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25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17856.7
申请日:2025-04-03
Applicant: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8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SlbHLH36基因在调控番茄花粉发育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一种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了SlbHLH36基因突变的转基因番茄植株slbhlh36‑cr,蛋白翻译提前终止,造成花药中L‑脯氨酸含量显著减少,导致花粉畸形败育;超表达植株SlbHLH36‑OE花药中L‑脯氨酸含量提高,花粉发育无异常,进一步验证了SlbHLH36基因在调控花粉发育中的关键作用。本发明不仅为番茄花粉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还为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番茄雄性不育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育种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91254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00376.X
申请日:2025-04-01
Applicant: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8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与分子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SlAAP8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番茄花粉育性中的应用。首先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到SlAAP8基因,并利用酵母突变菌株互补实验证实其具有多氨基酸转运功能。通过构建SlAAP8过表达及基因编辑突变体株系进行表型分析发现:过表达株系雄蕊发育正常,代谢组检测显示花药中氨基酸水平显著升高;SlAAP8敲除突变体(slaap8‑cr)表现为典型花粉败育,而叶面喷施L‑脯氨酸可完全恢复其育性。上述结果不仅揭示了SlAAP8通过调控氨基酸稳态维持花粉发育的分子机制,同时建立了基于该基因编辑的雄性不育系创制系统及其化学恢复育性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37224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61555.2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IPC: C12N15/82 , C12Q1/6895 , C12N15/53 , A01H5/00 , A01H6/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GmPOD123基因优异自然变异在大豆萌发期抗旱调控中的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GmPOD123基因在400份大豆种质资源群体中进行的萌发期抗旱表型关联分析,挖掘并验证了GmPOD123基因存在与大豆萌发期抗旱性显著相关的优异自然变异。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超表达GmPOD123HapG(HapG,Chr17:14532734)基因的转基因株系可以促进干旱胁迫下的大豆萌发,证实了该基因可以提高大豆萌发期的抗旱性。因此,本发明公开的过氧化物酶基因GmPOD123,不仅为改良大豆萌发期抗旱性丰富了候选基因资源,同也为培育抗旱大豆新种质提供了候选分子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1197081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45718.5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蛋白质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纹枯病菌效应蛋白在提高水稻抗病性中的应用。所述纹枯病菌效应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纹枯病菌效应蛋白能显著提高水稻对水稻纹枯病的抗病性,调控水稻防御基因表达显著提高,结果为水稻的抗病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6854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20460.6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 海南大学三亚研究院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昆虫分子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鉴定蓟马科昆虫品种的多重PCR引物及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鉴定蓟马科昆虫品种的多重PCR引物以及方法,该鉴定引物以及多重PCR体系可以对这三种蓟马进行快速、有效、准确的鉴定,烟蓟马、梳缺花蓟马、普通大蓟马的PCR产物条带大小分别为104bp、237bp和439bp。灵敏度烟蓟马的检出限为500拷贝,梳缺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检出限度均为100拷贝。相较于普通PCR单次只能鉴定一种蓟马的种类,该多重PCR体系可以单次完成多种蓟马的种类鉴定,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节约时间等优点,在田间蓟马检测方面具备很高的价值,可以广泛应用于植物保护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6853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220252.3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IPC: C12N15/82 ,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113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转录因子OsEPR1作为负调控因子在提高水稻挥发性代谢物含量中的应用,所述转录因子OsEP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1所示。本发明通过在水稻中以组成型启动子驱动的OsEPR1基因过量表达,显著降低了水稻籽粒多个挥发性代谢物的含量,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脂氧合酶途径挥发性代谢物;表明OsEPR1作为负调控因子抑制水稻肪氧合酶途径在内的多个挥发性代谢物的合成,因此可以通过在水稻中敲除OsEPR1基因使水稻多个挥发性代谢物的合成提高,可应用于水稻香味品质改良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967968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206541.8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IPC: A61K8/9789 , A61K8/98 , A61K8/9761 , A61Q7/00 , A61Q17/00 , A61Q5/02 , A61Q19/00 , A61P17/14 , A61P1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防脱固发的含紫薯叶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原料:紫薯叶100‑120份,扁豆衣25‑35份,鸭梨皮25‑35份,冬瓜皮25‑35份和乌斯曼草8‑12份,槐花90‑110份,诺丽果酵素25‑35份,仙人掌粉25‑35份,蛇蜕8‑12份,侧柏叶25‑35份和桑叶25‑35份。该含紫薯叶提取物的组合物,通过各个提取物进行复配,配方科学合理,协同起效,刺激性小,安全性高,在使用过程中对头发根部进行滋养,有效成分高效地渗透进入到毛囊中,激活毛囊周围的细胞活性,有效促进头发生长,防止脱发,起到防脱固发效果。同时对5ɑ‑还原酶和主要微生物都有高效抑制作用,减少脂溢性脱发发生的概率。此外,还具有舒缓头皮,改善头皮环境,滋养头发,具有多重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38500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09469.X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 郑州市动植物防疫检疫中心
IPC: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幼苗移栽病虫害防治用浸根装置,涉及到幼苗浸根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固定板、循环链条、培育箱,固定板包括倾斜排水部、水平过滤部、倾斜过渡部、水平浸泡部以及倾斜沉降部,其依次首尾连通形成阶梯状结构,培育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部与第二永磁部,幼苗可以放置在培育箱内,而培育箱可以在循环链条的牵引下在底座上循环运动,培育箱循环过程中依次经过倾斜排水部、水平过滤部、倾斜过渡部、水平浸泡部以及倾斜沉降部,在此过程中,培育箱内的药水可以在倾斜排水部上排出,并在经过水平浸泡部的过程中完成药水的注入,以实现培育箱内药水的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8406703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0878574.2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大豆细胞壁转化酶基因GmCWIN3及其应用,首先,克隆GmCWIN3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激素诱导的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其次,利用农杆菌浸花法转化拟南芥Col‑0,测定转基因拟南芥的细胞壁转化酶活性和蔗糖含量;同时,对转基因拟南芥的株高及分枝数进行表型鉴定。最终,初步明确GmCWIN3基因可通过调节体内蔗糖水解,参与生长素和赤霉素介导的大豆株高和分枝数的生物学过程;通过分子技术手段培育具有理想株型的大豆新品种(系)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4707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52655.1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山茶油种类鉴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乙偶姻作为特征识别物在鉴别海南山茶油中的应用;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识别物的海南山茶油和两广山茶油的鉴别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待测样品中特异挥发物乙偶姻的相对含量,当待测样品中乙偶姻的相对含量数值大于20000000 mAU#imgabs0#min,则判断待测样品为海南山茶油;当待测样品中乙偶姻相对含量数值小于等于20000000 mAU#imgabs1#min,则判断待测样品为两广山茶油。本发明以乙偶姻作为特征指示物质,通过检测待测样品中的乙偶姻的相对含量,即可快速鉴别海南山茶油和两广山茶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