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4008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74629.1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 海南大学三亚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供能农业传感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柔性纳米压电材料的自供能农业环境传感系统,通过设置柔性压电薄膜、发电控制器、超低功耗传感子系统和高阻抗传感器,发电控制器控制微能量收集器启动收集多个纳米压电组件的交变信号并控制电荷转移电容器达到预充能状态,超低功耗传感子系统驱动高阻抗传感器检测环境参量,微能量收集器驱动电荷转移电容器和主蓄能电容器配合运行实现电压稳压和阻抗变换,发电控制器不使用磁性元件,降低硬件成本和体积,高阻抗传感器采用半导体电阻和功能复合材料制备和电桥结构,可实现对温度、相对湿度、光通量、光谱分布、气体环境或机械作用力等农业环境参量的快速低功耗检测和无线数据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7608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76990.9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 海南大学三亚研究院
IPC: G06F9/4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性能虚拟化及拟态计算操作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模块化程序组件的高性能拟态计算系统,包括计算节点资源池、存储资源池、外核服务框架、模块化容器组件、虚拟化子系统、系统管理组件、多媒体集总单元和多链路I/O通信单元;其中,本发明采用扁平化设计的外核服务框架,控制简化计算资源与存储资源的管理,避免多层抽象嵌套引起的性能损耗;采用模块化容器组件,可以根据用户程序功能需求,动态调整模块化程序组件的逻辑链接关系,实现拟态计算,提高了计算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可兼容性;并采用轻量化的虚拟机子系统,实现应用程序的批量快速部署和跨平台通用性,提高系统负载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5629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635791.0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 海南大学三亚研究院
IPC: A01G7/04 , H05B45/30 , H05B45/10 , F21V29/51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光照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低扰动高效能农业设施人工光照系统,包括:照明组件隔离单元、LED照明子系统、功率分配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照明组件隔离单元采用隔离式多层透光隔热结构,将LED照明子系统与环境隔离,并通入干冷空气进行冷却,避免热辐射影响作物;通过控制单元综合调控对LED照明子系统实现恒流驱动、过电流脉冲驱动及频闪驱动模式,根据不同作物的生理特性综合优化光质、光强及光照周期特性。本发明提供了连续可调的全光谱光照,优化了光源能效,降低了系统热效应对作物及环境的影响,本发明的系统鲁棒性更优,为高密度植物工厂、集约化高效农业、高通量育种加速系统提供了新的高性能光源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4857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30145.3
申请日:2024-05-21
IPC: G06T11/00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改进自注意力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生成方法、装置和介质,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案定义生成器和判别器架构;根据所述生成器和所述判别器架构,设置加权残差连接;设置多头注意力机制;根据所述残差连接和所述多头注意力机制,得到SAGAN‑Pro图像生成模型。本发明提出了变换的自注意力机制,通过改变注意力计算顺序,在占有更少的计算资源的情况下获得较好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4008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74629.1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 海南大学三亚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供能农业传感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柔性纳米压电材料的自供能农业环境传感系统,通过设置柔性压电薄膜、发电控制器、超低功耗传感子系统和高阻抗传感器,发电控制器控制微能量收集器启动收集多个纳米压电组件的交变信号并控制电荷转移电容器达到预充能状态,超低功耗传感子系统驱动高阻抗传感器检测环境参量,微能量收集器驱动电荷转移电容器和主蓄能电容器配合运行实现电压稳压和阻抗变换,发电控制器不使用磁性元件,降低硬件成本和体积,高阻抗传感器采用半导体电阻和功能复合材料制备和电桥结构,可实现对温度、相对湿度、光通量、光谱分布、气体环境或机械作用力等农业环境参量的快速低功耗检测和无线数据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7356295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35791.0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 海南大学三亚研究院
