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孔隙空间分割法负载抗癌药物的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0478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1688678.4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nventor: 姜珂 周子棋 张玲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孔隙空间分割(PSP)法负载抗癌药物的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学和材料化学领域。本发明首先采用“一锅法”策略合成负载大分子熊果酸的沸石咪唑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ZIF‑8的孔隙空间被熊果酸分割;然后用物理吸附法将小分子5‑氟尿嘧啶药物吸附到ZIF‑8剩余的孔隙空间内,得到同时装载两种抗癌药物的沸石咪唑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本发明合成的复合材料尺寸均匀,并采用孔隙空间分割(PSP)方法实现了两个客体分子的有效封装,充分利用了ZIF‑8的孔隙空间。本发明的材料具备较好的药物pH控释效果,尤其对小分子5‑氟尿嘧啶也具备pH控释能力,这在孔隙空间分割前是无法实现的,很好地扩展了实际应用领域利用两种抗癌药物的联合作用,进而实现治疗癌症的需求,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潜能。

    一种刚柔相济骨架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38609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1114982.8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nventor: 张玲 姜珂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刚柔相济骨架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首先通过室温溶剂法得到均相晶体材料ZJU‑194,然后将得到的晶体材料进行多次溶剂交换,最后在室温、真空状态下进行活化,以去除材料孔洞内的溶剂分子,得到刚柔相济骨架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JU‑194a。本发明首次以高氯酸根作为无机侨联阴离子,成功构筑了有机‑无机杂化的阴离子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凭借对C2H2与CO2选择性“孔道开闭”属性,ZJU‑194a具有较高的C2H2/CO2选择分离系数(22.4),该性能优于目前报道的大多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一种基于亚铜-炔基化学的MOFs材料在乙炔/二氧化碳分离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74216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011526979.8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nventor: 张玲 林仕伟 姜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基于亚铜‑炔基化学的MOFs材料在乙炔/二氧化碳分离中的应用,所述的MOFs材料为CuI@UiO‑66‑(COOH)2,是以UiO‑66‑(COOH)2的裸露羧基为配位结合点,采用后功能化修饰策略锚定一价铜所得;经活化后可以作为吸附剂材料应用于乙炔/二氧化碳分离;该材料在室温条件下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高C2H2/CO2选择分离性能(分离系数185.0),远远超过此前报道的其他基准材料。本发明为改进或代替目前高能耗、低效率的传统气体分离与纯化技术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

    一种多巴胺修饰双金属有机框架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4026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56775.9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nventor: 姜珂 苏佳 张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巴胺修饰双金属有机框架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学和材料化学领域。本发明采用原位溶剂热法将Co成功掺杂到Fe‑MIL‑53‑NH2中得到Co/Fe‑MIL‑53‑NH2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大幅提升了Fe‑MIL‑53‑NH2的芬顿催化性能;借助多巴胺原位聚合法,成功对Co/Fe‑MIL‑53‑NH2表面进行修饰,得到Co/Fe‑MIL‑53‑NH2@PDA纳米颗粒,使其具备较好的光热性能。本发明合成的复合材料兼具芬顿催化和光热抗菌性能,协同抑菌率高达98%。验证了化学动力学和光热协同抗菌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刚柔相济骨架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38609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114982.8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nventor: 张玲 姜珂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刚柔相济骨架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首先通过室温溶剂法得到均相晶体材料ZJU‑194,然后将得到的晶体材料进行多次溶剂交换,最后在室温、真空状态下进行活化,以去除材料孔洞内的溶剂分子,得到刚柔相济骨架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JU‑194a。本发明首次以次氯酸根作为无机侨联阴离子,成功构筑了有机‑无机杂化的阴离子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凭借对C2H2与CO2选择性“孔道开闭”属性,ZJU‑194a具有较高的C2H2/CO2选择分离系数(22.4),该性能优于目前报道的大多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用于电解水析氧反应的镍基MOF自重构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02971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34345.4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解水析氧反应的镍基MOF自重构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首先,通过溶剂热法在导电基底上原位生长Ni‑BDC‑1,然后通过电化学方法对Ni‑BDC‑1进行原位重构,最后得到稳态镍基MOF自重构异质结。本发明异质结既具有表面重构的NiOOH活性层,又巧妙保留了MOF固有的拓扑结构,不仅表现出优异的OER活性(10 mA cm‑2过电位仅为225 mV,远高于同等条件下的商用贵金属催化剂IrO2 353 mV),还可以在工业应用级别的大电流(100 mA cm‑2)OER反应中保持长期性能稳定(可超过100小时),本发明为电解水析氧催化剂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一种基于亚铜-炔基化学的MOFs材料在乙炔/二氧化碳分离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742163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526979.8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nventor: 张玲 林仕伟 姜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基于亚铜‑炔基化学的MOFs材料在乙炔/二氧化碳分离中的应用,所述的MOFs材料为CuI@UiO‑66‑(COOH)2,是以UiO‑66‑(COOH)2的裸露羧基为配位结合点,采用后功能化修饰策略锚定一价铜所得;经活化后可以作为吸附剂材料应用于乙炔/二氧化碳分离;该材料在室温条件下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高C2H2/CO2选择分离性能(分离系数185.0),远远超过此前报道的其他基准材料。本发明为改进或代替目前高能耗、低效率的传统气体分离与纯化技术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

    一种药物组合物、保健品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67109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510124528.4

    申请日:2015-03-19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保健品及制备方法。该药物组合物和保健品包括螺旋藻,为君药,起首要保健作用;芦荟提取物泻下通便、清肝泻火,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减轻紫外线辐射伤害、增强免疫抗肿瘤作用,为臣药,起相辅相成之作用;配合益智、诺丽果浆,化湿开胃、理气温脾,改善失眠、炎症、痛症、内分泌失调、免疫系统等滋补调理作用,保健效果更佳,二者分别为佐药、使药,起固本和推动药力的作用。芦荟为苦寒伤脾之品,配益智取其温中健脾,抑制其寒性,以免伤及正气。经动物功能试验证明,能有效起到增强免疫力和缓解体力疲劳作用,是良好的复方中药保健食品。

    一种单针藻、其培养方法、采收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073437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410213167.6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单针藻,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8776,命名为单针藻C29,其生长速度快,油脂产率高,是生产生物柴油的优良菌株;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单针藻的开放式培养方法,此方法采用特定培养基培养,更利于单针藻C29的生长及油脂的积累;本发明还提供了单针藻C29的采收方法,该方法无毒性,絮凝效率高、采收成本低;本发明还提供了单针藻C29在生产油脂,特别是在生产生物柴油中的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