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43983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28627.X

    申请日:2015-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隔热材料包括胶凝材料、粗骨料、砂子、水、玻化微珠、聚丙烯纤维、早强剂、速凝剂、减水剂,其中,胶凝材料、粗骨料、砂子、水、玻化微珠、聚丙烯纤维的质量份数分别为:320-430、560-790、560-790、144-193、60-140、0.5-0.9,早强剂、速凝剂、减水剂分别占胶凝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3%-6%、2.5%-4%、0.5%-1.2%。本实施例提供的隔热材料不仅具有普通矿井支护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隔热作用,同时还能达到节能、绿色、环保、利废的目的,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具有隔热性能的混凝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76485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47105.1

    申请日:2015-0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隔热性能的混凝土。所述的具有隔热性能的混凝土包括粉煤灰、水泥、水、砂子、瓜子片、陶粒、早强剂、减水剂、聚丙烯纤维;其中,所述粉煤灰、水泥、水、砂子、瓜子片、陶粒、早强剂、减水剂、聚丙烯纤维的占比为:所述粉煤灰(10~30):所述水泥(70~90):所述水(40~50):所述砂子(150~200):所述瓜子片(80~160):所述陶粒(40~120):所述早强剂(3~6):所述减水剂(0.5~2):所述聚丙烯纤维(0.25~0.45)。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隔热性能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和耐火性,满足矿井深度开采的保温与承重需求。

    LNG接收站的换热系统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130967U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20921573.8

    申请日:2022-04-20

    Inventor: 熊涛 孙慧祯 刘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LNG接收站的换热系统,包括能源桩系统、空调系统、空温式气化器、换热管、第一换热装置、第二换热装置,所述能源桩系统包括多个能源桩,多个能源桩的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连接所述换热管,所述空调系统的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装置,所述换热管连接所述第二换热装置,所述第二换热装置连接所述空温式气化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满足项目夏季空调负荷和冬季气化补温的负荷要求,降低能源损耗。

    一种能源桩及换热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415269U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23151270.1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源桩,包括桩基体、换热管;桩基体上设置有换热管;桩基体的直径为1.2‑1.5米,高度为53‑73米;换热管的形状与桩基体的直径和高度相适配。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桩基体、换热管设置成超高、大直径的圆柱体;大直径的桩基体便于换热管的布设和安装,另外,大直径桩基体能够使上行和下行换热管之间间距更大,可以有效减小热交换的干扰,提高换热效率;超高能源桩换热管可以增加传热路径和传热时间,提升总体换热量,另外,由于冬季时深部地层温度较上部高,夏季时深部地层温度较上部低,有利于传热,单位管高换热量也会提高,综上,超高能源桩可提取丰富的热量,提高地热利用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