IPC: A01G7/04 , H05B45/30 , H05B45/10 , F21V29/51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光照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低扰动高效能农业设施人工光照系统,包括:照明组件隔离单元、LED照明子系统、功率分配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照明组件隔离单元采用隔离式多层透光隔热结构,将LED照明子系统与环境隔离,并通入干冷空气进行冷却,避免热辐射影响作物;通过控制单元综合调控对LED照明子系统实现恒流驱动、过电流脉冲驱动及频闪驱动模式,根据不同作物的生理特性综合优化光质、光强及光照周期特性。本发明提供了连续可调的全光谱光照,优化了光源能效,降低了系统热效应对作物及环境的影响,本发明的系统鲁棒性更优,为高密度植物工厂、集约化高效农业、高通量育种加速系统提供了新的高性能光源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93152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148449.2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木薯花芽形成两性花的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诱导木薯花芽形成两性花的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在木薯花芽期,将5PPM氯吡脲和10PPM赤霉素混合溶液喷施在木薯花芽上,连续三天;接着对花芽进行包棉花后,将0.3%的秋水仙素和1%二甲基亚砜混合溶液滴在包棉花的花芽上,浸湿整个棉花,连续滴药三天,第四天拆棉花;后每隔一周喷施氯吡脲5PPM和10PPM赤霉素混合溶液于花芽上,连续喷施两周,每天施药时间在上午8:00到9:00之间,下午5:30到6:30之间为优选;本发明的诱导木薯花芽形成两性花机制在木薯花芽期施用,可定向诱导两性花形成,显著增加具有雌性器官的花朵的比例,诱导两性花形成调控后的雌性器官花朵的比例可提高5.91倍。
-
公开(公告)号:CN11293152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48449.2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木薯花芽形成两性花的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诱导木薯花芽形成两性花的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在木薯花芽期,将5PPM氯吡脲和10PPM赤霉素混合溶液喷施在木薯花芽上,连续三天;接着对花芽进行包棉花后,将0.3%的秋水仙素和1%二甲基亚砜混合溶液滴在包棉花的花芽上,浸湿整个棉花,连续滴药三天,第四天拆棉花;后每隔一周喷施氯吡脲5PPM和10PPM赤霉素混合溶液于花芽上,连续喷施两周,每天施药时间在上午8:00到9:00之间,下午5:30到6:30之间为优选;本发明的诱导木薯花芽形成两性花机制在木薯花芽期施用,可定向诱导两性花形成,显著增加具有雌性器官的花朵的比例,诱导两性花形成调控后的雌性器官花朵的比例可提高5.91倍。
-
公开(公告)号:CN1190511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5427.7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分布式智慧微电网的农业设施自供电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分布式太阳能发电及感知子系统、直流断路器、主控制器子系统、直流母线、母线电压感应器、直流变频器、电动机、再生制动控制器、主制动电阻、矫正电容器阵列、高效率整流器和交流断路器。分布式太阳能发电及感知子系统包括太阳能模块、电能转换器、太阳能阵列控制器、直流母线驱动器、中间继电器和蓄电池组;太阳能模块与电能转换器构成太阳能阵列,用于光伏发电并传感太阳辐射强度;主控制器子系统进行分析决策,其嵌入式控制器以太阳能阵列电压和电流信号为输入变量,分析农业设施光热环境,反馈调控直流变频器运行参数驱动电动机变频运行,实现节能降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88161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26726.X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脑高性能融合计算矩阵系统及执行方法。系统包括MCM电路基板、安装在MCM电路基板上表面的可变构融合计算矩阵、AI辅助动态编程控制器、可编程精度模数转换器、可编程精度数模转换器、嵌入式调试器、数模系统桥接器、可编程信号切换器、模拟信号IO接口和系统调试接口以及安装在MCM电路基板下表面的第一融合计算矩阵IO通道、第二融合计算矩阵IO通道、第三融合计算矩阵IO通道、第四融合计算矩阵IO通道。本发明采用可重构内部逻辑与动态自编程的方法,基于可变构融合计算矩阵实现分布式并行计算,基于AI辅助动态编程控制器与嵌入式调试器实现计算系统的在线自编程,以解决现有系统运行效能低、能耗高、稳定性差、并行化及泛用性欠佳的技术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