罩及其表面滑动连接的推拉门。该种轴承生产加工用废料清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利用链轮及链条带动下侧并联传动的短轴进行同步旋转,使得短轴端部的滑道打磨头进行同位旋转,且由于轴承圈径与滑道打磨头圈径的大小差异,使得滑道打磨头与轴承在同等时间下的旋转距离存在差异,以此造成轴承与滑道打磨头的错位旋转并实现动态打磨,相比于打磨件单个位置持续性与轴承接触加工,该种设置方式可实现滑道打磨头均匀切换各个面进行使用,一方面延长了打磨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避免打磨件的损耗造成单个轴承上滑道不同位置存在加工差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