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865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61229.1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浙江锂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负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设于所述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上的涂层;所述涂层包括硅涂层和活性物质涂层,所述硅涂层位于所述集流体和所述活性物质涂层之间;所述硅涂层包括羧基聚合物、含硅活性颗粒和导电剂;所述羧基聚合物包含‑COOM,其中M为H、Li、Na、K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活性物质涂层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该负极极片在充放电过程中具有低膨胀率,可使得电池具备优异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8148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49291.X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浙江锂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负极片和锂离子电池及用电设备。该负极片包括依次设置的负极集流体层;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硅碳、第一石墨和第一硬碳;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二石墨和第二硬碳;第一石墨的中值粒径为12~15μm,第二石墨的中值粒径为3~10μm。底层硬碳充分与硅碳结合,能够抑制硅碳体积膨胀问题,提高整体压密及低温性能;表层硬碳与快充石墨结合,硬碳大层间距以及各项同性结构能够有效缩短锂离子传输路径,提升表层动力学,改善电芯拐角析锂问题。通过上述第一和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组合,在保证充分发挥硅碳材料高能量密度的同时显著改善动力学不足导致的拐角析锂,能显著抑制高硅体系下电芯反弹膨胀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8510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157525.1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浙江锂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10/0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二次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石墨阳极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集流体、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石墨阳极的面密度为CW mg/mm2;第一活性层的活性材料包括石墨A,第二活性层的活性材料包括石墨B;石墨B的DB90<石墨A的DA90;自第二活性层而始,石墨阳极上设有深H的非穿透型孔,并且:当CW≤0.095时,DB90≤H≤DA90+1.3×DA90;当CW>0.095时,DB90+0.5×DA90≤H<DB90+0.95×DA90。本发明提出的石墨阳极,能够有效提高快充能力并可显著延长循环寿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石墨负极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508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92743.4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浙江锂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25 , H01M4/13 , H01M10/056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卷绕型二次电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该卷绕型二次电芯通过在负极极片拐角处设置特定组成的聚合物电解质涂层,同时根据二次电芯尺寸设置涂层的厚度,使得拐角处的负极极片不仅可有效缓解弯曲挤压作用,同时电解液浸润性高,所述二次电芯的电化学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96016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31627.X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浙江锂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片结构、电芯及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极片结构包括集流体、活性材料层和填充层;所述集流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空箔区和至少一个涂层区;所述活性材料层连接于所述涂层区上;并且所述活性材料层上设有所述减薄区;所述减薄区与所述空箔区连通;所述填充层连接于所述空箔区;并且所述填充层朝向所述集流体的投影与所述减薄区至少部分重合设置。本发明能够有利于降低极片的不平整性,并且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延长其循环使用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81226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90558.9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浙江锂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83 , H01M4/139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极活性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中负极活性层包括含有石墨晶体的负极活性物质,所述石墨晶体的002、100特征峰的半高宽分别为β002、β100,002、100特征峰的衍射角分别为θ002、θ100,计算得到石墨晶体沿a轴方向的平均宽度La和沿c轴方向的平均高度Lc:La=1.77λ/(β100*cosθ100),K=0.089,#imgabs0#Lc=(K*λ)/(β002*cosθ002);其中,La和Lc之间满足:1≤La/Lc≤2.5。本发明中满足条件:1≤La/Lc≤2.5,不仅可以为Li+的嵌入/脱出提供更多的边缘位置,可以缩短Li+的扩散路径,这对提高速率性能都是有利的,而且有利于石墨在高电流密度下的可逆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8121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8935.0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浙江锂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13 , H01M4/13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极片及其二次电池,该负极片包括集流体以及设置在集流体至少一表面的活性材料层;活性材料层包括第一活性材料层以及第二活性材料层,第一活性材料层包括第一硅碳颗粒,第二活性材料层包括第二硅碳颗粒;第一硅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1,第二硅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d2,其中,d1和d2满足关系:0.3<d2/d1<1。第一硅颗粒球形度为p1,第二硅碳球形度为p2,0.33≤p2/p1≤0.67,本发明的活性材料层采用不同粒径的硅碳颗粒,并控制两种硅碳颗粒的含量比例,能够减少极片激光打孔后的粉尘数量及粉尘粒径,降低刺穿隔膜的风险,并降低电池K值,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9055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58837.7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浙江锂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C08G83/00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134 , H01M10/0525 , C01B33/02 , C01B32/0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负极材料、负极片和二次电池;复合负极材料为多层异质结构,包括内核以及包覆在内核外表面的包覆层,内核为纳米硅,包覆层为非均匀的多孔碳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负极材料既能限制硅基材料膨胀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储气能力,避免电池鼓包。其中多孔碳结构由MOFs逐层组装后经高温碳化形成,MOFs碳化后的刚性碳骨架内部拥有足够的空腔体积,能够有效的缓冲硅纳米颗粒的体积膨胀,保障了SEI膜的结构稳定。碳层骨架除了能够阻止硅颗粒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之外,其骨架上保留的功能基团‑NH2碳化后形成吡咯氮、吡啶氮等位点可以协同氨基起到一定的吸附作用,有效的减少了电池在使用和储存中的产气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00884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58492.X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浙江锂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13 , H01M4/133 , H01M4/139 , H01M4/1393 , H01M4/36 , H01M4/38 , H01M10/0525 , H01M4/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负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及设置在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活性物质层,该活性物质层包括负极活性材料,该负极活性材料包括碳球和填充在碳球内部的硅材料和磷材料,碳球由碳层外壳和位于碳层外壳内的多孔碳核构成,硅材料和磷材料填充于多孔碳核和碳层外壳之间以及多孔碳核的孔道内。本发明可以提高负极极片的压实密度,能够在保证电池的能量密度的同时提升循环稳定性,降低电池在超级快充中发生析锂的风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