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骨源双相磷酸钙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84652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1100479.7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罗非鱼骨源双相磷酸钙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废弃的罗非鱼脊椎骨为原料,为保留原罗非鱼骨本身含有的微量矿质元素,首创“梯度升温烧结法”制备得到含有“海绵状”双相磷酸钙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主要成分为β‑磷酸三钙(β‑TCP)和羟基磷灰石(HAP)。本发明的原料来源广泛,回收利用罗非鱼骨废弃物,成本低。将废弃的罗非鱼骨转化成高值化生物医用骨修复材料,相比于传统单一的羟基磷灰石骨修复材料而言,双相磷酸钙的获得使材料更具生物活性和骨诱导性。

    墨鱼骨源双相磷酸钙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32150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69794.X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活性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墨鱼骨源双相磷酸钙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墨鱼骨为原料,通过水热烧结两步法制备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骨修复材料,其主要成分是β‑磷酸三钙β‑TCP和羟基磷灰石HA。经水热烧结两步法处理后的墨鱼骨保留有促进骨组织生长、诱导骨形成的微量元素,如Sr2+、Mg2+、Si2+、Cu2+、Zn2+、Fe2+。本发明所制备的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可用作骨粉填充剂和骨组织工程支架、植入物涂层、药物释放载体,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一种金鲳鱼骨源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3636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1379186.7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金鲳鱼骨源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废弃金鲳鱼骨为原料,首创干湿交替法制取金鲳鱼骨源的缺钙型羟基磷灰石和双相磷酸钙材料。相较于现有鱼骨源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干湿交替法对原始金鲳鱼骨进行了预烧结,有效防止了微量元素在后期水热、高温烧结等处理过程后的流失,保护了金鲳鱼骨中对成骨和成血管化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如Mg、Na、Si、Sr、Zn、Fe等。通过本方法制备的金鲳鱼骨源骨修复材料相较于传统骨修复材料更具生物活性和诱导性,为其广泛应用于骨修复领域奠定了基础。

    墨鱼骨源双相磷酸钙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32150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0869794.X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活性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墨鱼骨源双相磷酸钙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墨鱼骨为原料,通过水热烧结两步法制备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骨修复材料,其主要成分是β‑磷酸三钙β‑TCP和羟基磷灰石HA。经水热烧结两步法处理后的墨鱼骨保留有促进骨组织生长、诱导骨形成的微量元素,如Sr2+、Mg2+、Si2+、Cu2+、Zn2+、Fe2+。本发明所制备的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可用作骨粉填充剂和骨组织工程支架、植入物涂层、药物释放载体,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一种金鲳鱼骨源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3636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379186.7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金鲳鱼骨源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废弃金鲳鱼骨为原料,首创干湿交替法制取金鲳鱼骨源的缺钙型羟基磷灰石和双相磷酸钙材料。相较于现有鱼骨源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干湿交替法对原始金鲳鱼骨进行了预烧结,有效防止了微量元素在后期水热、高温烧结等处理过程后的流失,保护了金鲳鱼骨中对成骨和成血管化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如Mg、Na、Si、Sr、Zn、Fe等。通过本方法制备的金鲳鱼骨源骨修复材料相较于传统骨修复材料更具生物活性和诱导性,为其广泛应用于骨修复领域奠定了基础。

    罗非鱼骨源双相磷酸钙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8465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100479.7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罗非鱼骨源双相磷酸钙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废弃的罗非鱼脊椎骨为原料,为保留原罗非鱼骨本身含有的微量矿质元素,首创“梯度升温烧结法”制备得到含有“海绵状”双相磷酸钙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主要成分为β‑磷酸三钙(β‑TCP)和羟基磷灰石(HAP)。本发明的原料来源广泛,回收利用罗非鱼骨废弃物,成本低。将废弃的罗非鱼骨转化成高值化生物医用骨修复材料,相比于传统单一的羟基磷灰石骨修复材料而言,双相磷酸钙的获得使材料更具生物活性和骨诱导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