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结构及摄像头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78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679787.4

    申请日:2023-12-07

    Inventor: 潘磊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定结构及摄像头装置,固定结构用于固定摄像头,摄像头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和第二部位于摄像头的不同侧面,固定结构包括外壳体、支架和内壳体。外壳体包括第一卡孔,第一部卡设于第一卡孔。支架和外壳体可转动地连接,第二部和支架可转动地连接,第二部和外壳体连接。内壳体包括第二卡孔,第一部卡设于第二卡孔,内壳体和外壳体连接。本申请解决了现有的摄像头固定装置存在摄像头容易旋转而下垂的问题。

    新型婴儿监视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41272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734529.1

    申请日:2020-07-27

    Inventor: 潘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婴儿监视器,涉及安全监护技术领域;其包括监视装置和摄像装置,监视装置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机体和第一天线,摄像装置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机体和第二天线;第一天线通过第一转接组件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机体上;第二天线通过第二转接组件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机体上;第二天线和第二天线均可定向发射或接受信号。本发明通过第一信号导向部能够增强第一天线的接受强度,通过第二信号导向部能够增强第二天线的信号强度,并且防止信号由其他方向发出而损害婴儿健康;另外,通过第一转接组件和第二转接部件能够便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角度调节和折叠收容,能够提高信号发射和接受的准确性。

    行车记录仪
    3.
    发明公开
    行车记录仪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159903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647862.9

    申请日:2020-07-07

    Inventor: 潘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车记录仪,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其包括机壳、第一摄像头、反射座、第一镜头盖和两红外灯;机壳一侧设有第一镜头孔;第一摄像头安装在机壳内,并可由第一镜头孔伸出机壳外;反射座安装在机壳一侧,并设有供第一摄像头伸出的第二镜头孔,反射座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弧形反射面;第一镜头盖罩设在第一摄像头外,并与反射座相连接;两个红外灯分别设置在两个弧形反射面的附近。本发明在反射座两侧各设置一个弧形反射面,红外灯的灯光经过弧形反射面反射后,能够将照射角度扩展到180度以上,使得光线集中在车前门窗附近等需要录像的区域,不仅满足照射需求,无需增设红外灯,且灯光不会反射到车顶和车地面上而浪费光源。

    后视镜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05975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0517370.0

    申请日:2018-05-25

    Inventor: 潘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后视镜,属于车辆设备领域。该后视镜包括后视镜本体和后视镜支架;所述后视镜本体内置有ETC模块和防拆检测电路;所述后视镜支架包括中空连接杆和与所述中空连接杆连通的底座;所述后视镜本体通过所述中空连接杆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触碰开关电路和保护件,所述保护件覆盖所述触碰开关电路的除开关触点之外的其余部分,所述底座通过底片固定在挡风玻璃上,且所述开关触点与所述底片上与所述挡风玻璃相邻的侧端抵接;所述触碰开关电路与所述防拆检测电路通过穿设于所述中空连接杆内部的导线电连接,所述防拆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开关触点的状态。所述后视镜具备严密的防破解的防拆体系,有效的提高防拆性。

    汽车内后视镜安装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3457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15213.5

    申请日:2018-11-26

    Inventor: 潘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内后视镜安装结构,包括底片、转接组件及用于安装后视镜的支架,所述转接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片上,且其朝向所述底片的一侧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底片形成面接触,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转接组件上。本发明通过转接组件的设置,能够使得底片的受力均匀,增大受力面积,从而解决了底片容易凹陷变形的问题。

    车载微型投影仪显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818689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0199940.7

    申请日:2016-03-31

    Inventor: 潘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微型投影仪显示系统,利用信号处理模块通过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控制终端发出的图像信号并进行处理,将图像信号输出至激光头上;激光头安装在汽车后视镜的支架上或汽车雨量感应器外罩内等部件上,将图像信号透射至第一反射镜上;第一反射镜将图像信号反射至位于驾驶员视线与挡风玻璃的交汇点处的半透反射膜上进行显示;另外,激光头还可以在后视镜壳体内,将图像信号经该壳体内的液晶凸透镜投射至第二反射镜上,第二反射镜将图像信号通过投射孔投射至第一反射镜上。本专利通过一块或者两块反射镜,使投射光源经过多次反射,实际成像在离挡风玻璃较远的位置,使驾驶员观察更加舒适,保证了行车安全。

    导电光感应器及内后视镜

    公开(公告)号:CN106335438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856647.3

    申请日:2016-09-27

    Inventor: 潘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光感应器及内后视镜,属于汽车部件领域。该导电光感应器包括本体,本体包括依次粘合连接的第一防眩目玻璃层、第二防眩目玻璃层、光井传感器、导电层、化学胶体层及显示屏,第一防眩目玻璃层或第二防眩目玻璃层开设有多个盲孔,光井传感器嵌设于盲孔内且光井传感器与盲孔一一对应,导电层及化学胶体层的四周由密封胶封闭。在使用过程中,用户触摸该导电光感应器时,光井传感器感应到光线的变化后,通过光电效应产生电信号来反馈触摸位置,该导电光感应器使用范围广、受环境因素影响小。该内后视镜包括上述的导电光感应器,触摸定位精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多种环境。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机构及后视镜

    公开(公告)号:CN10881041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725541.9

    申请日:2018-07-04

    Inventor: 潘磊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23238 H04N5/76 H04N7/18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机构及后视镜,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行车记录装置的摄像头的视角过于狭窄的问题。方法用于对有窗户的交通工具内第一摄像头以及与第一摄像头拍摄角度不同的第二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进行处理,包括:接收第一摄像头拍摄的第一图像以及第二摄像头拍摄的第二图像,其中,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为第一时刻拍摄的图像;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拼接,获取第一时刻的第一全景画面,其中,第一全景画面包括第一可视区图像;读取存储的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二时刻的第二全景画面,第二全景画面包括第二可视区图像;将第一可视区图像以及第二可视区图像拼接,获得第一时刻修正后的第三全景画面。

    一种内后视镜及汽车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5674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07841.2

    申请日:2018-04-28

    Inventor: 潘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后视镜及汽车,属于汽车后视镜技术领域。内后视镜,包括前壳、后壳和至少一个投影装置。后壳包括围合侧板和后板,围合侧板的一端连接后板,前壳盖装于围合侧板的另一端。后板内的朝向前壳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固定部,围合侧板上设置多个透光孔。每个投影装置均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镜头,壳体设置于固定部,且镜头的方向朝向透光孔。汽车,包括车体和内后视镜,内后视镜通过支架安装于车体内。此汽车的内后视镜能够通过投影装置使影像穿过透光孔投影在车体内,增加后视镜的使用功能。

    音响机构以及音响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271098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120957.8

    申请日:2018-02-06

    Inventor: 潘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音响机构以及音响系统,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音响机构,包括:图像采集单元、控制单元、移动单元以及音响设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获取人物图像;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人物图像获取人耳的方位信息,并将所述方位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方位信息向所述移动单元传输移动指令;所述移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指令控制所述音响设备的扬声器口径朝向人耳所在的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较大的声音会对四周的人造成声音干扰与影响,而耳机等设备又使用不方便且耳机、耳麦等也使声音具有局限性,限制立体声音效果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