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158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29690.2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涂布模头的步进电机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涂布控制技术领域,包括:获取上位机发送的第一涂布控制参数,以及步进电机在当前时刻的状态参数和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两相电流;基于状态参数和配置的位置控制量的偏差,确定控制参考量;根据状态参数和控制参考量,对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两相电流进行转换,得到步进电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两相电压;根据步进电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两相电压,生成第二涂布控制参数;基于第一涂布控制参数和第二涂布控制参数,在下一时刻控制涂布模头的步进电机移动。本申请利用上位机通过CAN总线同时控制多个涂布模头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提高空间利用率和涂布模头的步进电机的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0961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81117.6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直线位移检测的磁编码器的精度补偿方法及装置,涉及磁编码器精度补偿领域,该方法包括:对参考传感器确定的移动件运动的参考总量程进行等间距划分,得到包括预设数量的量程标定点和各量程标定点的参考输出值;获取移动件在各量程标定点对应的差值;采用预设算法,对移动件所处任一检测点的目标参考输出值、第一参考输出值、第二参考输出值、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进行计算,得到目标误差;基于目标误差、目标参考输出值和该检测点前后相邻的两个量程标定点对应的线性关系,确定磁编码器在所述检测点的目标移动输出值;该方法对磁编码器进行精度补偿,以使后续该磁编码器独立应用过程中的移动输出值更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192816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77683.4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涂布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固含高粘度供料系统及高固含高粘度涂布系统。本发明提供的高固含高粘度供料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压料机构、缓存罐、输送机构和机架,控制模块、压料机构、缓存罐和输送机构均设置于机架上,且压料机构和输送机构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缓存罐的顶部设置有罐口,缓存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料口;输送机构的进料端与排料口连通,输送机构的出料端与涂布机的涂布模头连通;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压料机构由罐口伸入缓存罐内,将缓存罐内的浆料向排料口处挤压,通过压料机构将缓存罐内高固含量的浆料挤压排出缓存罐,保证浆料流量的均一性,同时还能够使高固含量的浆料连续供输,保证涂布时的效果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004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03918.3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涂布运动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涉及涂布控制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摆辊在当前时刻的实时位置;基于实时位置和配置的第一预设位置,确定第一控制参数;基于第一控制参数,在下一时刻控制第一机构的运动速度;基于摆辊移动到第一预设位置后的实时位置,生成第二控制参数;基于第二控制参数,控制第二机构的运动速度。本申请基于摆辊的实时位置与稳定状态位置,控制储带机构的下层过辊的移动速度,从而改变储带机构中输送的卷材的长度,进而改变卷材的张力,不仅提高了涂布控制的稳定性,同时还提高了涂布的效率,减少了涂布过程中的物料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85367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93638.4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计划排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能够获取多维度排程信息、当前排产单和已执行的历史排产单;其中,多维度排程信息包括核心信息、工时信息、库存信息、人员信息、设备信息和工艺流程信息,核心信息包括待排程的至少一个产品订单及每个产品订单的订单信息;然后基于多维度排程信息和当前排产单,生成初始排产单;进而基于历史排产单对初始排产单进行优化,得到目标排产单。这样在进行生产计划排程时,采用了包括核心信息、工时信息、库存信息、人员信息、设备信息和工艺流程信息的多维度排程信息,并利用了历史排产单,因此提高了目标排产单的合理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4720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44224.2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V10/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极片产线的扫码技术领域,提供了用于极片产线的高速扫码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在控制目标走带启动运行后,实时采集运行中的极片上各打码标签的标签实时位置;基于各打码标签的标签实时位置和预先设定的位置,确定图像采集时机;按照图像采集时机,向系统中的扫码相机发送图像采集指令,以使扫码相机基于图像采集指令,对相应打码标签的极片片段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包含该打码标签的极片片段的当前图像。该方法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操作,可快速、精准的对极片走带上的打码信息进行采集,提高了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47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67342.5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10/101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流程管理方法及装置,建立工艺流程中各工序对应的通用属性对象和非通用属性对象,基于得到的通用属性对象建立工艺流程的数据内核;工艺流程引擎利用数据内核和得到的非通用属性对象进行工艺流程的流转,在工艺流程流转到当前工序时利用数据内核和得到的非通用属性对象生成并记录当前工序对应的流转信息。采用本发明能够提高工艺流程流转的效率和合理性,同时便于相关人员对工艺流程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追溯和处理,从而利于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88262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711273773.7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K17/20 , F16K31/122 , F16K11/0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流体流量调节控制领域,涉及一种精密限流阀及气动三通阀,该精密限流阀包括下固定块、调节垫片、上固定块和调节组件,调节垫片夹设在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之间,调节组件安装在上固定块背离调节垫片的一侧表面。精密限流阀通过设置限流槽和调节组件,在阀体内能实现流体的分流和流体流量的调节,提高了流体流量调节的灵敏度,降低了漏料的风险。本发明还包括与精密限流阀配套的气动三通阀,包括阀盖、阀体、阀芯和气缸,阀盖上设有第一端口,阀体上设有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与常用的三通阀只有三个端口相比,该气动三通阀在增加的一个端口处增加辅助测试流体性能的装置,能及时监控流体的状态,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825507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574036.4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转运输罐及电池生产系统。本发明提供的中转运输罐,包括:储料罐和行走机构;储料罐内设有用于储存浆料的料腔;储料罐上开设有连通料腔和上游设备的进料孔,以及连通料腔和下游设备的出料孔;储料罐设于行走机构上,行走机构用于带动储料罐在上游设备与下游设备之间运动。通过行走机构承载储料罐为上游设备和下游设备供料,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设置很长的供料管道供料,从而避免了浆料在供料管道内残留,减少浆料的浪费;并且中转运输罐清洗比较便捷,只要将中转运输罐移动至清洗工位,便能够实现对于储料罐内浆料的清洗,且清洗中转运输罐的过程中生产系统无需关停,如此便不会影响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14227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90433.3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D46/24 , B01D46/58 , B01D46/70 , B01F35/00 , B01F35/71 , B01D46/48 , B65G53/24 , B65G53/36 , B65G53/48 , B65G53/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料系统及配料系统,涉及配料设备技术领域,上料系统包括吸料机构;所述吸料机构包括储料罐、除尘器和负压发生装置;所述储料罐的顶部设有除尘结构,所述除尘结构的吸气口、所述除尘器和所述负压发生装置依次连接。在储料罐内的气体吸回负压发生装置时,首先经过储料罐顶部的除尘结构,除尘结构能够过滤掉大部分的扬尘,经过除尘结构过滤后的气体再进入除尘器进行二次除尘,能够较大程度避免扬尘回流至负压发生装置内,从而避免因扬尘进入负压发生装置导致负压发生装置出现故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