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缝流水超声探测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2619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55053.3

    申请日:2024-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缝流水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缝流水超声探测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岩缝变大时及时将超声波探测器进行移动至岩缝深处,提高检测的精度,且能够在岩缝变小及时将超声波探测器撤出,避免超声波探测器受到损坏的岩缝流水超声探测装置。一种岩缝流水超声探测装置,包括有支撑架和连接架等,支撑架设有前后两个,支撑架上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架。本发明通过连接杆向右移动,使得超声波探测器插入岩缝最深处,之后通过连接杆向左移动,带动超声波探测器向左移动,达到了能够在岩缝变大时及时将超声波探测器进行移动至岩缝深处,提高检测的精度,且能够在岩缝变小及时将超声波探测器撤出,避免超声波探测器受到损坏的效果。

    一种断层防水煤柱设计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0330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50426.5

    申请日:2024-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层防水煤柱设计方法,包括:获取煤层的地质力学参数;分析影响防水煤柱设计的多种水文地质条件,根据所述煤层的地质力学参数,利用预设的程序计算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防水煤柱设计参数。本发明利用预设的程序计算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防水煤柱设计参数,提高了计算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通过综合考虑煤层区域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能够更精确地计算出防水煤柱的设计参数,有助于减少因估算不准确而带来的安全隐患。通过精确的防水煤柱设计,能够有效防止含水层或导水断层中的水涌入煤矿工作面,大大降低了矿井突水等安全事故的风险,保障了煤矿生产的安全。

    一种防隔水煤柱导水性试验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140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02157.5

    申请日:2024-0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隔水煤柱导水性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隔水煤柱导水性试验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防隔水煤柱的防隔水性能进行评估验证,确保矿下作业安全的防隔水煤柱导水性试验装置。一种防隔水煤柱导水性试验装置,包括有底座、控制面板和支撑架等,底座左部前侧连接有控制面板,底座上部连接有支撑架。本发明通过水通入出水管中后分别进入进水管中,再从进水管进入样本罐体中,随后水通过防隔水煤柱,再通过滤网流出样本罐体,通过样本罐体中流出的水量判断防隔水煤柱的导水性,达到了能够对防隔水煤柱的防隔水性能进行评估验证,确保矿下作业安全的效果。

    一种深部软岩识别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86142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46273.3

    申请日:2022-04-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深部软岩识别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测井曲线,对所述测井曲线进行重构计算,得到测井曲线对应的密度曲线以及声波速度曲线;对地震数据进行S变换频谱分析,确定指定频率的优势分频数据体;基于所述密度曲线、所述声波速度曲线,对所述优势分频数据体进行波阻抗反演,得到反演结果;在所述反演结果中确定泥岩分布数据。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通过对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S变换谱分解以及井震联合拟波阻抗反演方式,获得了能够精细反应深部地层岩性分布的反演数据体,从而快速准确地获得煤田深部软岩分布情况。

    一种利用3D多属性融合技术预测灰岩裂隙带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0015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90380.8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3D多属性融合技术预测灰岩裂隙带的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第一和第二多元回归数学模型;采集若干第一、第二自变量观测值、若干第一、第二因变量观测值;根据若干第一自变量观测值和若干第一因变量观测值得到第一待定系数值;根据若干第二自变量观测值和若干第二因变量观测值得到第二待定系数值;将第一和第二待定系数值代入第一和第二多元回归数学模型中,并根据第一和第二自变量观测值分别得到第一和第二因变量预测值;对多元回归数学模型的可信度进行检验,确定最终的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并输出的因变量预测值对灰岩裂隙带进行预测。本发明达到提供一种高效、高准确率且能进行定量分析的预测方法及系统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