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结构及换热集成装置和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3063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1002869.6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一种换热结构及换热集成装置和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涉及换热技术领域。该换热结构包括换热基座和换热器;换热基座与连接壳体之间形成密闭的换热腔;换热器设置在换热腔内,且换热器与换热基座连接;换热器内设置有互不连通的换热内流道与原液流道;换热基座上设置有与原液流道连通的原液进口和原液出口,还设置有与换热内流道连通的换热出口;换热器外部的换热腔为换热外流道;换热内流道与换热外流道连通。该换热集成装置和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均包括换热结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结构及换热集成装置和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较小的换热空间内换热性能难以满足散热要求的技术问题。

    旁通阀及流体管路结构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5545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011489879.2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旁通阀及油道结构。旁通阀,包括:阀座、阀芯和弹性复位件;阀座和阀芯均为中空结构;阀芯沿阀座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阀座的内腔;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阀座和阀芯连接;阀座上设有阀座介质进口、阀座介质孔和阀座泄压孔,阀芯上设有阀芯介质进口、阀芯介质孔和阀芯泄压孔;阀座介质孔与阀芯介质孔连通,当阀芯向远离阀座介质进口的方向运动设定距离时,阀座泄压孔与阀芯泄压孔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旁通阀能够与主介质通道串联,有利于实现旁通阀与管路的集成,有利于使装置的结构紧凑。

    冷却装置及发动机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6278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488234.5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及发动机系统。本发明提供的冷却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均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总进液流道,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均与所述总进液流道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冷却装置将传统的冷却器化整为零,并且集成在同一底座上,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

    旁通阀及流体管路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55454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89879.2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旁通阀及油道结构。旁通阀,包括:阀座、阀芯和弹性复位件;阀座和阀芯均为中空结构;阀芯沿阀座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阀座的内腔;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阀座和阀芯连接;阀座上设有阀座介质进口、阀座介质孔和阀座泄压孔,阀芯上设有阀芯介质进口、阀芯介质孔和阀芯泄压孔;阀座介质孔与阀芯介质孔连通,当阀芯向远离阀座介质进口的方向运动设定距离时,阀座泄压孔与阀芯泄压孔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旁通阀能够与主介质通道串联,有利于实现旁通阀与管路的集成,有利于使装置的结构紧凑。

    温控阀、发动机润滑油路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8400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150350.0

    申请日:2022-02-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温控阀、发动机润滑油路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阀体上形成有进油口,以及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一出油口和所述第二出油口在第一方向上排列;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滑阀配合;所述滑阀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出油口敞开,且所述滑阀关闭所述第二出油口;所述滑阀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出油口敞开,且所述滑阀关闭所述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阀体的轴向。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蜡包式温控阀因损坏无法进行油路切换时,可能会导致机油在高温时无法流进油冷器进行换热,而是通过旁通油路直接流入发动机的问题,提供一种温控阀、发动机润滑油路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换热器及热管理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261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692896.5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热器及热管理系统,换热器包括设于冷流通道层内的引流板,引流板上设有多条第一引流槽,相邻第一引流槽间隔设置并形成多个分流间隙。第一引流槽由直形槽段和曲形槽段中的一者单独构成或者由直形槽段和曲形槽段中的两者交替排列形成,其中,曲形槽段的侧壁呈平滑延伸的曲线形,直形槽段的中心线呈直线形,每一直形槽段包括多个沿着自身中心线依次连通的错位通道,且相邻的错位通道沿着垂直于直形槽段中心线的方向错位布置,以使每一错位通道能够分别连通相邻的错位通道和位于直形槽段一侧的分流间隙。本申请提供的换热器及热管理系统,解决了低温介质在冷流通道层各处换热效果不一致进而导致换热器容易出现热应力集中的问题。

    冷却装置及发动机系统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062784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488234.5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及发动机系统。本发明提供的冷却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均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总进液流道,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均与所述总进液流道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冷却装置将传统的冷却器化整为零,并且集成在同一底座上,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

    一种用于冷却系统中的单向阀

    公开(公告)号:CN106246965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89808.1

    申请日:2016-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15/1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却系统中的单向阀,包括阀盖和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盖上开设有油道和一个带凸环的中心孔;所述的阀体由弹性材料制成,呈碗状结构,并设有中心柱,所述的中心柱上设有凹槽;所述的凸环和凹槽在轴向和径向同时过盈配合。本发明通过弹性阀体可恢复形变,使阀体与阀盖处于关闭和开通两个状态,从而实现单向导通。由于本发明仅采用阀盖和阀体两个零件,结构非常简单,容易制造,大大降低了制造了装配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截止阀和换热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2901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49680.8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截止阀和换热装置,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包括:阀体,具有通道以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阀芯,可移动地安装于通道内,且设置有流道。第一弹簧,配置成向第一阀芯提供向着第一端方向的弹力以让第一阀芯关闭。密封构件安装于第一阀芯,且与流道对应。在第一端的流体压力大于第二端的流体压力时,流体可使第一阀芯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向着第二端的方向移动让第一阀芯打开,并可使密封构件关闭流道,以使流体由第一端向着第二端的方向流动。在第二端的流体压力大于第一端的流体压力时,第一弹簧可使第一阀芯关闭,压差可使密封构件打开流道,流体可沿流道由第二端向着第一端的方向流动。可实现双向截止,且体积较小。

    换热器及热管理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874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47393.4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热器及热管理系统,换热器包括引流板,引流板设有第一引流槽,相邻第一引流槽形成多个分流间隙。第一引流槽由直形槽段和曲形槽段中的一者单独构成或者由直形槽段和曲形槽段中的两者交替排列形成,直形槽段包括多个沿着自身中心线依次连通的错位通道,相邻的错位通道沿着垂直于直形槽段中心线的方向错位布置。引流板还设有多个第二引流槽和引流凸起,引流凸起将冷流通道层位于第一引流槽和第二引流槽之间的区域分隔成多个引流通道,引流通道的流通面积、第一引流槽的流通面积和第二引流槽的流通面积均相等。本申请提供的换热器及热管理系统,解决了冷流通道层各处换热效果不一致而导致换热器容易出现热应力集中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